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祖魯人是南非土著居民南班圖人的一支,居住在南非東北部廣袤的叢林和原野間。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祖魯人建立起強大的祖魯帝國。但是他們的王國是誕生在歐洲白人在南非極力拓展的地盤上,這就注定了這個王國的未來將不可避免地與那些歐洲定居者發生衝突。
1867年,歐洲定居者在南非的很多地方都發現了豐富的鑽石礦和金礦,於是貪婪的英國人決心全力控制這些新的財富,並將目光盯上了祖魯王國。1877年,祖魯人和英國人就納塔邊界的歸屬爆發了一場激烈的爭執,祖魯國王拒絕做出任何讓步。惱羞成怒的英國人宣布對祖魯人開戰。
當然,整個戰爭最終是以英國人的獲勝而收場。但其中的伊
薩德爾瓦納山戰役卻是個例外,此戰中,擁有火槍火炮的英國人並沒有取得想像中的勝利,反而被手持木柄標槍和盾牌的祖魯土著人打得一敗塗地。在此,我們就以這場戰役為切入點,重新審視一下當時英國人裝備的新式後裝槍——馬蒂尼-亨利步槍。
其他戰役
伊薩德爾瓦納山戰役
1879年1月20日,正午時分,切爾姆斯弗德勳爵統率下的英軍第3縱隊4000餘人馬正在陸續通過一座被稱為伊
薩德爾瓦納的山口。此刻距第二次祖魯戰爭爆發已有9天時間。英國總督糾集了由英國人、布爾人和納塔爾土著人組成的1.5萬人的殖民軍,分三路向祖魯王國進攻。切爾姆斯弗德勳爵受命指揮這支混合軍隊,準備直撲祖魯王國的首都烏倫迪。
暴風雨和崎嶇道路已經
嚴重消耗了英軍的士氣,切爾姆斯弗德勳爵急切想找到祖魯軍隊,與之決戰。他派出少數部隊向東繼續前進,搜尋祖魯軍隊的主力,大部分則在伊薩德爾瓦納山東側的山坡上就地宿營休整。
此時祖魯國王凱什瓦奧也正在注視著英軍的一舉一動,等待進攻時機。他將兩萬名武士隱藏在離伊薩德爾瓦納山不到4英里的地方,然後派一支小部隊引開英軍東進部隊,主力則分成三路向英軍宿營地行進。
留在伊薩德爾瓦納山腳下的英軍中包括最精銳的第24步兵團,還有邊境守備隊、
騎警和英國軍官指揮下的土著人軍隊,有些士兵參加過在非洲的其他戰役。英軍都裝備有最新式的馬蒂尼-亨利步槍,該槍是在1878年才換裝的。大家對擊敗祖魯人充滿樂觀情緒,因此營地周圍幾乎沒有例行的防禦設施。
從1月21日下午到22日凌晨,英軍先前派出的部隊不斷發回情報,證實附近確有祖魯人在集結。切爾姆斯弗德勳爵決定親率援軍前往支援先頭部隊,並尋找下一個宿營地。22日晨,援軍和先頭部隊會合,切爾姆斯弗德勳爵命令原先留在羅克渡口、鄧福德上校率領的第2縱隊一部前往伊薩德爾瓦納營地,加強那裡的力量。鄧福德於上午10時前到達營地,並從24團1營指揮官普萊恩中校那裡接過了指揮權。
22日正午,鄧福德部隊在科尼克爾山附近終於和祖魯大隊人馬遭遇。祖魯人原打算隱蔽接敵,並在當天夜裡對英軍進行突然襲擊,既然已經暴露,便順勢向英軍發起攻擊。祖魯各個軍團兵分三路,從正面和兩翼同時開始進攻。英軍身後即是伊薩德爾瓦納山,無路可退,從戰鬥一開始即處於被包圍的境地。距營地三四英里外的
高地上,另一股英軍也同時碰上了祖魯軍隊的右翼主力。這是英軍從來沒有見過的場景,漫山遍野都是揮動著獸皮盾牌和長矛的祖魯人,他們排成密集隊形,吶喊著蜂擁而來。但訓練有素的英軍士兵很快從慌亂中鎮定下來,他們迅速將手中的馬蒂尼-亨利步槍裝上槍彈,在軍官的口令指揮下,進行了幾次準確的齊射。沖在前面的數十名祖魯人應聲而倒,隊形被暫時打亂了。
高地上的英軍乘機後撤,與營地前面的防守部隊會合。
祖魯軍隊迅速重新集結起來,冒著英軍的彈雨,不顧一切地向營地衝鋒。英軍的兩門大炮因為距離太近,失去了作用。各種型號的馬蒂尼-亨利步槍成為英軍最有效的武器,他們躲在長度只有274m的防線後面,按照平時訓練的那樣,分成兩列,輪流向祖魯人射擊,一列開槍的同時另一列則退到掩蔽物後面裝填槍彈。馬蒂尼-亨利步槍比起祖魯人的長矛顯然占有絕對優勢,在英軍持續不斷的密集射擊下,祖魯軍隊傷亡慘重,營地前的空地上到處躺滿了屍體。
戰鬥隨即進入到白熱化狀態。但此時英軍也遇到了致命的麻煩:槍彈快要打光了!實際上防線後面的四輪馬車上就放著成箱的彈藥,但英軍沒有組織起有效的搬運工作,而且這些彈藥都被銅箍和螺絲釘牢牢地封住,即使運到陣地上也很難迅速打開。同時,有些馬蒂尼-亨利步槍因為射彈較多而變得過熱,以至於無法射擊。英軍的火力明顯減弱,乘此機會祖魯軍隊又振作起精神,一步步地向前推進到長矛的投擲距離之內。伴隨著震耳欲聾的吶喊,長矛鋪天蓋地般地向英軍投來。納塔爾土著人四散而逃,英軍的防線有兩處被突破了,祖魯人穿過濃煙和烈焰,像決堤
洪水一般衝進由帳篷和馬車組成的營壘。殘存的英軍士兵憑藉刺刀、馬刀和槍托展開殊死的肉搏戰,但在數量占絕對劣勢的情況下,這種抵抗無濟於事,很快便在蜂擁而來的祖魯人面前潰散了。一些倖存者試圖突破包圍向布法羅河衝去,他們拚命飛奔,沿途到處散落著丟棄的頭盔、步槍和空彈袋,但在祖魯人的追殺下他們絕大多數最終斃命,鮮血染紅了河水。
當切爾姆斯弗德勳爵率隊回到曾經是宿營地的戰場上時,營地已被徹底摧毀,屍橫遍野,祖魯人掠走了包括馬蒂尼-亨利步槍和大量彈藥在內的幾乎所有物品。在不到3個小時的時間裡,以世界上第一流
武器裝備起來的軍隊被一支原始部落重創,對英國人來說,這是他們殖民歷史上最令人震驚和恥辱的
軍事失敗之一。當然,從雙方死亡人數上看,祖魯人損失更大。在這場戰役中,英軍留守部隊陣亡1329人,只有8人得以僥倖生還,死在馬蒂尼-亨利步槍下的祖魯人則超過3000人。
英軍在伊薩德爾瓦納山的失敗主要是因為他們犯了兩個錯誤:宿營地沒有採取防護措施以及未能及時補充彈藥。而緊接著在22日夜間發生的一場戰鬥卻正好相反,祖魯軍隊右翼的昂迪軍團從伊薩德爾瓦納山轉向羅克渡口,進攻
奧斯卡堡傳教站,在12個小時的戰鬥中,包括35名傷病員在內的104名英軍抵擋住了4000名祖魯人的進攻,以17人陣亡的代價打死了350多名祖魯人,事後11人被授予
維多利亞十字勳章。這場戰鬥被英國大肆宣傳,試圖掩蓋在伊薩德爾瓦納山的慘敗,而馬蒂尼-亨利步槍在戰鬥中的表現則再一次證明這種武器是相當有效的。
伊薩德爾瓦納山戰役的失敗並未阻擋住英國吞併祖魯王國的腳步。1880年,祖魯人在一場決定性的戰役中被徹底擊潰,祖魯人從此開始了長達10餘年被奴役的生涯,但這並不妨礙伊薩德爾瓦納山戰役成為南非土著人反抗殖民者的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勝利。
後裝槍放異彩
在19世紀60年代,作為英軍主要裝備的是0.577英寸口徑恩菲爾德前裝線膛擊發槍。該槍於1853年投產,在克里米亞戰爭和鎮壓印度反英民族大起義中大量使用過。由於前裝槍固有的再裝填過程繁瑣、射速低等缺點,其他歐洲國家都先後開始研製定裝槍彈和後膛裝填技術,英國人也於1864年成立了一個特別委員會,考察設計後膛裝填步槍的可行性,並在伍爾維奇兵工廠對50種不同的設計進行了測試,最終在兩年後採用了
美國人雅各布·斯奈德設計的後膛裝填系統。
新槍被命名為MK I斯奈德·
恩菲爾德步槍,配用0.577英寸中心發火式金屬彈底直筒形紙殼定裝槍彈。該彈採用“米尼厄”式全鉛無被甲彈頭和粒狀黑火藥,彈頭底部裝有木塞,以便發射時彈頭尾部在火藥燃氣壓力下膨脹,更好地密閉火藥燃氣。該槍的整體性能較前裝槍有了明顯進步,特別是定裝槍彈使得裝填速度和彈藥密封性能都有很大提高。除英國外,丹麥、
美國也採用了這種步槍。不過,由於結構複雜笨重,彈藥口徑大、初速低,不利於遠距離射擊,斯奈德步槍很快就變得過時了。因此,1871年,英國又正式採用了一種更新式的步槍,這就是馬蒂尼-亨利步槍。雖然斯奈德步槍使用後膛定裝槍彈,但它基本上是由同口徑的恩菲爾德前裝擊發槍改造而來,所以馬蒂尼-亨利步槍才是公認的英國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後膛定裝軍用步槍。後者裝備大英帝國及
殖民地軍隊長達30年之久,參與了“日不落帝國”由鼎盛轉向衰落的整個過程中發動的幾乎所有殖民戰爭,見證過諸多重要歷史事件,可謂歷史上最著名的早期後膛定裝軍用步槍。
實際上馬蒂尼-亨利步槍最準確的名稱應當是皮博迪-馬蒂尼-亨利步槍,一個名叫亨利·皮博迪的
美國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馬蒂尼-亨利步槍之父。皮博迪的設計採用了一個類似於擊發槍的大型外露式擊錘,通過這個擊錘來撞擊槍機中的擊針以擊發槍彈。瑞士設計師
弗雷德里克·馮·馬蒂尼(Friedrich von Martini)改進了這一系統,把外露式擊錘去掉,改為利用設在槍機內部的螺旋擊針彈簧和擊針來擊發槍彈,這樣不但簡化了機構,也使槍的外形更加美觀。該槍被英國採用後,由
亞歷山大·亨利重新設計了膛線系統,經馬蒂尼和亨利改進後的步槍廣為流傳,而亨利·皮博迪則逐漸為人們所遺忘。
通過1861-1865年間的
美國內戰、1864年的丹麥-
普魯士戰爭和
普魯士裝備後膛裝填的德萊賽針刺發火步槍等事件,英國意識到迫切需要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先進步槍來與歐洲強國相抗衡,藉以維持歐洲的穩定和保護英國在全球約100萬平方英里的
殖民地。英國特別委員會對參選的各槍型經過嚴格試驗後,於1871年決定採用改進過的馬蒂尼-亨利步槍,正式名稱為馬蒂尼-亨利MK I步槍。從最初的型號MK I一直到最後一種型號MK Ⅵ C,在被李·
恩菲爾德步槍最終取代以前,馬蒂尼-亨利步槍一直是英國步兵火力的中流砥柱。馬蒂尼-亨利步槍還被出口到包括日本和中國在內的世界上許多國家,在英國的各海外
殖民地一直使用到20世紀初,一戰前期它還曾被用來訓練大英國協後備役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