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被雨水淋濕的屋檐
- 作者:袁道一
- 文學體裁:散文集
- 字數:16萬字
- 首版時間:2019年1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六輯內容各有側重。開卷“被雨水淋濕的屋檐”寫滴檐、草垛、鳴蟬、草坡、二胡等鄉間事物;“雀躍舊時”寫借米、守水、做秧、曬穀、捶田坎等作者兒時經歷過的鄉村往事;“離鄉背井的樹”寫作者少時務農、高考復讀、鄉下教書、離鄉工作的人生軌跡,展現出作者的成長史、奮鬥史和靈魂史;“回鄉偶書”寫鄉土故園裡那些曾經常見卻開始衰敗和消逝的涼亭、燕子、村莊、老牛、草籽花等事物,引起讀者對鄉土文明衰敗和消亡的關注和嘆惋;“南方巫韻”寫喊魂、敬神、搭橋、豎屋、畏樹、敬字、哭嫁等民俗民風,展現了神秘詭譎的巫風楚韻;“養活一團春意思”傾情記錄了作者的成長歡樂史,寫打糍粑、熏臘肉、做肉丸、爆米花、烤燒酒等鄉村樂事。
作品目錄
第一輯 被雨水淋濕的屋檐 | 第二輯 雀躍舊時 | 第三輯 離鄉背井的樹 |
---|---|---|
蒼涼漸深 被雨水淋濕的屋檐 草垛:鄉間金字塔 雞鳴 蟬鳴響徹 草坡孵夢 琴潤鄉土 老客歸去來 | 跑通學 望歸 借米 送飯 守水 做秧 捶田坎 雀躍舊時 螢耀村莊 金色河流 血色饋贈的苦夏 在村莊的夜裡遊蕩 | 離鄉背井的樹 掛青 踩泥 做瓦 老電影院 半坡之上 復讀 二〇一二年的驚蟄 鄉土無言 耽於秋思 |
第四輯 回鄉偶書 | 第五輯 南方巫韻 | 第六輯 養活一團春意思 |
---|---|---|
回鄉偶書 岩鷹亭 試問燕子何時歸 抒情在村莊的腹地 村莊情結 田野上一頭寂寥的牛 山坡上一朵迷路的雲 田野上那些燦爛的荷 以陌生,以沉默 家樹 鄉村的淤 燒灰 | 喊魂 神在村莊 土橋 別指月亮 豎屋 神樹 敬字 乘梧而去 抬嫁妝 | 養活一團春意思 打糍粑 熏臘肉 做丸子 爆米花 好酒 龍山行書 |
作品鑑賞
在該書中,作者運用精練的文字、詩化的語言,不著痕跡地調動聲音和色彩、光與影、點線面等諸多元素,緊密稠黏、舉重若輕地傾注於細膩的筆端,纖毫畢現地將鄉村各種風物、各項農事、各路習俗的各個細節,完整、形象、生動地逐一描摹和呈現。從其固有的顏色和感觸的印記中,無不流露出作者對故土的眷戀,對祖輩的愛戴,對父母的感恩,對傳統風俗文化的敬畏,對稼穡的熟悉和對生活的熱愛。在《蒼涼漸深》《離鄉背井的樹》《村莊情結》等文中,領略出一種無比欣喜之時的悵然若失,於喜樂之景中透出些許蒼涼,在無限憧憬之中夾雜絲毫失望,從而產生出攝人心魂的美感。
“少小離家老大回”,讀書人通過攻讀科考為社會服務多年後致仕回歸故里,是浸潤於數千年華夏文明的傳統文人終極皈依之人生夢想。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已觸及鄉村每個角落,所謂城市文明孕育出的都市在時空觀念上對當代人的影響至深,每個城市的模樣趨同,生活在密集鋼筋水泥層林內的人們,鄰里之聲相聞而老死不相往來已成常態。即使暫時還有鄉可回也似蜻蜓點水,只因故原已物是人非,再不復當年模樣,或回鄉乾脆成為奢望。曾經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雞鳴犬吠、雀舞螢飛、牛年成群、帶月荷鋤歸的田園歲月漸次化為累積成灰的圖景,殘存於人們的記憶之中。作者顯然不甘心這些淳樸自然的珍貴畫面只留存在記憶里並逐一消散,他試圖喚醒並還原這些業已褪逝的時光。
從該書中,可以看到有兩個身影貫穿始終:一是拚命逃離農村的少年,一是心懷故里的成年人,兩個身影都屬於作者。這重疊後的身影在故土的村莊、草坡、山巒不斷流連,亦或說故原的田坎、河流、土橋、樹木、風物在這身影里無處不在地反覆浮現飄蕩。家鄉已因城市化無節制擴張的不斷衝擊和深層次影響,而使那些傳承了幾千年的農耕傳統和原有價值觀逐漸瓦解和消亡,作者對包括自己在內的眾多鄉民紛紛脫離故土原鄉,為此深感困惑和不安。
作品評價
袁道一的散文集《被雨水淋濕的屋檐》是一部鄉村書寫的精品力作,58篇非虛構散文皆以詩性的語言,回眸了他從軀體離鄉到精神回歸的心路歷程,讓讀者在閱讀中看到了湖湘大地的旖旎山水、人文風景、民俗風物,由此捕捉出文本的內蘊、激情、詩性、理性等美學格調,以精神的充盈帶給讀者靈魂的撞擊。(湘潭線上評)
出版信息
書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
《被雨水淋濕的屋檐》 | 2019年1月 | 西苑出版社 | 978-7-5151-0669-4 |
作者簡介
袁道一,湖南邵陽人,中國作協會員,現居長沙。作品散見於《青年文學》《少年文藝》《散文》《散文選刊》《散文海外版》《湖南文學》等,出版散文集《被雨水淋濕的屋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