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蝮

西伯利亞蝮

西伯利亞蝮(學名:Gloydius halys)頭側具有頰窩的管牙類毒蛇,體型短粗,中等大小。中段背鱗23行。頭部呈三角形,與頸區分明顯。頭背大鱗前置,約占頭背面積的一半。頭背具左右對稱的黑褐色斑,略呈“八”字形。眼後黑褐色眉紋上緣均有較細的白色細紋。背面土黃色或沙白色。體兩側各具一列黑褐色塊狀斑或不規則圓斑,圓斑之間常連線。上、下唇及頭腹白色,散布深色碎斑。

棲息於水源現對充足、草木豐盛的丘陵、山區。以小型哺乳動物、蜥蜴為食。在中國分布於新疆、內蒙古、黑龍江、遼寧。中國以外分布於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阿富汗、土庫曼斯坦。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色斑,鱗被,頭骨,半陰莖,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動物學史

有關西伯利亞蝮的分類問題較為複雜和混亂。該種在中國的分類和分布也一直有爭議。Gloyd和Conant在2009年認為其存在3個亞種,分別為西伯利亞蝮指名亞種(Gloydius halys halys)、西伯利亞蝮卡拉乾達亞種(Gloydius halys caraganus)、西伯利亞蝮阿拉善亞種(Gloydius halys cognatus),中國分布有指名亞種和阿拉善亞種。而以趙爾宓為代表的中國學者不認同西伯利亞蝮在中國有分布,將其鑑定為中介蝮(Gloydius intermedius)。Gumprecht等人在2004年則認為西伯利亞蝮存在6個亞種:西伯利亞蝮指名亞種(Gloydius halys halys)、西伯利亞蝮波氏亞種(Gloydius halys boehmei)、西伯利亞蝮卡拉乾達亞種(Gloydius halys caraganus)、西伯利亞蝮高加索亞種(Gloydius halys caucaslcus)、西伯利亞蝮阿拉善亞種(Gloydius halys cognatus)、西伯利亞蝮華北亞種(Gloydius halys stejinegeri),中國分布有指名亞種、阿拉善亞種和華北亞種。
2016年史靜聳等人通過形態比較和分子系統發育分析,並結合地理分布資料,對中國北方中段背鱗23行的蝮蛇進行了比較研究。提出將西伯利亞蝮阿拉善亞種、西伯利亞蝮華北亞種和西伯利亞蝮卡拉乾達亞種提升到種級,分別稱為阿拉善蝮(Gloydius cognatus)、華北蝮(Gloydius stejnegeri)和卡拉乾達蝮(Gloydius caraganus)。並提出西伯利亞蝮指名亞種在中國分布有分布。

形態特徵

色斑

身體背面土黃色或沙黃色,具有28~47個邊緣色深、中央色淺的褐色橫斑,每斑占3~5枚背鱗寬,2~3列鱗長;斑與斑之間的淺色區較窄,常在脊部相融,形成深淺相間的橫斑。自眼至口角上方具一寬的暗褐色縱紋(“黑眉”)比眼徑稍寬,上緣白色,白紋寬為鄰近鱗片的1~1.5倍。頭背具左右對稱的黑褐色斑,略呈“八”字形,不同個體斑的形狀差異較大。枕部具“()”形斑。上、下唇及頭腹白色,散布深色碎斑。體側近腹面具不規則小黑斑。腹面灰白色,密布黑褐色點斑,中後段更密。

鱗被

雄性最大頭體全長705(625+80)毫米,雌性最大體全長660(590+70)毫米。吻鱗高略大於寬;鼻間鱗形似逗點,寬大於長,後緣不平直,不與中線垂直;額鱗大,前端中間略向前突出,向後漸變為“V”形;頂鱗大,長大於寬,後端不呈截形。前鼻鱗大於後鼻鱗;窩前鱗1枚,構成頰窩前緣;窩後鱗1枚,窄長,構成頰窩後緣和下緣;頰鱗1枚,為不規則四邊形,寬略大於高。眶前鱗2枚,上枚寬大,下枚窄長,構成頰窩上緣;有6枚鱗片包圍眼眶;瞳孔直立圓形;眶後鱗2枚,上枚小,下枚新月形,向前延伸至眼眶之下;顳鱗平滑,排列不規則。上唇鱗7~9枚,第2枚較小,第3、4枚大,第3枚與眼眶接觸。下唇鱗10~11枚,個別12枚。頦鱗相對較小,三角形;第1對下唇鱗在鱗後相接;頜片1對,長為寬的1~1.5倍。背鱗25(23)-23-17行,除最外一行起弱棱或無棱外,其餘均起棱;無端窩。雄性腹鱗154~183枚,雄性腹鱗156~176枚;肛鱗完整;雄性尾下鱗32~47對,雌性尾下鱗39~52對。

頭骨

頭骨寬約為長的一半。頂骨骨嵴一般或弱;後額骨小,前與額骨接觸;鱗骨後末端超出腦匣。翼骨齒列不超出翼骨與外翼骨關節處後端;外翼骨前外側突寬短;基蝶骨和基枕骨突起不發達。齶骨三角形,具齒3枚;翼骨齒8枚;下頜骨齒10枚。
西伯利亞蝮
西伯利亞蝮頭骨背面觀(A)腹面觀(B)

半陰莖

收縮態半陰莖長達第7~11對尾下鱗,分叉於第4~5對尾下鱗。遠端被萼,近端具刺,萼區與刺區面積近等,兩區分界不明顯。在萼區,精溝旁萼片較小,遠處萼片較大;在刺區有約60枚小刺,刺在靠遠端和精溝處逐漸變小。精溝分叉於第2~4對尾下鱗,直達頂部;精溝明顯,溝唇在刺區和萼區分別布刺和萼片;在靠近精溝分叉處,有2枚明顯增大的刺。半陰莖基部不光滑,有小刺。半陰莖大牽引肌起於第27~29對尾下鱗,分叉長2對尾下鱗。
西伯利亞蝮
西伯利亞蝮的半陰莖繪圖

棲息環境

棲息于海拔1000米左右水源相對充足、草木茂盛、以草本植物和一些灌木為主的森林、草原環境,或者棲息于海拔1300米以上的沙漠或荒漠化草原環境,或者棲息于海拔300~800米以寒溫帶針葉林和次生闊葉林為主的低山丘陵環境,或者棲息于海拔950~3500米的半山腰或山頂光照充足的喬木林林緣和灌木叢及山頂的草甸。
西伯利亞蝮
西伯利亞蝮生活環境

生活習性

以蜥蜴、鼠類、魚、蛙、山溪鯢等為食,也食其他蛇類、鳥和鳥卵。白天和夜間都可見其活動。

分布範圍

中國分布的為西伯利亞蝮指名亞種,分布於新疆、黑龍江、內蒙古、遼寧。中國以外分布於俄羅斯、蒙古、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
西伯利亞蝮
西伯利亞蝮分布圖

繁殖方式

卵胎生。5~7月交配,8~9月產仔。每窩產仔2~10個。曾於8月中旬採集自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的母蛇於當月月底產仔4個,體全長163~182毫米。西伯利亞蝮一般4月出蟄,10月底或11月初開始冬眠。

亞種分化

西伯利亞蝮的4個亞種
中文名稱
拉丁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西伯利亞蝮指名亞種
Gloydius halys halys
Pallas,1776
西伯利亞蝮波氏亞種
Gloydius halys boehmei
Nilson,1983
西伯利亞蝮莫氏亞種
Gloydius halys mogoi
Bour,1993
西伯利亞蝮圖瓦亞種
Gloydius halys ubsunurensis
Kropachev & Orlov,2017
參考資料: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種群現狀

由於分布廣泛,且數量眾多,所以認為野外種群沒有太大危險。但在西伯利亞蝮分布的低地區域可能會受到家畜過度放牧棲息地減少的威脅。在蒙古部分地區會提取草料製作乾草,可能會對當地種群帶來一定的壓力。但由於西伯利亞蝮分布十分廣泛,並且似乎不依賴任何特定的植被結構,也似乎不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曾經被用來提取毒液,但至少在中亞地區,這種做法已經停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