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概況
學院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四個本科專業,有計算機套用技術碩士點,並在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學科招收智慧型化檢測與監控方向博士研究生,在校學生1004名。現有教職工7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3人,講師19人。下設計算機教學實驗中心等2個研究實驗中心、1個研究室、4個教研室和1個信息工程實驗室。計算機教學實驗中心擁有12台Dell高性能伺服器、45台Cisco交換機和1000餘台Dell計算機組成的寬頻、高速教學實習網路系統;信息工程實驗室有數字模擬電路學習機、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系統、高頻電路學習機、自動控制原理學習機、單片機實驗開發系統、接口實驗系統、通訊原理實驗儀、計算機網路實驗系統、計算機控制實驗系統和FPGA學習機等專業教學實驗設備1152套(件),教學條件優越。
學院將計算機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物技術密切結合,著重在生物圖像處理與識別、智慧型信息系統和基於網路的計算機套用技術三個方向進行研究。生物圖像處理與識別方向以農業自動化、智慧型化和全面信息化為目標,研究農產品、食品品質的圖像檢測技術,農作物狀況與病蟲害等農業信息的遠程檢測技術,智慧型作業機械視覺系統及套用技術等。智慧型信息系統方向研究農業領域信息的智慧型採集、智慧型處理與分析的理論與方法,農業數據倉庫技術、數據挖掘技術和基於GIS的智慧型決策支持系統。基於網路的計算機套用技術方向研究基於網路的MIS/CIMS、DDS系統集成技術,Intranet/extranet資料庫系統開發,ASP與Web開發技術,網路多媒體技術,JAVA技術開發與套用等。並對外進行信息系統建設、軟體和網路資料庫開發、課件製作及計算機高級技術培訓服務,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和社會效益。2003年10月20日,海外博士聯合會與我校簽署了共建“FPGA國際示範研究與培訓中心”協定書。該中心的建立為提高我校電子信息與計算機專業教學水平,更好地培養國家經濟建設所需信息技術類工程技術人才將發揮重要作用。
學院治學態度嚴謹,強化教學管理,重視教學質量,充分利用優越的實習條件和校內外教學實習基地,重視並加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團隊精神和綜合素質,以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要。
學院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承擔各類教改項目、課程建設項目近20項;獲陝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獲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1門課程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評為陝西省精品課程;4門課校級精品課程;獲陝西省信息產業廳、計算機教育學會優秀教材二等獎4項。
學院沿革
信息工程學院的前身為1979年建立的西北農學院計算機農業套用研究室。
1984年西北農學院成立了計算機中心,面向全校師生和社會,開展計算機基礎教育和普及。
1996年成立計算機科學系,同年開始招收計算機套用大專生。
1999年10月,新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重新組建後,進行資源和學科最佳化配置,於2000年7月組建了16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即為其中的一個學院。
1999年開始面向全國招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生。
2001年開始面向全國招收“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本科生。
2004年“計算機套用技術”碩士點獲批一級學科點。
2006年開始面向全國招收“電子商務”專業本科生。
統計資料
教職工總人數:
82人,外聘7人
專任教師人數:
62人(教授7人、副教授12人、講師25人。博士學位4人;碩士學位22人;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
3、碩士點:計算機套用技術(一級學科),下設“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體系與結構、計算機套用技術”、“軟體工程”4個二級學科
本科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軟體工程、電子商務
在校本科生學生人數
2005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21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90人
2006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17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90人;電子商務55人
2007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111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88人;電子商務55人
2008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90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90人;軟體工程90人
在校研究生:
2006級:34人 2007級:31人 2008級:26人
教學成果:
(1)“面向21世紀我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與實踐”(主要完成人:
何東健,
李書琴,陳勇,孫健敏等),2003年獲陝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2)多元化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套用能力-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改革與建設(主要完成人:何東健,
耿楠等),2004年獲陝西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3)多元化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套用能力-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改革與建設(主要完成人:何東健,耿楠等),2004年獲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4)“面向21世紀我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與實踐”(主要完成人:何東健,李書琴,陳勇,孫健敏等),2003年獲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5)“計算機硬體課程的改革與實踐”(主要完成人:馬永,耿楠,
張建鋒等),2003年獲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精品課程:
(1)國家級精品課程:《計算機套用基礎》(李書琴等),2004年。
(2)省級精品課程:《數字圖像處理》(何東健,耿楠等)2004、《計算機套用基礎》(李書琴等),2003年
(3)校級精品課程:《計算機套用基礎》、《數字圖像處理》、《多媒體技術與套用》、《
C語言程式設計》
機構設定
綜合實驗室
信息工程學院綜合實驗室主要面向該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兩個專業的本科生進行計算機硬體實驗,同時也提供其它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專科生等相關的計算機實習,是一個綜合型的計算機實驗室,實行校院兩級管理。
實驗室的使用面積為700m2 ,現擁有各種儀器設備近616台(套),實驗儀器基本上是2000年以後的新設備,因此和當前教學結合比較緊密,能滿足現有教學的基本要求。
實驗室現有專職人員4人,高級工程師1人,工程師1人,助理工程師(實驗師)2人。
信息工程學院綜合實驗室由以下四個實驗室組成:
(1)單片機與控制實驗室
該實驗室主要完成自動控制類及單片機類實驗。實驗室面積175平方米,現有設備125台(套)。
(2)網路與通信實驗室
網路與通信實驗室主要完成網路原理、網站建設、網路工程等網路類實驗,以及計算機通信原理等課程的實驗。實驗室面積175平方米,現有設備140台(套)。
(3)組成與接口實驗室
組成與接口實驗室主要完成計算機組成原理、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等課程的實驗。實驗室現有面積175平方米,現有設備149台(套)。
(4)數/模電路實驗室
可完成數字電路、模擬電路的教學實驗任務。實驗室面積175平方米,現有設備224台(套)。
計算機教學實習中心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計算機教學實驗中心主要為全校計算機專業和非計算機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專科生計算機課程教學提供實習環境。屬校級綜合型實驗室,由信息工程學院管理。
計算機教學實驗中心設備和管理先進,現擁有各種設備1092台,價值1144萬元,實驗室實際使用面積2387平方米。有程式設計實驗室、電子商務實驗室、計算機高級認證實驗室、信息檢索與電子閱覽室、圖形圖像與多媒體實驗室、農業軟體與GIS實驗室。
計算機教學實驗中心每年承擔著繁重的教學實習任務,其中2003-2004學年承擔50萬人時數教學實習、實驗。在保證正常教學的情況下,計算機教學中心還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課外學習用機,因此,實際承擔的用機時數遠遠超出正常的教學任務,設備利用率非常高,設備的完好率在98%以上。
信息系統系
信息系統系現有教師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講師6人。碩士生導師2人,教師中碩士學位5人,在讀碩士4人。
信息系統系主要承擔該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電子商務四個本科專業的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的教學任務、經管學院的工商管理本科專業的管理信息系統課程,全校部分本科基礎課程的教學任務。此外,還承擔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碩士生若干門專業課程。主要開設的本科課程有:計算機文化基礎、VB程式設計、C語言程式設計、網路套用基礎、編譯原理、電子商務技術套用、數字圖像處理、電子商務概論、IT項目管理、信息新技術動態、信息資源管理、計算機網路、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Linux、信息安全技術、網站設計與管理、計算機網路套用綜合實習、GIS原理與套用、3S技術及套用、系統維護與管理教學實習、基於網路的GIS套用綜合實習、計算機基礎訓練、生物信息收集與整理、電子工藝實習、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課程設計、網頁設計等。主要開設的研究生課程有:科學計算與程式設計、高級資料庫理論、計算機研究與進展(專題)、專業外語、農業信息獲取、農業信息處理與分析等。
近年來,信息系統系教師積極進行教學改革研究,探索信息技術在農林領域的深層次套用,主持或參加各類教改與科研項目10餘項,發表論文30餘篇;另外,有2名教師獲得2007年度校級優秀教師,1名教師獲得2008年度信息工程學院優秀教師,《計算機套用基礎》獲批為國家級精品課程,並實施了《編譯原理》課程的雙語教學,也完成了《網站設計與管理》網路課程的建設;主編和參編正式出版教材5本、校內教材6本。
軟體工程系
信息工程學院軟體工程系經過學校各部門大力配合和學院籌備工作組的精心準備,於2008年7月正式成立。軟體工程系秉承“誠、朴、勇、毅”的校訓,依託計算機學科的綜合優勢,以面向工程套用和高層次人才培養為目標,使其成為高層次實用型軟體人才的教育培養基地、軟體理論技術的研發基地。
軟體工程系面向軟體產業人才需求,採用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培養方式。學生在掌握計算機軟體理論技術的基礎上,能夠熟悉工程化軟體開發工具與方法,並套用其完成必要的技術方案設計、軟體開發等工作。同時注重工作過程中學生的管理能力、團隊協作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充分挖掘學生的創新潛力。
軟體工程系主要研究方向有軟體工程、數據挖掘等。主要承擔軟體工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的課程教學、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教學任務。主要開設的課程有:算法分析、面向對象系統分析與設計、編譯原理、JAVA語言程式設計、J2EE技術、中間件技術、Web程式設計、分散式對象技術、軟體自動化測試技術、軟體項目組織與管理、軟體工程等。
軟體工程系現有教師11名,其中教授2人(博士生導師2人),副教授2名,講師7名,其中4名教師具有海外留學(研修)教育背景,多名教師具有豐富的軟體開發經驗。軟體全體教師在先進的國際辦學理念指導下,專心治學,積極探索軟體開發實踐指導教學的新模式,為培養高層次實用型軟體人才不懈努力。
計算機控制系
計算機控制系現有教師10人,其中副教授3人,講師4人,助教3人。教師中在讀博士3人,在讀碩士2人。
計算機控制系主要承擔該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兩個本科專業的電類基礎課程和計算機硬體課程的教學任務,另外,還承擔校部分本科生計算機套用基礎課程的教學任務,主要開設的課程有: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電路、數字邏輯電路、計算機組成與系統結構、微型計算機接口技術、彙編語言程式設計、作業系統、自動控制原理、計算機控制、通信原理、信號與系統、微型計算機原理與套用(本科及研究生)、嵌入式系統設計(研究生)單片機原理與套用、FPGA套用系統設計、計算機專業外語、高級語言程式設計(本科及研究生)、計算機套用基礎等課程。同時,教研室還承擔兩個本科專業的電子工藝生產實習任務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計算機接口技術的課程設計實踐教學任務。
學院設有綜合實驗室,包括數字與模擬電路實驗室、接口與組成實驗室和單片機與控制實驗室三個硬體課程的教學與套用實驗室。
近年來,本系教師積極進行計算機硬體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探索計算機在農林領域的深層次套用,主持或參加各類教改與科研項目8項,發表論文20餘篇,獲得校教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8人次,副主編或參編教材7本。
計算機科學系
計算機科學系現有教師10名,其中副教授5人,講師5人。博士學位2人,碩士學位6人,在讀博士4人,在讀碩士1人,碩士生導師3人。
計算機科學系主要負責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專業建設、課程建設、課程設計、教學實訓、畢業設計等教學任務。承擔信息學院各專業數據結構、面向對象程式設計、
作業系統、計算機網路等平台課程,以及其它專業選修課程教學任務,承擔“數據結構與C綜合訓練”、 “面向對象編程實踐”、“套用軟體設計”等實踐教學環節。並負責完成碩士學科點相應課程的教學任務。結合教學與科研,我系人員主持或參與教學改革項目5項,科學研究項目6項,發表學術論文總計40餘篇,其中EI收錄20餘篇。
近年來,我系與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也在不斷擴大,多位國外學者應邀來訪問、講學,並與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多所大學和計算機研究開發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引進留學歸國博士2名,2007年派出2名教師赴美國研修,進行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2009年擬派出1名教師出國研修。
年輕且富有朝氣的計算機科學系將繼續發揚我校教書育人的優良傳統,計算機科學系的全體教職工正在積極進取,在教學和科學研究方面不斷開拓創新,為建設一流的計算機專門人才培養基地而努力工作,積極探索計算機技術在農業領域中的套用,為提升農業生產中的技術含量,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做出不懈的努力。
計算機基礎教學部
計算機基礎教學部現有教師2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講師11人,助教5人。承擔全校研究生的圖像處理技術、人工智慧和神經網路、計算機數據處理、數值計算與程式設計等課程,還承擔了全校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文化基礎、程式設計基礎、網路套用基礎和該院各專業計算機基礎訓練和部分專業課程的教學任務。
基礎部先後承擔國家863項目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0餘項,橫向聯合課題1項,校級重點科研課題1項,校青年基金項目2項。通過省部級鑑定的科研成果9項,獲實用新型專利6項,校級教學成果獎3項。其中主要負責建設的《計算機套用基礎》課程先後被評為2003年省級、2004年國家級精品課程;“面向21世紀計算機教學改革與研究”研究項目,2003年獲陝西省政府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Visual Basic 6.0程式設計網路課程”2003年10月獲多媒體網路課程一等獎(陝西省教育廳)。出版著作教材10餘本,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教學法研究10餘篇。
目前主要從事計算機智慧型檢測、智慧型信息系統開發、計算機數據處理、網站設計建設和多媒體開發與套用等方面的科學研究。
綜合辦公室
學院綜合辦公室全面負責本學院的各類教學、科研、學生、黨務和行政管理等業務的綜合協調、安排和管理,協助學院領導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學校下達的各項任務或臨時性工作任務。
綜合辦公室設有教學管理、行政管理、黨務管理、科研、研究生管理及學生管理等主要崗位,並配備了相關管理人員。
綜合辦公室主要工作有:負責該院教學運行管理及學籍管理工作,協調各類與教學管理有關的工作;負責學院科研項目、成果的申報及管理工作;負責學院行政管理的協調和運行工作;負責各類公文的收發、傳閱及辦公用品的領用、保管、發放工作;負責研究生的招生、日常管理及培養工作;負責學院黨務管理工作;負責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
多年來,綜合辦公室為學院的教學、科研和管理等方面作出了努力和貢獻,有力地推動了學院的發展和建設。先後獲得信息工程學院2005年先進集體、信息工程學院2008年先進集體、2009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女教工“創新示範崗”等榮譽稱號。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 | 黨青 | 院 長 | |
黨委副書記 | | 副院長
| 張宏鳴、王美麗、劉小峰
|
師資隊伍
信息工程學院現有教職工80名,聘任7人;其中專職教師62名,專職實驗技術人員7名。在專職教師中,有教授7人,副教授16人,講師33人。部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9人。
近年來,學院在學校人才工程的支持下,引進優秀人才和提高現有教師水平相結合,師資隊伍的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學緣結構得到了明顯改善。青年教師教學能力不斷提高,形成了一支愛崗敬業、樂於奉獻,充滿活力的教學隊伍。
教授:張陽 方勇 何東健 顏永豐 黃林 李書琴
專業設定
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學制四年,畢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本專業培養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具有良好科學素養,受到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計算機系統分析和設計的基本方法,具有研究開發計算機軟、硬體的基本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和熟練的計算機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幹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相關學科: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主幹課程:電路與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邏輯電路、離散數學、計算方法、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與系統結構、彙編語言程式設計、接口技術、編譯原理、資料庫原理與套用、計算機網路、面向對象程式設計、作業系統、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概論、網路程式設計等。
就業方向與深造:畢業後能在IT企業軟硬體系統開發,教育機構、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和金融證券等部門從事計算機教學及計算機信息處理研究與套用。優秀本科畢業生可以推薦、報考本校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套用技術、軟體工程等相關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也可以推薦或報考國內外院校研究生。
2.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
學制四年,畢業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本專業培養具有現代管理學、經濟學理論基礎和計算機科學技術及套用能力,受到信息管理系統和設計方法的基本訓練,系統掌握計算機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論與技能和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具備信息組織、檢索與儲存、分析研究、傳播與開發利用的基本能力,以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幹學科: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相關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管理學、經濟學
主幹課程:管理學原理、經濟學、系統工程、機率論與數理統計、電路與電子技術、數據結構、面向對象程式設計、微機原理、作業系統、資料庫原理與套用、計算機網路、JAVA語言程式設計、信息資源組織與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IT項目管理、電子商務概論等。
就業方向與深造:畢業後能在IT企業軟體開發,教育機構、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和金融證券等部門從事計算機教學及計算機信息處理研究與套用等工作。優秀本科畢業生可以推薦、報考本校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套用技術、軟體工程等相關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也可以推薦或報考國內外院校研究生。
學制四年,畢業授予工學學士學位。本專業培養具有堅實的數理基礎,熟悉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理論與方法,掌握計算機軟體開發主流技術、方法與軟體項目管理等基本知識與技能,具有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適應國內外軟體產業市場需求的高素質工程實用型軟體開發及管理人才。同時結合所設定的選修課程,加厚基礎,拓寬知識面,提高綜合素質,培養求實創新、團隊合作精神,以適應社會發展對IT人才的需求。
主幹學科:軟體工程
相關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幹課程:離散數學、數字電路、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計算機網路、面向對象程式設計、數據結構、算法分析與設計、JAVA技術、作業系統、資料庫系統原理、編譯原理、
軟體工程、軟體體系結構與設計模式、軟體評審與測試等。
就業方向與深造:畢業後在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金融證券及其他有關部門從事教學、科研、軟體開發、系統設計與維護、信息處理研究和套用、網站的開發與維護等工作。優秀本科畢業生可以推薦、報考本校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套用技術、軟體工程等相關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也可以推薦或報考國內外院校研究生。
專業培養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一、培養目標
培養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具有良好科學素養,受到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理論和方法,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可在IT企業、機關、學校、科研院(所)、金融證券、郵電通訊等行業,從事計算機軟硬體開發、系統管理、信息處理、教學及科研等工作的高級技術人才。
二、基本要求
主要學習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從事計算機系統設計和套用開發的基本訓練,具有研究和開發計算機軟、硬體系統的基本能力。畢業生應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2.掌握計算機系統分析和設計的基本方法;
3.具有開發計算機軟、硬體系統的基本能力;
4.具有創新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
5.具備科學研究的基本素養和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
6.了解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動態及套用前景;
7.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和文獻。
三、主幹學科及相關學科
主幹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相關學科:電子信息工程 電子科學與技術
四、主幹課程
電路與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邏輯電路、離散數學、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與系統結構、彙編語言程式設計、接口技術、編譯原理、資料庫原理與套用、計算機網路、面向對象程式設計、作業系統、嵌入式系統、J2EE技術、單片機及套用等。
五、實踐教學環節
實踐教學共44周,其中包括:軍訓、勞動、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工程訓練(乙)、計算機技能訓練、數據結構與C語言綜合訓練、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面向對象編程實踐、電子工藝實習、資料庫設計、計算機接口設計、套用軟體設計、電子系統設計和畢業設計(論文)等。
軟體工程專業
一、培養目標
培養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具有良好科學素養,受到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軟體開發主流技術,具有項目開發、測試與管理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可在IT企業、科研院(所)、郵電通訊、金融證券等行業,從事計算機軟體開發與管理等工作的高級技術人才。
二、基本要求
學生應掌握堅實的數理基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理論、軟體開發的主流技術,接受計算機軟體開發及管理的良好訓練,具備軟體分析、設計、開發、維護及項目管理能力,具有獨立工作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理論和方法;
2.掌握計算機軟體分析與設計的方法和主流技術,有較強的軟體開發能力;
3.掌握軟體項目管理的知識與方法及軟體測試的基本技術;
4.具有創新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
5.具備科學研究的基本素養和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
6.了解計算機軟體政策與法規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發展動態;
7.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和文獻。
三、主幹學科及相關學科
主幹學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相關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 電子信息工程
四、主幹課程
離散數學、計算機組成與系統結構(甲)、數據結構、面向對象程式設計、Java語言程式設計、計算機網路、作業系統、資料庫原理與套用、編譯原理、軟體工程、軟體自動化測試技術、分散式對象技術、J2EE技術、中間件技術、嵌入式軟體開發等。
五、實踐教學環節
實踐教學共42周,其中包括:軍訓、勞動、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計算機技能訓練、工程訓練(乙)、數據結構與C語言綜合訓練、算法分析與設計、資料庫設計(甲)、編譯原理課程設計、軟體測試與維護、項目開發和畢業設計(論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