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部

襖兒都司一般指本詞條

鄂爾多斯部,鄂爾多斯歷史悠久,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 7 萬年前, 古“河套人”就在 這裡繁衍生息,創造了著名的“河套文化”。從夏商春秋至秦漢唐宋的幾千年中,先後有 數十個北方部落民族在這裡遊牧生活。明朝時期,鄂爾多斯部落從蒙古高原進駐鄂爾多斯地區。1649 年,鄂爾多斯部落六旗會盟於 達拉特旗的大廟王愛召,清政府在此設伊克昭盟(“伊克昭”為蒙古語,意為“大廟”)。 近現代以來,大量晉陝漢人遷入,與少數民族一起生活勞作,形成了農耕文化、黃河文化與草原文化。1949 年 5 月,成立伊盟自治政務委員會,新中國成立後改稱綏遠省伊盟人民自治政府。1950 年,設立了旗、鄉等行 政機構,後經撤銷新建,1958 年,下轄 7 旗、 1 縣、78 個人民公社。2001 年 2 月經國務院批准,撤伊克昭盟,設立地級鄂爾多斯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鄂爾多斯部
  • 原名:伊克昭盟
地圖信息,
發展歷史
鄂爾多斯部位於內蒙古西南部。“鄂爾多”(斡爾朵)為蒙古語“宮帳”之意,“鄂爾多斯”是“鄂爾多”的複數,即“宮帳群”,成吉思可汗去世後,將遺體遷往漠北草原時,在鄂爾多斯留有成吉思可汗遺物的祭祀宮帳,初稱“八白室”,後來稱“鄂爾多斯”(多宮殿之意)。
“為猛隼之羽翼,為駕輦之護衛,為剛毅之明君,將如山之白室,竭誠護衛著等等”這是蒙文文獻《蒙古大黃冊》一書中對鄂爾多斯萬戶的記載。鄂爾多斯一詞,是古突厥語,意為汗的殿宇、陵寢之地。
公元十四世紀,守護成吉思可汗的陵寢的護衛們,改自己“艾馬克”(部)的含義,始稱鄂爾多斯部。這裡所謂“八白室”的護衛者,俗稱“達爾扈特”,正是鄂爾多斯人。達延可汗巴圖孟克時期,他們是蒙古六萬戶之一的鄂爾多斯萬戶。
清天聰九年(1635年)鄂爾多斯歸清,各授札薩克,共六旗(後在雍正九年增設一旗,即七旗),所部六旗為一盟,稱伊克昭盟。據蒙文文獻記載,把成吉思可汗的遺骸運到斡難河源頭之後,建造大蘇力德,以備諸汗宰桑們祭拜。
元朝天順年間,鄂爾多斯部將成吉思可汗的靈寢遷到伊克昭盟之後,歲歲按時舉行祭奠,久而久之,這個地區被稱為鄂爾多斯。“鄂爾多斯”漢譯系“諸宮殿”;“伊克”為蒙古語,漢譯為“大”,“昭”系藏語的譯音,指供奉釋迦牟尼佛像的佛殿。“伊克昭”即“大廟”的意思。這樣,出現了祭祀聖主的八白室。所以,文獻稱“八白室的守護者鄂爾多斯圖們”。
達延可汗巴圖孟克三子巴兒速孛羅特,其長子固瑪里墨爾根哈喇濟農之後人掌管了鄂爾多斯。
據達日瑪固始《金輪千輻》記載,鄂爾多斯右翼四部為葛古特錫布沁、烏拉特唐古特、達拉特杭錦、篾兒乞惕巴哈斯、別速特烏審、索特根、哈里固沁或左翼克烈亦斯、浩齊特、明安特、輝沁、胡雅固沁和四部畏兀兒津、三鄂托克阿瑪克達等。
清順治六年(公元1649年),清朝將蒙古族鄂爾多斯部分為六個旗:鄂爾多斯左翼中旗(原郡王旗);鄂爾多斯左翼前旗(現準格爾旗);鄂爾多斯左翼後旗(現達拉特旗);鄂爾多斯右翼中旗(現鄂托克旗);鄂爾多斯右翼前旗(現烏審旗);鄂爾多斯右翼後旗(現杭錦旗);後增設鄂爾多斯右翼前未旗(原扎薩克旗)。
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清朝在鄂爾多斯左翼中旗東部被開墾的地區設東勝廳。
鄂爾多斯—北望蒙古草原,承草原文化之血脈;南接中原漢地,沐農業文明之雨露;在蒙古各部中以禮儀著稱。鄂爾多斯部,原為來自大蒙古國的各萬戶、千戶,也就是各萬戶、千戶長選派的對成吉思可汗最忠誠的人員組成的鄂爾多衛護部隊。這支精銳衛隊,當年為成吉思可汗四大鄂爾多服役,也有一部分為成吉思可汗母親斡額侖和成吉思可汗幾位弟弟、兒子的鄂爾多服役。在幾百年的歷史中,這支衛隊的後裔,世世代代繼承了祖先的職業,一直聚集在成吉思可汗奉祀之神周圍,形成了守護諸多宮殿的部—鄂爾多斯人。
今天的鄂爾多斯市土著蒙古人,就是清代伊克昭盟鄂爾多斯蒙古人後代。

地圖信息

地址:鄂爾多斯市東勝區實驗國小西巷與鄂爾多斯東街交叉口南50米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