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楷傳》是唐代房玄齡主編的一篇傳記。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裴楷傳
- 作者:房玄齡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晉書》
- 文學體裁:傳記
作品原文,編者簡介,
作品原文
裴楷傳
裴楷字叔則。父徽,魏冀州刺史。楷明悟有識量,弱冠知名,尤精《老》、《易》,少與王戎齊名。鐘會薦之於文帝,辟相國掾,遷尚書郎。賈充改定律令,以楷為定科郎。事畢,詔楷於御前執讀,平議當否。楷善宣吐,左右屬目,聽者忘倦。武帝為撫軍,妙選僚采,以楷為參軍事。吏部郎缺,文帝問其人於锺會。會曰:“裴楷清通,王戎簡要,皆其選也。”於是以楷為吏部郎。
楷風神高邁,容儀俊爽,博涉群書,特精理義,時人謂之“玉人”,又稱“見裴叔則如近玉山,映照人也”。轉中書郎,出入宮省,見者肅然改容。武帝初登阼,探策以卜世數多少,而得一,帝不悅,群臣失色,莫有言者。楷正容儀,和其聲氣,從容進曰:“臣聞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王侯得一以為天下正。”武帝大悅,群臣皆稱萬歲。俄拜散騎侍郎,累遷散騎常侍、河內太守,入為屯騎校尉、右軍將軍,轉侍中。
石崇以功臣子有才氣,與楷志趣各異,不與之交。長水校尉孫季舒嘗與崇酣燕,慢傲過度,崇欲表免之。楷聞之,謂崇曰:“足下飲人狂藥,責人正禮,不亦乖乎!”崇乃止。
楷性寬厚,與物無忤,不持儉素。每游榮貴,輒取其珍玩,雖車馬器服,宿昔之間,便以施諸窮乏。嘗營別宅,其從兄衍見而悅之,即以宅與衍。梁、趙二王,國之近屬,貴重當時,楷歲請二國租錢百萬,以散親族。人或譏之,楷曰:“損有餘以補不足,天之道也。”安於毀譽,其行己任率,皆此類也。與山濤、和嶠並以盛德居位,帝嘗問曰:“朕應天順時,海內更始,天下風聲,何得何失?”楷對曰:“陛下受命,四海承風,所以未比德於堯舜者,但以賈充之徒尚在朝耳。方宜引天下賢人,與弘正道,不宜示人以私。”時任愷、庾純亦以充為言,帝乃出充為關中都督。充納女於太子,乃止。平吳之後,帝方修太平之化,每延公卿,與論政道。楷陳三五之風,次敘漢魏盛衰之跡。帝稱善,坐者嘆服焉。
楷子瓚娶楊駿女,然楷素輕駿,與之不平。駿既執政,乃轉為衛尉,遷太子少師,優遊無事,默如也。及駿誅,楷以婚親收付廷尉,將加法。是日事倉卒,誅戮縱橫,眾人為之震恐。楷容色不變,舉動自若,索紙筆與親故書。賴侍中傅祗救護得免,猶坐去官。太保衛瓘、太宰亮稱楷貞正不阿附,宜蒙爵土,乃封臨海侯,食邑二千戶。代楚王瑋為北軍中候,加散騎常侍。瑋怨瓘、亮斥己任楷,楷聞之,不敢拜,轉為尚書。
楷長子輿先娶亮女,女適衛瓘子,楷慮內難未已,求出外鎮,除安南將軍、假節、都督荊州諸軍事,垂當發而瑋果矯詔誅亮、瓘。瑋以楷前奪己中候,又與亮、瓘婚親,密遣討楷。楷素知瑋有望於己,聞有變,腳踏車入城,匿於妻父王渾家,與亮小子一夜八徙,故得免難。瑋既伏誅,以楷為中書令,加侍中,與張華、王戎並管機要。
楷有渴利疾,不樂處勢。王渾為楷請曰:“楷受先帝拔擢之恩,復蒙陛下寵遇,誠竭節之秋也。然楷性不競於物,昔為常侍,求出為河內太守;後為侍中,復求出為河南尹;與楊駿不平,求為衛尉;及轉東宮,班在時類之下,安於淡退,有識有以見其心也。楷今委頓,臣深憂之。光祿勛缺,以為可用。今張華在中書,王戎在尚書,足舉其契,無為復令楷入,名臣不多,當見將養,不違其志,要其遠濟之益。”不聽,就加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及疾篤,詔遣黃門郎王衍省疾,楷回眸矚之曰:“竟未相識。衍深嘆其神俊。
楷有知人之鑑,初在河南,樂廣僑居郡界,未知名,楷見而奇之,致之於宰府。嘗目夏侯玄雲“肅肅如入宗廟中,但見禮樂器”,锺會“如觀武庫森森,但見矛戟在前”,傅嘏“汪翔靡所不見”,山濤“若登山臨下,幽然深遠”。
初,楷家炊黍在甑,或變如拳,或作血,或作蕪菁子。其年而卒,時年五十五,謚曰元。有五子:輿、瓚、憲、禮、遜。
輿字祖明。少襲父爵,官至散騎侍郎,卒謚曰簡。
瓚字國寶,中書郎,風神高邁,見者皆敬之。特為王綏所重,每從其游。綏父戎謂之曰:“國寶初不來,汝數往,何也?”對曰:“國寶雖不知綏,綏自知國寶。”楊駿之誅,為亂兵所害。
編者簡介
房玄齡,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人,唐代初年名相。他年輕時博覽經史,18歲時中進士,官拜羽騎尉。李淵起兵反隋後,他投奔了李世民,協助李世民經營四方,削平群雄,並參與策劃了玄武門之變,為貞觀之治的到來立下了功勳,李世民稱讚他有“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李世民即位後,房玄齡被任命為中書令,總領百司,掌管政務達20年,主持制定了唐初的律令、格敕和各種典章制度,並調整政府機構,精簡中央官員,為政府選拔了大量優秀人才。他任職期間善於用人,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後世把他和杜如晦作為良相的典範,合稱“房、杜”。唐太宗征高旬麗時,他留守京師,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