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求草

補求草

補求草(學名:Puchiumazus lanceifolius (Hemsl.) Bo Li, D. G. Zhang & C. L. Xiang)是通泉草科補求草屬植物。分布於湖北、重慶、四川。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植物文化,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乾時變黑色,全體無毛或很快變為無毛。莖多枝,直立,四方形,纖細。葉以莖生葉為主,全部對生,近於無柄,近基部的葉很小,鱗片狀,倒卵狀矩圓形,頂端圓鈍,其餘的葉披針形或狹披針形,近膜質,長6-9厘米,頂端急尖至長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稀疏或不明顯的細鋸齒,下面灰白色稍帶粉綠,側脈少而稀疏。
花小而少,約6朵排成纖細,蠍尾狀頂生的總狀花序;花梗較花短,纖細,苞片小,狹披針形,花萼漏斗狀,長6-9毫米,萼齒5,與萼筒等長,披針形,頂端急尖,主脈明顯,側脈不明顯;花冠(完全發育的未見)幾不超過花萼。蒴果卵圓形,端漸尖。花果期3-7月。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湖北建始,四川大邑、都江堰,重慶巫山。

植物文化

屬名Puchiumazus是Puchiu+mazus,Puchiu是紀念著名植物學家鐘補求先生,mazus是通泉草屬拉丁名,合起來表示本屬從通泉草屬種分出。種加詞lanceifolius意思是披針形葉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