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與形態》是2011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馬歇爾。
基本介紹
- 書名:街道與形態
- 作者:(英)馬歇爾
- 譯者:苑思楠
-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8-1
- 裝幀:平裝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版次:1
頁數:314
字數:480000
印刷時間:2011-8-1
開本:20開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I S B N:9787112127245
內容簡介
如何能夠在不損害交通循環和連通接入等基本功能性的前提下,創造出更好的城市場所?由史蒂芬·馬歇爾編著的《街道與形態》一書欣然接受了這一挑戰。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本書轉首回望,跳過眼前的政策性的修辭和設計條例,從不同學科角度出發重新對一系列的首要原則進行了研究,並以此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框架體系,從而支撐起當今以街道為導向的城市設計理念。
《街道與形態》首先著手應對來自當今設計探討中的關鍵挑戰,隨後深入研究了可能會被作為城市設計基礎而使用的不同類型的街道與形態。接下來對城市布局的路徑結構本質進行了分析,並對不同類型的等級結構——從先鋒建築師(勒·柯布西耶)的作品到《城鎮交通》(科林·布坎南)進行了研究。通過牢牢掌握這些不同類型的基礎性城市結構,《街道與形態》的探索將有助於構建起更好的城市結構,進而營造出宜人的城市生存環境。基於對街道與形態之間關係的理解,《街道與形態》利用一套以街道為基礎的“規則體系”或“法規條例”作為城市構建的改進方案。這將可以為更廣泛的城市設計和規劃系統提供一個結構性基礎。
一直遊走於一個相當具有爭議的專業地帶——那裡新都市主義不可抗拒的力量時常同道路工程條例不可撼動的根基發生正面衝突。即便當“街道為人而設”這樣一個跨專業的共識達成後,城市布局的實際規則和相關條例仍受到現代主義原則的顯著影響,而這些現代主義原則往往以幹線道路等級體系以及分散的土地利用區劃為前提。實際上,對當代城市布局的構想與建構城市布局的實際“作業系統”之間已然出現了不相匹配的情況。因此,對一部分現行的街道布局與城市結構建構系統著手進行改革的時機似乎已經成熟了。
目錄
前言
第1章 導論
變革
反變革
交通與城市設計
關於本書
第2章 挑戰
街道
公路布局
理想的形態
複雜性與矛盾性
小結
第3章 街道類型與等級劃分
等級劃分的原則
街道的類型和分類系統
戰略性結構
再訪街道類型
小結
第4章 形態的類型
形態的分類
探索形態的類型學劃分方法
形態的量化描述
小結
第5章 路徑結構
網路的描述和分析
路徑結構
路徑結構特性
路徑類型
小結
第6章 連線性與複雜性
網路樣本
連線性分析
複雜性分析
特徵型結構
小結
第7章 構成性結構
等級化結構
組成、組構和構成
從構成角度定義的街道類型
構成性結構的類型
轎車車流導向的路網結構
反城市產物的結構
小結
第8章 模式、街道與場所
模式總集
路徑等級的新公式
街道空間分類
城市街道類型學
小結
第9章 從街道到形態模式
設計方式——生成的過程
以街道為基礎的構成結構
形態實例
小結
第10章 結論
再識托特納姆庫爾路
為街道和形態制定規則
對於實踐的意義
展望未來
附錄
附錄1 批判言論出處
附錄2 理想的形態模式和屬性
附錄3 街道分類系統一覽表
附錄4 形態分類一覽表
附錄5 路徑結構分析
附錄6 路徑結構屬性
附錄7 構成性結構
術語表
參考文獻
圖片致謝
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