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墓和祠

袁崇煥祠墓一般指本詞條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北京市崇文區東花市斜街。原是廣東義園舊址。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乾隆帝下令為袁崇煥平反昭雪,後人為紀念袁崇煥,先後修建了祠和墓。祠有正房五間,前廊兩端及室內牆壁上嵌有李濟深撰《重修明督師袁崇煥祠墓碑》等石刻,屋檐下是葉恭綽敬題“明代先烈袁督師墓堂”匾額。袁崇煥手書“聽雨”石刻保存完好,嵌於牆上。祠堂後為袁崇煥墓,葬著袁崇煥的頭顱。墓前立有清道光十一年(1831)湖南巡撫吳榮光題寫的“明袁大將軍之墓”石碑及石供桌,墳側小丘為佘義士之墓。1952年曾對袁崇煥祠和墓。“文化大革命”期間遭破壞。1984年被公布為劃定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祠、墓的保護範圍東北、東南、西北至保護建築及其延長線,西南至東花市斜街。1992修復祠和墓。2002年袁崇煥祠、墓改建成袁崇煥紀念館。(袁崇煥(1584~1630),初為福建邵武知縣,後官至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天啟元年(1621)授福建邵武知縣。二年入京朝覲,被提升為兵部職方司主事。崇禎元年(1628)升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二年皇太極率軍取道喜峰口入關,袁聞訊自遼東支援,十二月,設伏於廣梁門外的袁崇煥部為後金軍擊敗,被迫移至城東南。北京城外的戚畹中貴的極度不滿,紛紛向朝廷告狀:袁崇煥名為入援,卻聽任敵騎劫掠焚燒民舍,不敢一矢相加,城外戚畹中貴園亭莊舍被敵騎蹂躪殆盡。崇禎帝因此於十二月初將袁逮捕入獄,以“袁崇煥咐托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疑則斬帥”等罪名於三年八月碟(zhe)刑(分裂肢體)處死於西市,棄屍於市。民間傳說其部下佘姓義士深夜竊走頭顱,葬於廣渠門內廣東義園。)
2006年05月25日,袁崇煥墓和祠作為明至民國時期古墓葬,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