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凝集功能試驗

生理情況下,血小板與血小板之間具有黏附成血小板粒或塊的功能稱血小板聚集功能,測定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方法稱血小板聚集試驗(PAgT),常用比濁法。

基本介紹

  • 名稱:血小板凝集功能試驗
  • 所屬分類:血
正常值,臨床意義,注意事項,相關疾病,相關症狀,

正常值

見下表(表1)。 

臨床意義

(1) 血小板聚集率減低:血小板無力症、巨大血小板綜合徵、貯藏池病、May-Hegglin異常以及低(無)纖維蛋白原血症;尿毒症、肝硬化、維生素B12缺乏症、血小板抑制藥等。 (2) 血小板聚集率增高:高凝狀態和血栓性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絞痛、糖尿病、腦血管疾病、深靜脈血栓形成、先天性紫癜性心臟病、高β脂蛋白血症、抗原-抗體複合物反應、人工瓣膜、口服避孕藥、吸菸等。

注意事項

2′A:2min幅度;4′A:4min幅度;MA:最大幅度;TMA:達到最大幅度的時間;T50%:達到1/2最大幅度的時間;Dt(延滯時間):指第一波末到第二波起始的時間;S(斜率):第一波上升弧度切線與水平基線的夾角。 (1) 採血:採血要順利,避免反覆穿刺而將組織液抽到注射器內,或混入氣泡。 (2) 時間:實驗應在採血後3-4h內完成,時間過長會降低血小板的聚集強度和速度。 (3) 溫度:採血後的標本應放在15-25℃室溫下為宜,低溫會致使血小板激活。 (4) 血漿pH值:血漿pH值6.8-8.5可獲得最佳聚集效果,pH值小於6.4或大於10.0,聚集受到抑制或消失。 (5) 抗凝劑:聚集作用隨血漿枸櫞酸鈉濃度的降低而增高,故貧血時應加入較正常者為多的抗凝劑。乙二胺四乙酸和肝素不宜作抗凝劑。 (6) 藥物:阿司匹林、雙嘧達莫、肝素和口服抗凝劑均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作用可持續1w。 (7) PRP中混有其他物質:混有紅細胞、溶血、血脂過高等因素可降低透光度,掩蓋血小板聚集變化。 (8) 接觸表面:用未塗矽的普通試管或吸管,可影響血小板聚集,甚至使原來正常者出現異常結果。 (9) 誘導劑:ADP配製成溶液後宜在-20℃冰櫃貯藏,一般半年內不會降低活性;套用腎上腺素時應避光。

相關疾病

小兒血小板無力症,小兒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短暫性大腦缺血性發作,擠壓綜合徵

相關症狀

血瘀阻絡,肌衄,高粘滯綜合徵,血液改變,血小板減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