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油壺火腫病

蠶豆油壺火腫病

蠶豆油壺火腫病是由蠶豆油壺菌引起的、發生在蠶豆的病害。主要發生在葉片和莖上。初期在葉片背面和正面(多在背面)出現褪綠的淡綠色突起小皰,繼之病皰擴大,呈圓形或橢圓形,色淺褐,表面粗糙。

蠶豆油壺火腫病發生於日本;在中國的分布尚不清楚,僅知發生於川西北高原及其毗鄰的甘肅、陝西、西藏等省區的局部地方。由於罹病莖葉起皰,葉片捲曲,病部潰爛,葉片早凋,重者不同程度矮縮,致豆株生育不良,有效莢數、莢粒數減少,百粒重降低,產量下降。一般中等發病田減產20%,重病田減產30%以上。

蠶豆油壺火腫病的防治主要包括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實施輪作和間作、清潔田園)和化學防治(種子處理、田間藥劑防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蠶豆油壺火腫病
  • 外文名:Broad Bean Olpidium blight 
  • 別名:蠶豆火腫病、蠶豆油壺菌火腫病、蠶豆皰皰病
  • 病原:蠶豆油壺菌
  • 為害作物:蠶豆
  • 為害部位:葉片、莖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分布範圍,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預報預測,農業防治,化學防治,

病原特徵

蠶豆油壺火腫病病原為蠶豆油壺菌(Olpidium viciae Kusano),屬鞭毛菌亞門真菌。取新鮮病葉的病皰切片鏡檢,可見寄主細胞內有數目不等的遊動孢子囊,少則1個,多達20-30個。以病皰突起部分上面幾層細胞內的遊動孢子囊較多,而凹陷部分的細胞內則很少。遊動孢子囊無蓋,球形,孢壁薄而平滑,大小差異較大,直徑23-33微米。遊動孢子囊萌發時產生出管,釋放遊動孢子。遊動孢子無色,卵形,具一亮點,在水內迅速遊動。經1%鋨酸固定,0.5%結晶紫染色後,可見遊動孢子具一後鞭毛。染色後測定,遊動孢子5-7微米×4微米,鞭毛長20-26微米。單鞭毛遊動孢子在蠶豆葉片表面游泳一個時期後,失掉鞭毛,呈靜止狀態,並形成一層外膜。菌體在其膜上開有破孔,將其中的原生質輸入寄主的表皮細胞內,發育成薄壁的遊動孢子囊

為害症狀

主要發生在葉片和莖上。初期在葉片背面和正面(多在背面)出現褪綠的淡綠色突起小皰,繼之病皰擴大,呈圓形或橢圓形,色淺褐,表面粗糙。突起的單個病皰,狀似小腫瘤,直徑約3毫米,大的可達5毫米,突起高度1-3毫米,其背面相應凹陷。1片小葉常有小病庖10-30個,多者可達50個以上。單個小病皰大多數目不等的相互連線成大病皰,組成大病皰的小皰數目可達20-30個,從而形成更大的隆起和凹陷,導致葉片捲曲和畸形。後期病皰變成雜有黑色的褐銹色,組織潰爛。個別病皰凋落形成穿孔,病皰較多的葉片則過早凋枯。莖上病皰症狀與葉片相同,多發生在莖的中下部。重病株常不同程度矮縮,結莢甚少或無收。
蠶豆油壺火腫病
蠶豆油壺火腫病

分布範圍

蠶豆油壺火腫病發生於日本。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農業科學研究所研究證實松潘地區俗稱的蠶豆皰皰病系蠶豆油壺火腫病。該病在中國的分布尚不清楚,僅知發生於川西北高原及其毗鄰的甘肅、陝西、西藏等省區的局部地方,其中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和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發生較重。

侵染循環

發病後期在寄主細胞內形成厚壁的休眠孢子囊,隨病殘體落入土內越冬,成為最主要的初侵染來源。病殘體內休眠孢子囊在露地或室內均能抵抗近-30℃的嚴寒,並有較長的存活期,經過兩年仍有少數保持活力。翌春,休眠孢子囊萌發,釋放單鞭毛遊動孢子侵入蠶豆幼芽、幼葉或幼莖,在寄主細胞內形成薄壁遊動孢子囊,導致豆苗發病。遊動孢子囊又通過出管釋放遊動孢子進行再侵染。潛育期10-14天,引起豆苗健部和附近豆苗發病。在中國松潘地區蠶豆生長季節中,遊動孢子囊可發生3-4代以上。雖然其傳播距離局限在其周圍1米範圍內,但傳播效率甚高,短期內就會使附近豆株染病,加以初侵染病株分散,因此,反覆多次再侵染加劇了病害的迅速擴展。
遊動孢子又具有配子功能,結合形成雙鞭毛遊動合子,以合子侵入。後期在寄主細胞內形成厚壁休眠孢子囊越冬,從而完成其侵染循環。

流行規律

降雨:蠶豆油壺菌是一類較原始的真菌,侵染和傳播與水的關係極為密切,故多雨濕的條件利於病害的發生與發展。
品種抗病性:據中國臨夏州農業科學研究所鑑定,在67個蠶豆品種中,未發現免疫品種,但品種間發病程度存在差異。較抗病的有荷蘭183-3-2、英175-2;嚴重感病的有青海5號和伊拉克45-1等。
海拔高度:該病的最適發病溫度為10-15℃,在海拔2400米以上的高寒陰濕地區發病重,在海拔2400米以下隨著海拔降低發病逐漸減輕。
另外,田間小氣候對發病亦有一定影響,陰坡、低洼地發病比向陽乾旱地重,同一地塊中,地邊、樹蔭下發病程度比地中央重。

防治方法

預報預測

據中國甘肅臨夏蠶豆病區1983-1990 年調查資料(張延禮等,1993),5月中旬至6月中旬降雨量不同,發病程度發生明顯差異,其中,1985、1987年同期降雨量分別高出歷年均值82.2毫米和65.8毫米,為大流行年;1989、1999年是乾早年,降雨是歷年均值的53.2-55.9%,病害僅輕度發生。據此,在考慮當地品種抗病性、種植制度及化學防治等因素下,可根據5-6月降雨量和旱情的預報,對當年病情提早做出預測,再加以防治。

農業防治

  1. 選用抗病品種:經抗病性觀察,沒有發現高抗蠶豆油壺火腫病的品種,但品種間仍存在抗病性差異。比較抗病的有青海牛角葫豆、豐來葫豆、馬爾康葫豆、西昌葫豆、蒲西大白葫豆、金川葫豆等。
  2. 輪作間作:重病田實行豆、麥、麥(或馬鈴薯)3年輪作制或豆、麥(或馬鈴薯)帶狀間作,具有明顯的防病作用。因隔兩年種植,遺留田間病殘體內的休眠孢手囊多數已萌發死亡,有效地減少了初侵染菌源。間作則因其傳播距離遠而減輕了再侵染傳播。在中國臨夏蠶豆病區調查結果表明,蠶豆-小麥-蠶豆輪作病情指數為30.63,蠶豆-油菜-小麥-蠶豆為18.59,蠶豆-小麥-油菜-小麥-蠶豆為9.88,間隔1年比2年和3年的病情指數分別高出12.04%和20.75%。所以在重病區改變輪作制度、延長輪作年限,是控制該病的有效措施。所以在重病區改變輪作制度、延長輪作年限,是控制該病的有效措施。
  3. 清潔田園:收穫後清除田間病殘體,並集中燒毀。

化學防治

  1. 種子處理:用種子重量0.1%的15%三唑酮(扮銹寧)可濕性扮劑拌種,具有顯著的防治效果。平均可達95.4%,能有效控制病害的為害,與田間噴藥防治比較,具有防治效果高、投入少和方法簡便等特點。其防治原理在於三唑酮是長效內吸劑,在病原菌初侵染期間(蠶豆幼芽期)尚處於藥劑的有效期內。三唑酮拌種後,通過萌發種子的內吸和在種子周圍形成的藥層,有效地防治了遊動孢子的侵入,通過防治初侵染達到防病目的。
  2. 田間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噴灑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扮劑600倍液、66%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防治效果一般為70-85%。噴藥次數除三唑酮噴藥1次外,其餘藥劑均需噴2-3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