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頭絲蝦虎魚

裸頭絲鰕鯱魚(Cryptocentrus gymnocephalus (Bleeker,1853))是鰕鯱魚科絲鰕鯱魚屬的一種魚類。棲息於河口及近岸岩礁和淺水區。無食用價值。分布於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裸頭絲鰕鯱魚
  • 拉丁學名:Cryptocentrus gymnocephalus (Bleeker,1853)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鱸形目
  • 亞目:鰕鯱魚亞目
  • :鰕鯱魚科
  • 亞科:鰕鯱魚亞科
  • :絲鰕鯱魚屬
  • :裸頭絲鰕鯱魚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

形態特徵

背鰭VI, I-17~19;臀鰭I-18~20;胸鰭19~20;腹鰭I-5。縱列鱗120~130;橫列鱗35;背鰭前鱗0。
體長為體高6.3~7.0倍,為頭長4.4~4.75倍。頭長為眼徑4.0~4.4倍。
體延長,側扁;尾柄稍長。頭鈍,側扁,背緣隆起。吻短鈍,吻長小於眼徑,吻端位於眼前方或眼下緣稍下方。眼間隔頗狹,小於眼徑的1/3。鼻孔每側2個,前鼻孔呈短管狀。口大,斜裂。下頜稍突出。上頜骨後端向後伸達眼後緣下方。上、下頜齒細尖,多行,上頜外行齒擴大,前端呈犬齒狀;下頜外行齒擴大,僅存在於頜的前半部,無犬齒;內行具2~4犬齒。眼間隔中央後部具1個感覺管孔,眼後在前鰓蓋骨後緣有感覺管孔。
體前部被圓鱗,後部被櫛鱗。頭部裸露,項部中央無鱗。
背鰭2個,分離;第一背鰭等於或稍低於體高,第四、第五背鰭棘最長,第二背鰭和臀鰭的基底長約為第一背鰭基底長的2倍,其高低於體高,後部鰭條長。胸鰭稍短於頭長。腹鰭鈍,略長於頭長,左、右腹鰭癒合成一吸盤。尾鰭矛狀,約為頭長的2倍。
體側上部淡紅綠色,下部淡紅色。體側具3條橫帶:第一條位於第一背鰭下方;第二條位於第二背鰭前部下方;第三條位於第二背鰭後部下方。背鰭、臀鰭和尾鰭為淡紅色。第一背鰭邊緣紅色,第二背鰭夾帶有黃色、藍色和紅色。臀鰭中央具1條紅色和藍色的縱紋。腹鰭淡紅橄欖色。胸鰭淡紅色。尾鰭具許多紅色和藍色相間的斜線,上緣黃色。

生長環境

裸頭絲蝦虎魚為暖溫性近海小型魚類,棲息於沿岸泥砂地海區。喜與槍蝦共生,雜食性,以藻類及底棲動物為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