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邊疆民族研究4

西南邊疆民族研究4

《西南邊疆民族研究4》主要內容:我國西南邊疆是沿邊和多民族的地區。其邊界與緬甸、寮國、越南相連,位置與印度、泰國等國相鄰。西南邊疆地區地貌獨特,丘陵和山地占滇、黔兩省面積的 94% 左右,廣西亦以丘陵地貌為主。這一地區還有多條洶湧奔流的江河,加劇了地表的分割。複雜的地理氣候條件,是造成西南邊疆少數民族眾多,且具有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和形態多樣性特點的重要原因。

在我國55個少數民族中,人口在 5000人以上的少數民族在西南地區有34個,其人口占全國少數民族總人口的約 60% 。滇、桂兩省區與眾多鄰國接壤,在這兩個省區和毗連境外一側還居住著約 20個跨境民族。西南邊疆亦是西北少數民族南下、西南少數民族北上的遷徙走廊,在這一地區保存了極為豐富的民族學資料。因此,國內外學者十分重視研究該地區的少數民族。

基本介紹

  • 書名:西南邊疆民族研究4
  • 出版社:雲南大學出版社
  • 頁數:423頁
  • 開本:32
  • 作者:李曉斌
  •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81112226X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西南邊疆民族研究4》由雲南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民族傳統文化研究
淺談民族傳統文化保護的若干問題
再論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的危機——以雲南為例
哀牢山哈尼族地區自然生態功能、生態服務系統及林權的演變
中國西部地區民族無形文化遺產的保護
中國少數民族媒約的角色地位
西南河谷地區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及其在江河開發中的困境
生態博物館與民族原生態文化的保護——以貴州梭嘎為個案
雲南人口較少民族地區的信息傳播與文化變遷
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中的婦女角色與生態文明——以滇西北民族婦女為例
淺論侗族大歌在現代化傳播背景下的傳承與發揚
獨龍族傳統教育述評

民族關係研究
國家主義:中國民族政策應該確立的基本取向
兩宋時期西南的氐羌系民族
寮國的民族政策與民族關係
清代滇桂地區與東南亞國家的交往
泰國政府對山地民族的同化及其評價
南詔政權的崛起及其對西南民族關係的影響
當前西南地區民族關係的特點及思考

邊疆史地研究
對20世紀50年代雲南邊疆民族地區和平協商土地改革的認識
雲南由分散族向皇朝大一統格局化路徑初探——南詔大理時期雲南的政治、經濟與文化制度整合
宋朝對西南邊疆的開拓和經營
民族經濟研究
“現代化”反思與中國民族村寨經濟轉型中的生態制約
對雲南區位的再認識與實施走向大海戰略的思考

民族現狀研究
書評
西南邊疆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出版著作目錄
徵稿啟事

文摘

三、獨龍族傳統教育的影響因素
從前面的闡述中可以歸納總結出獨龍族傳統教育活動的隨意性及教育途徑單一等特點,下面將從獨龍族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方面來分析獨龍族傳統教育能夠存在的原因。
(一)獨龍族傳統教育的自然環境
自然環境是存在於人類社會周圍的自然界,決定著人類各種生產活動的內容和形式,進而成為生活於某一自然環境內的民族的經濟文化類型和風俗民情深化發展的前提。①獨龍族聚居的雲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位於祖國的最西部、雲南省的最西北角,隸屬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內有著名的高黎貢山、碧羅雪山及著名的怒江和獨龍江。這裡正處於全國著名的橫斷山脈的中心。高黎貢山海拔五千餘米,是到獨龍江的必經之地,每年從12月至來年的4-5月間,大雪都要封山達半年之久。此時,一切行人斷絕。大雪封山後,交通隔斷,獨龍江地區有時連基本生活物資如鹽、茶都供應不上,當地民眾生活相當困難。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任何一個民族的發展都不是孤立的,每個民族在各自的發展過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其他民族的影響。對於較為原始的民族來說,這種民族間的文化交流,其意義並不只限於物物交換、互通有無,更為重要的是強勢文化會把其優秀的文明自然而然地傳播給較為後進的民族,從而使其生產力水平、勞動工具、思想意識發生質的飛躍,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民族間文化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其作用還有可能超過本氏族的原始教育,幾乎成為推動後進民族、後進地區發展的一個動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