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役背景
1926年7月9日,國民革命軍在廣州舉行隆重的北伐督師典禮,正式出兵北伐。北伐軍以銳不可擋之勢於7月11日迅速攻克長沙,以主力肅清泊羅江畔固守之敵。8月22日,前鋒進入湖北境內,占領通城。在此期間,北伐軍總司令部於8月12日在長沙石開軍事會議。會議接受蘇聯軍事顧問加倫的建議,確定了以主力直趨武漢,消滅吳佩孚軍閥部隊的戰略方針,擬定了詳細的作戰部署:北伐各軍分兵3路,第四、七、八軍組成中央軍,由北伐軍前敵總指揮唐生智兼任中央軍總指揮,以占領武漢至武勝關為作戰目標;第二軍、第三軍、獨立第一師、第五軍第四十團組成右翼軍,由朱培德任總指揮,以南昌至九江為作戰目標,目前暫作守勢,待贛敵來攻即轉為攻勢;第九、十兩軍組成左翼軍,由袁祖銘指揮,以荊沙到襄陽為作戰目標。這樣,湖北戰場已成為實現北伐戰爭首在打倒吳佩孚這一戰略目標的決定性戰場。
戰場地形
汀泗橋是湖北南部第一門戶天險,位於武長鐵路鹹寧以南。汀泗河蜿蜒曲折自西南向北斜穿汀泗橋鎮,橋自西南向東北橫亘於水面,橋上架有重重鐵絲網,橋北山陵起伏,處處設防,橋南地勢乾坦,只有高豬山一座是湖南入鄂的要衝。1911年湘鄂戰爭中,趙恆錫、宋鶴庚等曾率數萬湘軍圍攻汀泗橋數日,終因天塹而無能飛渡,師創而退,吳佩孚也由此得到湖北,可見汀泗橋地勢之險,易守難攻。
戰役過程
1926年8月25日,吳佩孚到達漢口,當即在查家墩司令部召開軍事會議,令宋大霈、董政國率各路退兵固守汀泗橋、鹹寧一帶陣地,劉玉春率第八師至官埠橋、賀勝橋、駐橋一帶,設堅固陣地。遂後,宋大霈退居汀泗橋鎮,集結董政國部,軍官團、陳嘉漠部第一百團、馬濟和婁雲鶴的游擊隊等部約萬餘人,大炮數門,在汀泗橋高地構築堅固工事,憑河固守。
當日晚,北伐軍副軍長陳可珏在石坑渡軍部下達作戰命令,令十師於26日晨4時由山峽沖附近宿營地出發,主力經陳家灣、張家橋、饒家灣、赤崗亭附近,對敵取包圍之勢,攻擊前進;十二師(缺三十六團)26日晨6時由中伙鋪宿營地出發,沿鐵路分進,負責汀泗橋西面及西北面作戰,協同十師包圍守敵;36團26日晨6時由石坑渡出發,一部經馬家灣、業家邊,一部經分水嘴、石金山、余灣向汀泗橋西南方面協同十師對敵包圍攻擊。獨立團於25日中午抵達中伙鋪,並截擊正向汀泗橋撤退的敵軍孫建業部第二團,解除了該敵武裝,生俘團長李金門,削弱了敵軍在汀泗橋方面的力量,鞏固了北伐軍的後方。26日上午6時,北伐軍各部以三十五團為前衛,獨立團為本隊,從中伙鋪出發,沿鐵路北進,向汀泗橋守敵作正面進攻。
前衛三十五團最先到達橋邊,迅速將敵人趕到汀泗橋,由於敵人扼橋死守,火力密集,恰好又時逢大水,汀泗橋鎮三面被洪水包圍,街道路面亦被淹沒,北面的沼澤窪地也成一片汪洋。三十五團衝鋒數次均未成功,後續部隊只能依高豬山待命,其餘各部也與敵苦戰1天,進展困難。三十六團團長黃琪翔看到敵陣堅固,屢攻不下,若曠日持久,待吳佩孚援軍到達,必將大舉反攻,困難就會倍增。於是他即向第十師師長陳銘樞建議“不顧任何犧牲,當夜實行全線夜襲,突破當前高山陣地,乃挽救危局。”26日夜,36團即派出熟悉水性的士兵數人,在離汀泗橋東端較遠地點秘密偵察河水,找到一處深僅及胸之處的河水,由偵察隊長梁秉樞率兵60餘人在夜幕下迅速衝過彼岸,極力向敵陣地接近,而絕少還擊:當時夜靜更深,槍聲稀疏下來,敵人並未發現三十六團鑽隙潛進,夜12時,在二十九團協同下,三十六團接近敵人最高峰陣地,頓時槍聲大作,北伐戰士們展開勇猛的白刃戰,敵人亂作一團,紛紛逃竄,27日拂曉前,三十六團攻占了最高峰陣地。緊接著,革命軍發起全線總攻擊。敵軍仍頑強抵抗,數次反擊,企圖奪走所失陣地。北伐軍戰士抱著為革命犧牲的精神前仆後繼,互相配合,努力奮進,一、三營與二十九團占領了敵人優勢陣地並向敵猛衝。在左翼,張發奎督率獨立團及三十五團向正面鐵橋的敵人進攻,獨立團官兵有的游泳過河,有的衝上鐵橋。在右翼,二十八團、二十九團、三十團、三十六團從鐵路右側將汀泗橋東北一帶高地全部占據。兩小時後,扼守鐵橋及西山陣地守敵不敢戀戰,紛紛後退,大部分或死或俘。沿鐵路北退的部分敵軍被三十六團二營截擊繳械成為翁中之鱉。到27日上午9時許,第四軍完全占領汀泗橋,汀泗橋戰鬥勝利結束。
獨立團在汀泗橋戰鬥中擔任預備隊,在主力部隊進攻受阻時,獨立團由當地農民作嚮導,沿崎嶇山路繞到敵人背後古塘角方面,敵人此時已全線潰退,葉挺率部急起直追,並一舉占領地形險要的鹹寧城,不僅鞏固和擴大了汀泗橋戰役的成果,而且為奪取賀勝橋戰役的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汀泗橋戰役,第四軍斃敵千餘人,俘敵軍官157名,士兵2296名,繳獲大炮4門,機槍9挺、長短槍1500餘支,宋大霈部幾至全軍覆沒,北伐軍傷亡亦達390人。
戰役紀念
汀泗橋戰役遺址位於湖北省鹹寧城西南15千米汀泗橋鎮西側。汀泗橋地處粵漢鐵路要衝,地勢險要。1926年8月下旬,國民革命軍北伐挺進湖北,葉挺率以共產黨員為骨幹的第四獨立團擊潰據守在這裡的北洋軍吳佩孚主力部隊2萬餘人,並乘勝直下鹹寧縣城,對北伐軍奪取武漢起了決定性作用。戰鬥勝利後,合葬陣亡將士於橋頭西山上。1929年10月,國民政府重新修建墓家,並建碑亭以資紀念。1988年,北伐汀泗橋戰役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占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有紀念亭、紀念碑、烈土墓家、碉堡、老鐵橋和古石橋等,另有戰壕、炮台、貓耳洞在塔地山老鐵橋原為四墩六孔鋼結構的單線鐵路橋。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中,橋面曾兩度被炸毀。戰後修復時,除因地勢變更縮減為。墩四孔外,其餘狀貌一仍其舊。古石橋始建於南宋淳佑七年(1247),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 重修,為全石結構構築。北伐陣亡將士墓為長方形券頂,水泥封頂,周環以短牆與松柏。碑高5米,座為正方體,碑身呈方錐形,四面皆鐫刻胡漢民題寫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北伐陣亡將士紀念碑”碑名。紀念亭在碑北約8米處,呈六角形,方圓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多次進行修復,1980年以來,修建了欄桿圍牆、陳列室、管理處。1999年、2004年遺址進行較全面修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