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農業大學學報

西北農業大學學報

《西北農業大學學報》是西北農業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1936年創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北農業大學學報
  • 性質:綜合性學術期刊
  • 主辦:西北農業大學
  • 數量:每期發行1000份
季刊,16開,每期發行1000份。 西北農業大學建校於1934年,原名西北農林專科學校,1939年改名西北農學院,1985年更名西北農業大學。《西北農業大學學報》的前身是1936年創刊的《西北農林》,這是西北地區農業方面最早的學術刊物,于右任題寫了刊名。從1936—1938年,《西北農林》出版4期後,因抗 日戰爭財力維艱,停辦了8年,1947年4月復刊。《西北農林》共出版5期,刊登科學論文56篇。1948年仍因經費困難,與1946年9月創辦的《西北農報》月刊合併,仍名《西北農報》,改為季刊。《西北農報》共出版13期,發表論文102篇。新中國成立後,1956年開始辦《西北農學院院報》,季刊。1960年7月停刊,1978年12月復刊,仍為季刊。1986年隨校名更改改名《西北農業大學學報》。1973—1976年間,為滿足學報停刊後科技信息交流的需要,該校編印了5期《科技資料》和9期《國外科技資料》。 《西北農業大學學報》是自然科學版,內容主要報導該校農學、園藝、植物保護、土壤農化、畜牧、獸醫、水利與建築工程、農業工程、農經管理、食品科學、古農學研究等方面的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的科研成果和學術論文。僅解放後,該刊就發表了875篇論文,為推動教學和科研,擴大對外學術交流,為社會主義建設做了大量工作。1988年以後,每年除完成4期學報正刊任務外,還出版增刊1期。 《西北農業大學學報》堅持學術性、科學性和創新性相結合的原則,以刊登觀點新穎、論證科學、資料可靠的研究論文為主,對稿件實行“三審”制度(編輯部初審,同行專家二人評審,責任編委及主編終審),保證了稿件的質量。1989年該刊發表的論文中,有41篇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委博士點基金等各項基金資助科研題產生的論文,在全國高校系統居第二十七位,在農業高校中居第一位。 《西北農業大學學報》在編排規範化、標準化上下了很大功夫。首先組織編輯部全體人員學習有關科技寫作和編輯規範的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他們根據ISO和GB的有關資料,於1987年編寫了《高等農業院校編排規範》單行本,近幾年在實踐中不斷修改完善,基本實現了學報編排規範化,進一步提高了學報的編輯質量。根據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提出的期刊編輯7項評價指標,該刊基本上已達到要求。 《西北農業大學學報》和國內200多家高等院校及科研單位建立了固定的交換關係。從1987年開始,該刊參加了中國高校自然科學學報英文摘要磁帶版的製作工作,成為CUJA中心的首批成員。幾年來已向CUJA中心輸送工作單314份,其中軟碟交換82篇,使該刊進入國際檢索系統,為擴大對外交流提供了有利條件。該刊許多論文被《中國農業文摘》轉載,發行量也在不斷增加。 學校領導對該刊非常重視,歷屆編委主任都由主管業務的副校長或在國內外知名度較高的專家教授擔任。1988年成立的新一屆編委會,由23名各學科專家教授組成,著名農學專家沈煜清教授擔任主任,聘請萬建中、周堯、孫華3名著名教授擔任顧問。編輯部設主任1人,專職編輯2至3人。現任編輯部主任李漢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