襆頭(fú tóu)亦作“幞頭”,一種頭巾。亦名“折上巾”。一般認為幞頭巾子起源於北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襆頭
- 拼音:fú tóu
- 釋義:一種頭巾
- 別名:折上巾
【拼音】:fú tóu
【釋義】:亦作“幞頭”,一種頭巾。亦名“折上巾”。一般認為幞頭巾子起源於北周。當代學者沈從文先生根據出土文物(如墓俑等)及傳世壁畫考證認為:“若指廣義‘包頭巾子’,或‘平頂帽’而言,商代早已使用。如狹義限於‘唐式幞頭’或‘四帶巾’幾個特點而言,即材料用黑色紗羅,上部作小小突起,微向前傾,用二帶結住,後垂或長或短兩帶(大小及上下位置也常有變化)。這種式樣實出於北齊到隋代,但到唐初才定型。元明人說‘唐巾’,也指的是這一式而言。至元代,主要不同處,是後垂兩腳如匙頭,向左右略分開。”幞頭為貴賤通用,宮中女官及女樂亦用之,一般都是用黑紗羅製成,早期以軟胎、微向前傾為常見。有的用桐木作骨子,使高起,名“軍容頭”。有的後垂巾角是軟的,叫做“軟腳幞頭”。繼而又改變硬角的不同形狀與角度,於是有“弓角幞頭”(見《宋史·儀衛志二》)、“卷腳幞頭”(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其兩腳稍屈而向上者,名“朝天巾”(見王得臣《麈史·禮儀》)。王圻《三才圖會》又有“展腳幞頭”、“交腳幞頭”等。宋代的幞頭,以藤織的草巾子作里,用紗作表,再塗上漆,叫做“幞頭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