《西城故事與中國夢》是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於2014年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王都偉。
基本介紹
- 書名:西城故事與中國夢
- 作者:王都偉
- 出版社: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5月
- 頁數:210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65617263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革新更法的初探者龔自珍;“中體西用”的清末重臣張之洞;力推維新變法的譚嗣同;“共和成,雖死亦榮”的烈士彭家珍;文化革命的主將魯迅;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者李大釗;第二章實踐改革之夢;發展中的北京金融街;“中國黃金第一家”的追夢之路;華天的改革之路;代表的責任;建言獻策為民生等。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尋求救國之夢
革新更法的初探者龔自珍
“中體西用”的清末重臣張之洞
力推維新變法的譚嗣同
“共和成,雖死亦榮”的烈士彭家珍
文化革命的主將魯迅
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者李大釗
第二章實踐改革之夢
發展中的北京金融街
“中國黃金第一家”的追夢之路
華天的改革之路
代表的責任
建言獻策為民生
模範檢察官
殘疾人夢想開始的地方
社區裡的“智慧”生活
用工業設計服務北京
帝王廟裡話今昔
琉璃廠的文化之夢
護國寺古街重放異彩
弘揚宣南文化
大柵欄繁榮之夢
第三章見證百姓之夢
導 讀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記三位可敬、可愛的醫療工作者
見證煤市街的變遷
記大金絲胡同12號
社區巡迴法官趙海
紅色信標
公廁保潔傳遞愛
守候故居
讓主旋律影片走進百姓心中
傳承北京皮影是我的夢想
舞出精彩人生
老舍茶館的回頭客
奶奶的空竹
情系天橋尋夢人
讓太極文化為文化社區增添光彩
大觀園裡話紅樓
隱形的翅膀
助殘勵志書夢想
和盲人一起“看”世界
血,總是熱的
愛的事業
《家報》傳遞夢想
第四章創新發展之夢
導 讀
建首善之區創一流業績
中國夢與西城發展
行政服務的一流品牌
從綠色夢想到現實行動
以“紅牆意識”建設“首善街區”
讓追夢的腳步永不停歇
讓百姓的衛生環境更美好
科技助推西城夢
濱水綠道話和諧
後記
序言
西城區作為首都功能核心區和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老城區,在每個歷史階段既出現過許多“大人物”和“大事件”,也有很多“小人物”和“身邊事”,這些故事各有各的精彩,正如一位學者曾經建議的那樣:“西城區有不少好故事,但關鍵是要講好這些故事”。
如何講好“西城故事”,是我們宣傳思想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以發生在西城區的歷史和現實故事為主線,以生活在西城區的部分歷史名人和部分普通百姓的所思所想為素材,用身邊的人和身邊的事,用更貼近生活的實例,從不同層面和角度講述“中國夢”。
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新的中央領導集體面對十分複雜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任務,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紮實推進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實現了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第一年的良好開局。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全會公報指出: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開展“中國夢”的學習宣傳教育,是當前理論宣傳的重點工作。為此,我們組織西城區相關單位和社區百姓,動員部分專家學者,編寫《西城故事與中國夢》一書,旨在深入開展“中國夢”的宣傳教育。
古人云:“輕則失根。”要紮根向下,就要從地區、從基層、從普通百姓中汲取鮮活的故事。為此,我們收集了一篇篇“西城故事”。這些故事,有對屈辱歷史的反思,有對道路和主義的探索,有為改革發展而付出的不懈努力,還有為實現中國偉大復興所進行的大膽追求;這些故事,從一個局部反映了中國經濟轉型、制度變遷、社會重建和民族復興的奮鬥過程,也反映了西城人為實現夢想而奮鬥的追夢過程。經過梳理,我們將故事分為“尋求救國之夢”、“實踐改革之夢”、“見證百姓之夢”和“創新發展之夢”四個部分。在此基礎上,我們請知名學者為每一部分內容寫出導讀,通過專家對案例的介紹、分析和點評,分析該章故事與中國夢的聯繫,進而闡釋“中國夢”的基本內涵、本質要求和重大意義。
在第一章“尋求救國之夢”中,共收錄了6篇文章。“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近代以來,無數中國的仁人志士,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拋頭顱灑熱血,終於使一個積貧積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轉變成一個經濟總量居全球第二、十幾億人過上幸福生活的繁榮富強的新中國。我們截取了鴉片戰爭、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和共產主義小組的成立等發生在北京市西城區這塊熱土上的故事,講述中國人不斷探索、不懈奮鬥的尋夢史,力圖通過這些具體案例說明:中國人尋夢的腳步是長期不懈的,中國人對理想、對真理、對強國的追求是堅定不移的。正是出於這種孜孜不倦的追求,中國才找到了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北京市委黨校教授姚桓為本章寫了導讀。
在第二章“實踐改革之夢”中,共收錄了14篇文章。西城區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在經濟發展、城市環境改善、文化發展、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了很多建設成就,這些故事在說明西城區變化的同時,詮釋了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三位一體”,共同支撐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形成了最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經驗。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總編輯、哲學系教授楊生平為本章寫了導讀。
在第三章“見證百姓之夢”中,共收錄了22篇文章。從西城老百姓的思想、生活變遷看,“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夢,也是每箇中國人的夢。我們每個人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只要我們緊密團結,萬眾一心,為實現共同夢想而奮鬥,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馬仲良為本章寫了導讀。 在第四章“創新發展之夢”中,共收錄了9篇文章。“中國夢”也是西城人的夢,西城人也有自己的夢。西城區的夢想在建設首善之區、實施“三區”戰略的實踐中不斷實現著,近年來,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面取得了許多新進展和新成就。這些故事說明,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讓全社會的每一部分肌體、每一個工作崗位都煥發出最大的創造活力,進而匯聚為推動民族復興的建設洪流。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賀林為本章寫了導讀。
編者
201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