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貯存池病

基本信息,簡介,臨床特點,發病原因與發病機制,發病原因,發病機制,鑑別診斷,預防,治療,治療,預後,

基本信息

疾病別名:灰色血小板綜合徵,α-儲存池病,α-貯存庫病
英 文 名:α-storage pool disease
疾病代碼:ICD:D69.1
人體部位:全身
就診科室:血液科
相關疾病:Quebec 血小板病
臨床表現:主要表現為出血,但一般症狀較輕。

簡介

指血小板缺乏貯存顆粒或其內容物釋放障礙。包括緻密顆粒缺陷症、α一顆粒缺陷症(亦稱灰色血小板綜合徵)以及緻密體與α-顆粒聯合缺陷症。系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有的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患者的血小板對ADP、膠原和凝血酶等誘導劑缺乏釋放反應,故釋放產物減少。

臨床特點

(一)緻密體顆粒缺乏主要是緻密體內源性ADP缺乏使血小板第二相聚集波減弱或消失,α顆粒正常。臨床上可伴有其他遺傳性缺陷,如Hermansky-Pudlak綜合徵,Chediak-Higashi綜合徵,Wiskott-Aldrich綜合徵(α顆粒同時缺乏),血小板減少無橈骨綜合徵(TAR綜合徵)以及Down綜合徵(5-HT缺乏)。
(二)α顆粒缺乏在美藍-伊紅染色下血小板呈灰藍色,又稱灰色血小板綜合徵。單純α顆粒缺乏少見,常和緻密體同時缺乏。
本病多見兒童,可有輕到中度皮膚出血。實驗檢查特點有:血小板計數正常或輕度減少;出血時間延長;血小板對玻珠粘附性減低;對ADP、腎上腺素第1聚集波正常而無第2聚集波;PF3有效性降低。電鏡或阿的平染色緻密體或α顆粒減少、缺乏有助於診斷。皮質激素可減輕出血,嚴重出血或外科手術可輸新鮮全血或血小板懸液。

發病原因與發病機制

發病原因

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血小板α顆粒內容物如PF4,β-TG、纖維蛋白原、凝血酶敏感蛋白、vWF、纖維連線蛋白等減少,血漿中血小板特異蛋白如β-TG和PF4濃度正常或增高,巨核細胞免疫電鏡表明vWF、PF4等合成正常,提示本病是由於合成的蛋白不能貯存於α顆粒所致。

發病機制

由於α顆粒不能包裝及保留PF4與β-TG和血小板衍生長因子(PDGF),導致血漿PF4、β-TG濃度升高,以及PDGF直接釋放進骨髓基質,導致骨髓纖維化正常或升高。

鑑別診斷

診斷:根據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確診。
實驗室檢查:
1.血小板輕度至中度減少,大小不一,平均直徑略有增加,在多嗜性染色的血塗片中呈灰色的鬼影樣,卵圓形。
2.出血時間延長。
3.骨髓象 網狀蛋白纖維化。
4.血漿PF4 及β-TG 濃度正常或升高。
5.血小板對ADP、腎上腺素、瑞斯托黴素等的聚集反應正常或接近正常,對膠原或凝血酶聚集反應常缺乏。
6.血小板α顆粒內容物PF4、β-TG、纖維蛋白原、vWF、凝血因子Ⅴ,纖連蛋白及TSP 明顯減少,緻密顆粒內容物S-HT、ATP、ADP 正常。

預防

建立遺傳諮詢,嚴格婚前檢查,加強產前診斷,減少患兒的出生。

治療

治療

DDAVP對部分患者可縮短出血時間,增強止血功能。嚴重出血患者輸注血小板有效。局部出血可採用壓迫止血,或使用止血粉、明膠海綿、凝血酶等。有人報導強的鬆口服可使出血時間縮短,口服麻浸膏可使出血好轉。嚴重出血者可輸新鮮血、新鮮血漿或血小板。忌服阿斯匹林類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藥物。

預後

αδ-貯存池病系指血小板同時缺乏緻密顆粒和α顆粒,但以前者為主。有的患者可有血小板P選擇素減少,α2-腎上腺素受體減少和GPⅣ(CD36)增加。本病的臨床及實驗室特徵與δ-貯存池病相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