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績懋

袁績懋

袁績懋(?-1858年)清代官員、學者。字厚庵,一字厚安,順天宛平(今北京豐臺)人,祖籍陽湖(今江蘇常州),道光二十七年一甲二名進士,歷官刑部主事、福建延建邵道,因太平天國之亂,死守順昌縣城,於鹹豐八年城池陷落而死於軍陣之中,清廷追贈福建按察使銜,世襲騎都尉,諡號文節。

基本介紹

  • 本名:袁績懋
  • 別稱:諡號文節
  • 字號:字厚庵,一字厚安
  • 所處時代:清朝
  • 出生地:順天宛平(今北京豐臺)
  • 去世時間:1858年
  • 主要作品:《味梅齋詩草》
人物生平,清史文載,現存詞作,

人物生平

袁績懋出身官宦人家。其父袁俊道光九年(1829)進士,官河南知縣,為政有聲譽。績懋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一甲二名進士(榜眼),授編修,散館改主事。鹹豐元年(1851)以大考翰詹,成績欠佳,降為主事,分到刑部,性格強直,頗遭人忌。不久,丁父艱守喪。服闋,改刑部主事,在刑科廣西司行走。遂侍奉老母扶父親靈櫬回常州本籍。他在暨陽書院任主講,以實學教授士子,分配授課包括經史、詞章、經濟、金石諸門功課。而後再擔任河南彰德晝錦講舍主講,教授士子,一如既往。不久又以母喪丁憂歸里。
鹹豐七年(1857),袁績懋服闋後,援例內捐,以道員督省福建。漳、泉兩位道員初到任,遇反叛事件,好事的想多殺人用來邀功,清查叛產時也多有誣陷的情況。當時人心動盪,又要再次反叛。總督慶端傳檄袁績懋趕緊前往平息此事。袁績懋一到就召集民眾於大庭,取來反叛名冊全部焚燒,宣布脅從者全都獲赦免,不再追究,於是民情安定。辦完此事,他又趕赴延平與軍事總督慶瑞合作,委託延平府共同操辦軍務,同時,即令署理延建邵道。
在此期間,洪秀全、楊獻忠的太平天國大軍進攻邵武,形勢十分緊張。袁績懋親自督率軍士連夜襲擊太平軍營,太平軍駐紮的營地受驚潰亂。袁績懋追殺數名彪悍首領,太平天國將士非常憤怒,糾集眾人,出小道,突然截擊他。清軍寡不敵眾,又軍備不足,支撐不住,於是袁績懋退守順昌。而守防軍隊僅數百名,相持一月有餘。有人勸他放棄順昌,退守延平府。袁績懋說:“順昌是省府禁止。順昌不守,太平天國軍隊長驅直入,通達省城,就大勢已去了!”太平軍屢次進攻,沒有得逞,就暗地挖隧道入城,埋下火藥,直通城內。火藥一爆炸,城垣被攻破,太平軍蜂擁而入。袁績懋親自領著兵士在西門大戰,一連手刃數人。這時,太平軍騎兵突入,將他從後面撞倒在地,袁績懋引刀自殺不及,被亂刀砍成肉泥而死,當時是鹹豐八年(1858)九月二十日。清廷追贈福建按察使銜,世襲騎都尉,入祀京師及陣亡地方昭忠祠,常州府、順昌縣兩城奉特旨建專祠祭祀,清宣統年間,追諡文節。
袁績懋博通經史,長於考據,亦能詩。有《味梅齋詩草》四卷傳世。另著有《諸經質疑》十二卷、《通鑑正誤》十卷、《漢碑篆額考異》二卷等,皆毀於兵火。
袁績懋繼室為才女左錫璇,兩人育有一女二子,分別為袁學灝、袁毓卿、袁學昌。

清史文載

袁績懋,字厚安,順天宛平人,原籍江蘇陽湖。父俊,道光九年進士,官河南知縣。績懋,道光二十七年進士,以一甲二名授編修,散館改主事,分刑部。旋丁父艱,服闋,授例以道員赴閩。時漳、泉初下,好事者欲多殺以邀功,而清查叛產,尤多誣陷,人心洶洶,將復叛。總督慶端檄績懋往治其事,至則集眾於庭,取叛冊焚之,脅從者皆獲免,人情大安。皆曰:“使君活我!”事竣,委赴延平府會辦軍事,即令署延建邵道。
粵匪時竄邵武,勢張甚,績懋親督軍士,夜撲賊營,賊驚潰,追斬悍酋數名。賊大憤,鳩眾出儳道陡截之。我軍既寡,又軍實未備,戰不支,乃退守順昌。防軍僅數百名,相持月餘。有勸之棄順昌、守延平者,績懋以:“順昌為省垣禁止。順昌不守,則賊長驅直逼省城,大勢去矣!且數萬生靈,視我進退為存亡,敢輕去耶?”於是守益堅,賊不得逞,乃潛隧城,實火藥,地道發,城陷,賊蜂擁進。績懋知事去,躬率死士戰西門,連刃數賊,賊以騎突之,仆地,引刀自殺,刺不及,賊執而去,刃亂下,醢而死。時鹹豐八年九月十二日也。事聞,優恤,贈按察使,入祀京師及陣亡地方昭忠祠,世襲騎都尉。嗣常州、順昌奉特旨建專祠,追諡文節。子學昌,官至湖南提法使。
績懋性通敏,書過目輒成誦,號稱淹雅。著有《諸經質疑》十二卷,《通鑑正誤》十卷,《漢碑篆額考異》二卷,《味梅齋詩草》四卷。

現存詞作

【曉雨和象如弟陽關引】
才送春光去。又灑黃梅雨。滿庭竹影,淒清甚,憑誰語。
撫瑤琴一曲,幽恨終難訴。看裊盡、博山殘篆懶重炷。
菡萏煙中吐,空媚嫵。最難堪是,聽蛙鼓,喧無數。
又瀟瀟幾陣,濕遍灣頭樹。鎮無聊、一襟清淚共酸楚。
一叢花雲】
秋聲萬里度長空。落葉卷西風。愁心重疊渾無際,都付與、天末征鴻。
菊老楓丹,故園何處,搔首月明中。重幃迢遞隔遼東。雙鯉信難通。
一枝修竹頻番倚,早不道、染袂霜濃。拔劍歌哀,檢書燭短,無語聽疏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