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葉蒿,典型的中生植物。主要生長在溫帶森林草原帶,向南可伸入夏綠闊葉林帶,稍向北,也少量地伴生於草原帶草甸化的草原郡落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裂葉蒿
- 學名:Artemisia tanacetifolia Linn.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目:桔梗目 Campanulales
- 科: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族:春黃菊族 Anthemideae
- 亞族:菊亞族 Chrysantheminae
- 屬:蒿屬 Artemisia
- 亞屬:蒿亞屬 Subgen. Artiemisia
- 組:艾蒿組 Sect. Abrotanum
- 種:裂葉蒿
- 分布區域: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等省及朝鮮,前蘇聯等國
- 系:裂葉蒿系 Ser. Laciniatae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生態特徵,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植株:多年生草本。
根:主根細;根狀莖稍粗,匍地或斜向上。
莖:莖少數或單生,草質,高50-70(-90)厘米,具縱棱,上部具分枝,枝短,下部不分枝,莖上部與分枝通常被平貼的短柔毛。
葉:葉質薄,上面綠色,微有凹點,無毛或疏被短絨毛,背面初時密被白色短絨毛,後稍稀疏;莖下部與中部葉橢圓狀長圓形或長卵形,長3-12厘米,寬1.5-5(-8)厘米,二至三回櫛齒狀的羽狀分裂,第一回全裂,每側有裂片6-8枚,裂片橢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葉片上端裂片斜向葉先端,中部裂片與中軸成直角叉開,基部裂片斜向葉柄,每裂片基部均下延在葉軸與葉柄上端成狹翅狀,每裂片常再次羽狀深裂,小裂片短小,橢圓狀披針形或為線狀披針形的櫛齒,小裂片不再分裂或邊緣具若干小鋸齒,葉柄長3-12厘米,基部有小型的假託葉;上部葉一至二回櫛齒狀羽狀全裂,無柄或近無柄;苞片葉櫛齒狀羽狀分裂或不分裂,為線形或線狀披針形。
花:頭狀花序球形或半球形,直徑2-3(-3.5) 毫米,下垂,在分枝上排成密集或稍疏鬆的穗狀花序,並在莖上組成略狹窄的掃帚形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層,內、外層近等長,外層總苞片狹卵形或橢圓狀卵形,淡綠色,背面無毛或初時微有稀疏短絨毛,後漸脫落或近無毛,邊緣狹膜質,中層總苞片卵形,背面無毛,邊緣寬膜質,內層總苞片近膜質;花序托半球形,凸起;雌花8-15朵,花冠狹管狀,背面有腺點,檐部具2裂齒,背面常有短柔毛,花柱略伸出花冠外,先端2叉,直立或斜展,叉端尖;兩性花30-40朵,花冠管狀,背面有腺點,檐部背面有短柔毛,花葯披針形,上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有短尖頭,花柱與花冠近等長,先端2叉,花後叉開,叉端有睫毛。
果:瘦果橢圓狀倒卵形,略扁,有縱紋,暗褐色。
花果期:7-10月。
生長環境
多生於中、低海拔地區的森林草原、草原、草甸、林緣或疏林中以及鹽土性草原、草坡及灌叢等處,局部地區形成植物群落的主要伴生種。
分布範圍
產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北部)、山西(北部)、陝西(北部)、寧夏、甘肅(北部)。
蒙古、朝鮮、蘇聯(中亞、西伯利亞及歐洲部分)、歐洲東部和中部各國及北美洲(阿拉斯加)也有。模式標本采自蘇聯西伯利亞。
生態特徵
最習見於濕潤的山地林下或林緣,是東北興安落葉松(LarixGmelinii)林及楊樺林下的常見草本植物,又是溫帶各山地雜類草草甸,亞高山草甸,或山地草甸草原的習見伴生成分,有時在山地林緣.可形成裂葉蒿、地榆(Sanguisorbaafficinalis)為主的五花雜類草草甸。裂葉蒿也見於內蒙古東部,東北西部草原帶的羊草(Leymuschinensis)、雜類草群落中.能忍耐極輕微的鹽漬化環境,例如,在少數情況下,見於內蒙古東部、東北西部草原區河岸低地的馬藺(lrislacteavar.chine–nsis)、羊草(Leymuschinensis)草甸中,有時也偶見於沼澤化草甸。裂葉蒿適宜生長的土壤可為典型棕色針葉林土、山地灰褐土,山地草甸上或黑鈣土、草甸化栗鈣土、暗粟鈣土、微鹽漬化草甸土等。4月返青,7–8月開花,9一l0月果熟。裂葉蒿為根櫱性植物,由於生境–般比較濕潤,根櫱分布在3–5cm表土層中,側根和不定根多數集中在表土以下15cm以內。根繫上常有寄生植物黃花列當(Orobanchepycnostachya)。
主要價值
青綠時家畜不喜食,為低等飼用植物。秋霜後羊、牛稍禽,山區民眾於夏秋季收割野草(其中混有禾本科草、雜類草、也有裂葉蒿),曬制於草冬春季補飼家畜,使它的飼用價值提高。裂叫蒿的化學成分含量見表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