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葉燒病是由蠶豆葉燒假單胞菌引起的、發生在蠶豆的病害,主要為害葉、葉柄、莖和莢。葉片染病初生深紅色小點,漸發展成圓形或橢圓形;發病後期病斑中間淺褐色,邊緣深紅色,稍隆起。病部乾而薄,易碎或脫落。病斑多分布在葉緣或主脈兩側,最後全葉黃枯而死。
蠶豆葉燒病帶菌種子可傳病到未發生地區或未發生田塊。在生長季節,病原菌隨風雨、灌溉水和農事操作而傳播擴散。該病的發生和流行與蠶豆生育期以及生長季節中的雨日和雨量、土壤濕度、土壤肥力有密切關係。
蠶豆葉燒病的防治包括選用抗病品種、減少菌源、合理栽培和藥劑防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蠶豆葉燒病
- 外文名:Broad bean bacterial leaf blight
- 別名:蠶豆假單胞葉燒病
- 病原:蠶豆葉燒假單胞菌
- 為害作物:蠶豆
- 為害部位:葉、葉柄、莖和莢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
病原特徵
蠶豆葉燒病病原為蠶豆葉燒假單胞菌(學名:Pseudomonas viciae Uyede),屬細菌。菌體桿狀,大小(0.5~0.8)微米×(1.2~2.0)微米,極生2~4根鞭毛,無芽孢,革蘭氏染色陰性,好氣,兼性嫌氣。生長適溫偏低,最高30℃,最低4℃,致死溫度49℃。
為害症狀
蠶豆葉燒病主要為害蠶豆的葉、葉柄、莖和莢。葉片染病初生深紅色小點,擴展後呈圓形至橢圓形至不規則形,大小9~15毫米,後期病斑中間淺褐色,乾且薄,易碎或脫落。病斑邊緣隆起,深紅色,生在葉緣或主脈兩側,最後全葉黃枯而死。葉柄染病深紅色,長橢圓形。莖染病產生紡錘形稍凹陷斑。濕度大時葉片基部和葉柄變黑軟化。
侵染循環
病原細菌在病殘體和土壤中存活越季,是老病區的主要初侵染菌源。帶菌種子可傳病到未發生地區或未發生田塊。在生長季節,病原菌隨風雨、灌溉水和農事操作而傳播擴散。病原菌多從傷口侵入,也可從氣孔等自然孔口侵入。
流行規律
蠶豆葉燒病的發生和流行與蠶豆生育期以及生長季節中的雨日和雨量、土壤濕度、土壤肥力有密切關係。品種間抗病性差異大;雨日長,利於發病;低溫多濕,植株受凍,加重發病;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種植粗放的田塊,發病重;土壤肥力差的田塊,易發病;增施鉀肥可大大減輕病害的發生。
防治方法
- 選用抗病品種:蠶豆品種間抗病性有明顯差異,應鑒選和推廣使用抗病品種。
- 減少菌源:病田收穫後要徹底清除病殘體,深翻曬土。要建立無病留種田,選留無病種子,防止種子帶菌傳病。種子播前還可用1%次氯酸鈉液浸種30分鐘,或用1%鹽酸液浸種8~12小時,然後洗淨晾乾備用。
- 合理栽培:低濕多雨地區採用高壟栽培,建好排灌系統,雨後及時排水,降低田間濕度。要合理施肥,保證植株生長健壯,高發田塊追施硫酸鉀(10~15千克/畝)。要早期拔除中心病株,減少再侵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