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褶瓣耳葉苔
- 界:植物界
- 門:苔蘚植物門
- 綱:苔綱
- 亞綱:石竹亞綱
- 目:葉苔目
- 科:苔蘚科
- 屬:苔蘚
- 分布區域:綠春、西雙版納、騰衝。我國台灣。菲律賓、泰國、越南、南北美洲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植物特點,起源演化,來源問題,演化,
形態特徵
植物體粗大,密集平鋪呈墊狀生長,淡綠色、棕色或紅棕色。莖匍匐,不規則羽狀分枝,長2—5厘米,直徑0.17—0.18毫米,連葉寬1.5—2毫米,分枝短而斜展。側葉緊密覆瓦狀排列;背瓣圓卵形,內凹,長1.4—1.5毫米,寬1—1.1毫米,頂端圓形,常內卷,全緣,基部兩側不對稱,背側下延裂片舌形,腹側不下延或稍下延;腹瓣緊貼莖著生,上部盔形,下部摺扇狀裂片與背瓣相連,全長0.8—0.9毫米,寬0.5—0.55毫米,口部寬,具強烈內彎的喙狀尖;副體微小,絲狀,3—4個細胞長。腹葉覆瓦狀排列,圓腎形,長0.7—0.8毫米,寬0.8—0.9毫米,頂端2裂達1/5—1/6,裂角寬而鈍,裂瓣三角形,銳尖,邊緣平展或波曲狀,基部兩側下延較大。葉細胞圓形或卵形,壁呈波曲狀,節狀加厚,三角體漸向基部變大,棕黃色,近於透明,邊緣細胞15—18×10—15微米,基部細胞28—34×26—31微米。雌雄同株。雌苞生於側枝頂端;最內層雌苞葉和雌苞腹葉較大,邊緣平滑無齒。蒴萼2/3陷生於苞葉中,長梨形,長1.8—2毫米,寬1—1.2毫米,具4個脊,腹脊2個,側脊2個,背側凹陷,表面平
比較高級的種類,植物體已有假根和類似莖、葉的分化。植物體的內部構造簡單,假根是由單細胞或由1列細胞所組成,無中柱,只在較高級的種類中,有類似輸導組織的細胞群。苔蘚植物體的形態、構造雖然如此簡單,但由於苔蘚植物具有似莖、葉分化,孢子散發在空中,對陸生生物仍然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
在植物界的演化進程中,苔蘚植物代表著從水生逐漸過渡到陸生的類型。
生長環境
苔蘚不適宜在陰暗處生長,它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線或半陰環境,最主要的是喜歡潮濕環境,特別不耐乾旱及乾燥。養護期間,應給予一定的光亮,每天噴水多次,(依空氣濕度而定)應保持空氣相對濕度在80%以上。
另外,就是溫度,不可低於22℃,最好保持在25℃以上,才會生長良好。苔蘚植物是一群小型的多細胞的綠色植物,多適生於陰濕的環境中。最大的種類也只有數十厘米,簡單的種類,與藻類相似,成扁平的葉狀體。
分布範圍
分布於綠春、西雙版納、騰衝、台灣、菲律賓、泰國、越南、南北美洲。
植物特點
中國的苔蘚植物十分豐富。全世界有苔蘚植物23000種,中國有2200種,占全世界的9.1%。
(1)特有類群豐富。根據近幾十年調查的結果,僅見於中國的特有苔蘚屬和主要分布於亞洲東部(僅少數涉及鄰近地區)的東亞特有苔蘚屬共35個,占中國苔蘚植物屬數的7.09%。它們共含有48個種、亞種或變種,占中國苔蘚植物種總數的2.2%(表1)。這些特有屬、種在中國西南部橫斷山區、長江流域中游山區和東南沿海山區存在3個分布中心(表2); (2)在系統發生上居關鍵位置的類群多,如原始類型藻苔目(Takakiales)藻苔科(Takakiaceae)藻苔屬(Takakia)的兩個種;藻苔(T. lepidozioides)和角葉藻苔(T. ceratophylla)在中國西藏地區的察隅、波密及米林縣的高寒山地都有發現; (3)熱帶、亞熱帶成分占優勢。
起源演化
來源問題
關於苔蘚植物的來源問題,尚無一致的意見,有人認為起源於綠藻,其理由為:含有相同的光合作用色素;相同的貯藏澱粉;精子均具有2條等長的頂生鞭毛;孢子萌發時所形成的原絲體,與絲藻也很相似;綠藻的卵囊與精子囊的構造可與苔蘚植物的頸卵器和精子器相比擬。
另一種觀點是由裸蕨類植物退化而來,裸蕨類出現於志留紀,而苔蘚植物出現於泥盆紀中期,要比裸蕨晚數千萬年。從進化順序上說,它們很可能起源於同一祖先。但是,上述兩種觀點至今還缺乏足夠的證據,有待於今後進一步研究。
演化
由於苔蘚植物的配子體占優勢,孢子體依附在配子體上,但配子體構造簡單,沒有真正的根,沒有輸導組織,喜歡蔭濕,在有性生殖時,必須藉助於水,因而在陸地上難於進一步適應和發展,這都表明它是由水生到陸生的過渡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