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原因
社會壓力
80後,正值婚戀高峰期,但是現在社會的高壓,使得80後現代版的無房、無車、無存款的“
三無人員”過多。使得他們無奈選擇裸婚。飛速上漲的房價讓更多年輕人望房興嘆,據最新調查顯示,即將年滿30歲的職場人中將近五成人無房無車,而在1981-1984年出生的人群中,無房無車的人比例達到了七成。
經濟壓力
曾有人總結了70後、80後、90後的區別,其中一條是:70後有存款;90後有老爸;80後有負債。如果身為沒有背景沒有出身的普通80後,就會面臨上學學費漲、找工作就業難、買房房價漲、買車油價漲、入了股市被套牢、適婚年齡又是經濟蕭條又是公司裁員、為國家養著上一代、自己老來沒著落的境況。在這種情況下,“裸婚”流行自然而然。沒房、沒車、沒鑽戒;不辦婚禮、不照婚紗照、不度蜜月。兩個人照張
結婚照去婚姻登記處領了證,這婚就算是結了,把所有傳統中用在‘結婚’上的時間,變成兩個人的享受。
追求純愛
80後追求返璞歸真的愛情,認為用這種節儉的婚姻方式可以證明自己愛情的純粹。婚姻幸不幸福,跟結婚的儀式隆不隆重沒關係,跟結婚的日子也沒關係,關鍵還是看人。如果人合適,不擺酒席,不度蜜月,不拍
結婚照,都可以。最重要是兩個人心在一起,兩個人開心就行了。
個人選擇
“
新結婚時代”的年代,“房子、車子、票子”已成為了結婚首要考慮的“三大件”;婚前拍照、婚慶喜宴、婚後蜜月……隨著新人結婚的“內容”越來越豐富,結婚花費也隨之“水漲船高”;親朋有喜,隨禮慶賀,這本也是無可厚非的“
禮尚往來”……人生處處充滿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無論是裸一半、還是全裸,關鍵在於你的選擇,人生苦短,不要拘泥於形式,關鍵是要懂得享受生活。
評價標準
不買房、不買車、不辦婚禮、不買婚戒、不度蜜月,只與雙方家長見面即可。
裸婚,是現在80後走進婚姻中最新潮的一種結婚方式,他們用“沒房、沒車、沒鑽戒、沒婚紗、沒存款、沒婚禮和沒蜜月”,用諸多的“無”來詮釋節儉的結婚方式,總之,結婚時除了去登記處辦理紅艷艷的結婚證之外,其他的什麼都可以不需要。
錯誤觀點
因為缺錢,才會“裸婚”
不要以為“裸婚”是在年輕的低收入人群中流行的一種結婚方式。瞧,這高收入、高學歷的人們也來湊“熱鬧”了。“裸婚族”新人大多年齡在20至35歲之間,思想前衛,其中不乏高學歷、高收入者。“裸婚”的理由多樣,最普遍的想法是:結婚是兩個人的事,任何以物質為依託的形式都多餘。辦婚禮是給別人看的,既費錢又耗時耗力,籌備過程中還容易引發夫妻甚至雙方家庭之間的矛盾,完全沒有必要。不辦婚禮,兩人的愛情和今後家庭的幸福並不會打折;相反,領了證就生活在一起,感覺更輕鬆自然,更有益感情。
流行群體
據中國《
法制晚報》和求職網站
智聯招聘的聯合調查顯示,在近萬名即將年滿30歲的職場人中,月收入在3000至5000元的人數占比為31.2%,月收入在1500至3000元的人數占比為28.6%,有47.9%的人無房無車。
面對適婚年齡將近卻買不起新房的現實,許多中國“80後”正改變傳統的先“安居”再“
樂業”的婚姻模式,對於結婚時房子、車子能否“一步到位”不大在意,而是強調先“樂業”再“安居”,以更加務實的姿態規劃今後兩人的長遠發展。
22歲的雲南
鎮雄人鄒恆現在貴陽合群路一家餐館打工,新婚不久的他和妻子住在月租600元的小屋裡,“結婚就買了兩個戒指,別的東西都沒添置。我們現在年輕,把結婚、供房的錢攢下來,以後用來投資做生意,不愁沒有房子、車子”。
“我相信,每一對情侶都期待結婚時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安定的住所,但是理想和現實往往有差距,有很多東西恐怕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慢慢得到。”張歌琳說。
同為“80後”的
華中師範大學教師
張繼波分析認為,步入婚姻的中國男性往往扮演著“當家者”的角色,在結婚時須承受買房的沉重負擔。而“裸婚”潮的興起說明,伴隨中國女性在事業和人格上的自主、獨立,她們越來越不介意與丈夫一起承擔更多的婚姻責任。
除了“裸婚族”,在中國,有房有車但就是不結婚的“不婚族”、婚後享受二人世界不願要孩子的“丁克族”等新社會現象也層出不窮,過去“男大當婚、
女大當嫁”“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等固有觀念逐個被打破。
全國婦女與社會性別學學科發展網路專家、
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院性別社會學教授
祝平燕認為,中國社會日益物質化,“裸婚”讓很多年輕人意識到,物質並不是決定婚姻的最重要因素,要通過一起打拚來追求幸福生活,“從某種角度看,這也是‘裸婚’所具有的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