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苞蒿

褐苞蒿

褐苞蒿(學名:Artemisia phaeolepis)是菊科蒿屬的植物。分布在俄羅斯、蒙古以及中國大陸的內蒙古、西藏、青海、寧夏、甘肅、山西、新疆等地,生長於海拔2,500米至3,600米的地區,一般生長在溝谷、路旁、草地、山坡、林緣灌叢等地區、荒灘、草甸和礫質皮地與半荒漠草原地區,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褐苞蒿
  • 學名:Artemisia phaeolepis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桔梗目 Campanulales
  • :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春黃菊族 Anthemideae
  • 亞族:菊亞族 Chrysantheminae
  • :蒿屬 Artemisia
  • 亞屬:蒿亞屬 Subgen. Artiemisia
  • :艾蒿組 Sect. Abrotanum
  • :褐苞蒿
  • 分布區域:中國內蒙古、山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西藏及蒙古、前蘇聯
  • :裂葉蒿系 Ser. Laciniatae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植株:多年生草本;植株有濃烈揮發性氣味。
褐苞蒿褐苞蒿
根:根單一或數枚,半木質化;根狀莖稍粗或略細,直立或斜向上,有少數細短的營養枝。
莖:莖單生或少數,高15-40厘米,有縱棱,下部通常無毛,稀微有短柔毛,上部初時密被平貼柔毛,後脫落;通常不分枝或莖中部具少數著生頭狀花序的細短分枝。
葉:葉質薄,上面近無毛,微有小凹點,背面初時微有灰白色長柔毛,後漸脫落無毛;基生葉與莖下部葉橢圓形或長圓形,二至三回櫛齒狀的羽狀分裂;中部葉橢圓形或長圓形,長2-6厘米,寬1.5-3厘米,二回櫛齒狀的羽狀分裂,第一回全裂,每側有裂片5-7(-8)枚,葉片前部及中部裂片與中軸近成直角叉開,下部裂片先端略偏向葉柄,每裂片兩側具多枚櫛齒狀或短披針形的小裂片,小裂片全緣或有小鋸齒,小裂片與小鋸齒先端有硬尖頭,背脈凸起,葉緣常加厚;葉柄長3-5厘米,中部葉柄基部常有小型的假託葉;上部葉一至二回櫛齒狀羽狀分裂;苞片葉披針形或線形,全緣或邊緣有少量櫛齒。
花:頭狀花序少數,半球形,直徑4-6毫米,有短梗,下垂,在莖上或在細短的分枝上排成總狀花序或為穗狀花序狀的總狀花序,而在莖上排成總狀花序式的狹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內、外層近等長,外層總苞片長卵形,背面近無毛,邊褐色,膜質,中、內層總苞片長卵形或卵形,無毛,邊緣褐色,寬膜質或全為膜質;花序托蠱穡?肭蛐危淮苹12-18朵,花冠狹管狀或狹圓錐狀,背面有腺點,檐部具2裂齒,花柱長,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外彎;兩性花40-80朵,全孕育或有時中央花不孕育,花冠管狀,背面有腺點,檐部外面初時常有短柔毛,後漸脫落,花葯線形或倒披針形,上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具短尖頭,花柱與花冠等長或稍短於花冠,先端2叉,花後叉開,叉端有短睫毛。
果:瘦果長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具不明顯的縱紋。
花果期:7-10月。

生長環境

內蒙古生於中、低海拔地區,其他省區分布在2 500-3 600米附近的山坡、溝谷、路旁、草地、荒灘、草甸、林緣灌叢等地區,也見於礫質坡地與半荒漠草原地區。

分布範圍

產自於內蒙古、山西(北部)、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北部)及西藏。蒙古、蘇聯(西伯利亞西部)也有。
褐苞蒿

主要價值

【藏藥】坎加:全草用於四肢關節腫脹,癰癤,肉瘤,“龍”病《中國藏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