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周窯爐
- 出土地點:晉城澤州縣川底鄉和村遺址
- 所屬年代:西周
考古發掘,發掘意義,
考古發掘
西周窯爐保存完整 歷經2000多年猶可通火
考古工作人員在這裡清理出一座西周時期保存完好、研究價值極高的燒制陶器的窯爐。窯爐略呈圓形,由窯門、火膛、窯室三部分組成,窯前有工作面。窯門保存基本完好,呈拱形;火膛平面呈長方形,低於窯室平面;窯室整體呈拱頂狀,頂部缺少。最令人驚嘆的是,室底部一周及中部有“十”字形通火溝槽至今仍清晰可辨,窯室後部有豎直煙道。火膛和窯室內壁燒結面堅硬,顯示這座窯爐使用時間較長。窯爐結構保存完整,歷經2000多年猶可通火。考古人員表示,假若如今在爐膛里生火,做熟一大鍋飯是不成問題的。保存如此完好的燒陶窯爐,在晉城地區尚屬首例,為考古人員研究古人燒陶術提供了真實樣本。
發掘意義
清晰還原古代晉城先民生活場景
作為沁河的一級支流,全長48.7公里,流域面積317平方公里的長河流域,以其肥美的土地哺育了一代代晉城古代先民。長河流域今天存有焦河遺址、川底遺址、和村遺址、圪套遺址等大大小小几十處古遺址,而和村遺址是該流域首次發掘出土的一處。遺址出土的磨製石器、精美骨器、蚌器等80多件完整標本,以及200多袋碎陶片,清晰還原出了古代晉城先民漁獵稼穡、燒陶取水的生活場景。
這次和村遺址發掘出土了大量陶片,其中,仰韶文化晚期以泥質紅陶為主,夏商時期以夾砂灰陶為主,兩周時期以泥質灰陶為主。此外,還出土了大量製作精美的生產工具,有鼎、斂口瓮、甑等器物。有中央穿孔的石刀、石鐮,至今仍兩面帶刃、鋒利無比的石鏟和石斧。有骨鏃、骨笄、骨錐、骨管等骨器。有陶拍、陶墊等制陶工具。“這些都反映了晉城古代人民智慧、勤勞、樸拙的民風。
和村遺址的發掘是認識長河流域古代遺址的一把鑰匙,集中表現出三大特徵:遺蹟現象豐富,打破關係複雜;斷層堆積厚,時間跨度大;遺物種類繁多,遺址面積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