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士珍

袁士珍,男,漢族,1901年出生,遵化市新店子鎮君子口村人。中共黨員,初小文化,全國造林模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袁士珍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01年
  • 主要成就:全國造林模範
  • 性別:男
全國造林模範,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簡介,獲獎及收藏,

全國造林模範

他青年時代,在長期的山區艱苦勞動中鍛鍊成堅毅、樸素、求實、進取的性格。他面對著窮山溝,立志改變“有山沒有樹,戶戶缺柴燒;有地少水土,糠菜半年糧”的落後面貌和貧困狀態。但在政治腐敗的舊中國,真是有志難酬。1937年遵化來了共產黨、八路軍,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他深受觸動,積極投入到抗日鬥爭中去,擔任了村武裝班長,負責抗日宣傳工作。這時,他感到自己雖有愛國救民之心,但因缺少文化,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做出更大貢獻。於是,一方面堅持抗日鬥爭,一方面著手辦學,動員孩子們讀書學文化。可是在這荒山禿嶺沒樹缺柴的窮山溝,家家戶戶都得讓孩子們拾柴供灶,前來上學的孩子寥寥無幾。在這種情況下,一個誓讓禿山長綠樹,家家戶戶有柴燒的念頭,在他心中油然而生。但是,這個打算,遭到父兄們的強烈反對。面對種種責難,他毫不動搖,經過苦口乞求,總算是得到了父兄們的應允。沒有樹籽他就自己到外村去采,不會育苗,他就外出到盧各寨去學,沒有育苗地,他就不厭其煩地央求父兄,硬是從本來就不多的山坡耕地中擠出了幾分地,育上了樹木苗圃。
這個時期,他簡直被造林迷住了心竅,家人和鄉親們都叫他“五瘋子”(因他排行第五),經過幾次失敗,他也沒有灰心,硬是在岩石嶙嶙、祖祖輩輩沒有長過樹的荒山上,栽活了4600株松柏樹。
1940年,袁士珍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更加積極,信心百倍地投入到抗日鬥爭和造林治山的活動中。1944年袁士珍擔任了村黨支部書記,他為了動員民眾植樹造林,從前幾年已栽活的樹上砍下許多枝柴,堆在村頭向鄉親們宣傳植樹造林的好處,讓民眾看到了植樹造林帶來的實惠。日本投降後,他向區政府提出申請,用石灰把山圈上,批准給本村植樹造林,並召開黨支部會議,首先在黨內進行動員、布置植樹任務。大家研究用12斤松枝頂一個工的計酬方法,組織18名民眾到遠處採回松籽14斤,在村南一塊公有土地上育了60畦松苗。此後,又由村里出小米,(每半斤小米換1斤松籽)發動民眾去採種,這樣又育了40畦松苗。同時,還動員家家戶戶採樹種、育樹苗。1948年,松苗到了出圃期,他發動民眾,按人分配苗木,誰栽誰有,幾天之內就栽了4萬多株樹。1949年春,他又帶動民眾栽了2萬多株樹,使全村49戶人家,家家都栽了樹,環村三面荒山都得到了綠化,解決了全村家家戶戶燒柴的問題。
袁士珍在發動民眾造林治山的同時,還率先垂範帶領民眾栽種果樹。到1948年,全村有21戶農民栽種蘋果、核桃、梨等果樹2000多株,果樹結了果,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各戶用果品換回糧食,解決了吃飯問題。
袁士珍帶領君子口村農民植樹造林,找到了一條山區由窮變富的門路,很快影響到附近磨台寺、南王莊、西峪等村,許多民眾都來君子口買樹苗,栽起樹來,就連豐潤縣北部的一些村幹部也來向袁士珍請教,走治山造林的道路。
1950年3月袁士珍出席了唐山專區勞模會,受到了專署的表揚和獎勵,在榮譽面前,他更加謙虛、進取。這年雨季,他協同東陵造林局及縣造林工作組,到附近幾個村宣傳造林的好處,介紹育苗造林的經驗,在他的帶動下,君子口、西峪南王莊、磨台寺4個村就完成荒山造林1030畝。
1950年10月袁士珍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當年他又出席了全國工農兵勞模代表大會,成了“全國造林模範”,會議期間毛澤東主席和朱德總司令接見全體代表,使他又一次受到極大鼓舞。
1951年,他總結多年的經驗,創造了油松山地塊狀整地條播、簇播的育苗方法,為節省圃地,少占耕地,防治立枯病,增強苗木適應性,提高造林成活率開闢一條新的途徑。這條經驗在山區得到了廣泛推廣,有效地推進了荒山綠化的步伐。隨之,他又苦心鑽研,引水上山,使240多畝梯田、果樹實現了糧果雙豐收。
1953年5月,唐山地委、專署召開山區、老區農民代表會議,號召全區的山區、老區開展學習全國造林模範袁士珍及其家鄉君子口村“荒山變綠林,梯田變果園,引水上山崗,旱田變水田”的活動。1953年lO月,袁士珍受黨中央和全國人民的委託,參加赴朝慰問團,到韓戰前線慰問了中國人民志願軍。
在農業合作化運動中,他扎紮實實,帶領民眾從互助組到初級社、高級社穩步發展。1956年,君子口和附近三個山村,自願組織起來成立了山旗農林生產合作社,選他為社長。他帶領民眾,發展山區生產,拿出24畝耕地做固定苗圃,堅持自采、自育、自栽,在兩年內共培育出上百萬株林果苗木,使全社2000多畝荒山很快綠化,大部梯田變成了果園。同時,大力發展養羊、養蜂、種植藥材等生產。使農、林、牧相互促進,全社很快由缺糧變為餘糧,由貧困走向富裕。
1958年,實現人民公社化後,他又擔任了新店子公社黨委副書記和社長,他組織全體幹部和社員討論制定了1958年到1962年的發展規劃,帶領民眾,投入到建設美麗富饒新山區的戰鬥。
1966年春天,一行七架直升飛機從巍巍長城上空,飛進莽莽燕山,直朝“當代愚公之鄉”——遵化市沙石峪村飛去。飛機駛過遵(化)唐(山)公路上空時,坐在機艙右側的周恩來總理,俯身望著機翼下一座座長滿蒼松翠柏的山峰,滿面笑容地對身邊的同志說:“這是遵化君子口村,是全國造林模範袁士珍的家鄉。”周總理滿意地點點頭。
周總理的話如一陣春風,很快吹遍了君子口這個小山村,人們見了袁士珍、笑吟吟地挑起大拇指說:“周總理表揚你了!”袁士珍聽了,心裡甜滋滋的,高興地說:“這是大夥的功勞啊!”
70年代,袁士珍人老了,但心不老,提出了君子口要實現四個40萬的規劃。即:糧食總產達到40萬斤,林木果樹達到40萬株,年產果品達到40萬斤,年產枝柴40萬斤。為了實現這個構想,他堅持拄著拐杖上山下地,到果園去實地查看情況,幫助村幹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經過幾年努力,進入80年代,這四個40萬的規劃基本實現。
袁士珍歷任遵化縣黨代會、人代會代表。1981年7月11日,因病逝世,享年80歲。遵化縣人民政府為了緬懷他的光輝業績,教育後代繼承他的遺志,更加奮發努力,在綠化祖國的偉大事業中,做出更大貢獻,特在他的家鄉君子口村樹碑撰文,以示紀念。

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簡介

袁士珍,1935年生,湖南人,現居河南鄭州。自幼酷愛繪畫,50年代末即在報刊上發表作品,他師崇石濤、齊白石、黃賓虹諸大家,心領神會,而不拘泥,主攻花鳥、兼山水人物,尤善畫雞。他的畫筆墨雄健、格調清新、造型獨到、富有個性。
袁士珍
現為河南黃淮書畫院副院長、河南人民書畫院常務副秘書長、河南王鐸故里書畫院名譽院長、西泠印社特聘畫家,河南省慈善書畫院特邀畫家、河南省美協會員、河南詩詞學會會員等職。
熱愛慈善事業,曾向慈善活動捐贈作品。
2015年接受河南電視台《文化財富》欄目人物採訪。

獲獎及收藏

他在書畫方面造詣優異,為此河南省美術出版社特為其出版《袁士珍畫集》。2011年河南電視台為其國畫作專題採訪和報導,受到業內專家好評。作品在國內外大展中多次獲獎,並被國內外愛好者收藏,其作品極具收藏價值和升值空間。作品《細雨秋園》在美國舊金山展出並獲金獎,還有作品在荷蘭、埃及、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展出並被國外友人收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