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絲織造技藝(輯里湖絲手工製作技藝)

蠶絲織造技藝(輯里湖絲手工製作技藝)

蠶絲織造技藝(輯里湖絲手工製作技藝),流行於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輯里湖絲,因產於浙江省湖州市南潯鎮輯里村而得名。清朝時,它是製作皇帝龍袍的御用絲品,並於1851年在英國倫敦舉辦的萬國博覽會上奪得金獎。輯里湖絲的絲細、圓、勻、堅、白、淨、柔、韌,一根絲能穿起8個銅錢,而一般的蠶絲只能穿起三四枚,再多就斷了。當地一個春蠶蠶繭繅出來的絲長達1300多米,而用秋蠶繅出來的絲約有1000米。

2011年5月23日,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申報的“蠶絲織造技藝(輯里湖絲手工製作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名錄,遺產編號:Ⅷ-9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蠶絲織造技藝(輯里湖絲手工製作技藝)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
  • 遺產編號:Ⅷ-99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保護傳承,傳承狀況,傳承譜系,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輯里湖絲,又稱“輯里絲”,因產於湖州市南潯鎮輯里村而得名。輯里村自元末成村,便產湖絲。有明代史料書:“天下蠶桑之利,已莫勝於湖,而一郡之中,尤以南潯為甲。”
清代的各地織造局,在每年的絲季,都前往南潯大量採購生絲。 1840年編印的《南潯鎮志》就有這樣的記載:“雪盪、穿珠灣,俱在鎮南近輯里村,水甚清,取以繅絲,光澤可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輯里幾乎家家戶戶都會使用老式絲車抽繭為絲。
2010年,輯里村的輯里絲廠倒閉。

工藝特徵

輯里湖絲的蠶種,選用自育“蓮心種”,又稱“湖蠶”,品種優良,特適於繅制優質桑蠶絲。繅絲所用絲車,為木製三緒繅絲車,歷史上稱為“湖制絲車”。輯里絲“細而勻,富拉力、絲身柔潤、色澤潔白”的品質,比一般土絲多掛兩枚銅鈿而不斷。“輯里絲”名甲天下,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優質絲的代名詞。輯里湖絲的製作技藝,一般都是以家庭成員代代相傳的方式傳承,尤以女性為多。

工藝流程

蠶絲織造技藝(輯里湖絲手工製作技藝)的傳統工藝流程主要有:搭“絲灶”(專為繅絲所建的灶頭)—燒水—煮繭—撈絲頭(又稱“索緒”)—纏絲窠(又稱“添緒”)—繞絲軸—炭火烘絲(也稱“出水乾”)等。

保護傳承

傳承狀況

雖然歷史上輯里湖絲身份顯貴,但隨著機器繅絲業的發展,輯里村的手工繅絲行業逐漸沒落。機器繅絲的效率不但遠高於手工繅絲,且與機器絲相比,手工絲因條紋粗細不勻、絲質不淨,用於機織時廢絲多、損耗大,所以企業更願選用機器繅制出來的絲,因此有專家說輯里湖絲的沒落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自20世紀30年代後,因受機械化繅絲技術的影響,此項傳統工藝逐漸衰落。隨著輯里湖絲在上海世博會和各大非遺展會頻頻亮相,這一古老技藝再次受到大眾的關注。

傳承譜系

  • 代表人物
顧明琪,1946年11月出生,男,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輯里湖絲傳統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顧明琪為家族第四代傳承人,同時他還把技藝完整傳傳給其子顧峰(1969年生)、兒媳徐永艷(1966年生)。2014年,被聘為橫街國小傳承基地專聘教師,指導輯里湖絲綜合實踐活動。使輯里湖絲傳統手工藝得以更好地的保護、傳承和發展。
蠶絲織造技藝(輯里湖絲手工製作技藝)
顧明琪
徐永艷,1966年出生,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顧明琪的兒媳,第六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 傳承關係
顧家傳承譜系
代次
名單
生卒年
第一代傳承人
不可考
不可考
第二代傳承人
顧阿金
1908年—1971年
施三娜
1910年—1975年
第三代傳承人
顧雲龍
1926年—2000年
胡年娜
1925年—2002年
第四代傳承人
顧明琪
1946年—
第五代傳承人
顧峰
1969年—
徐永艷
1966年—

保護措施

為了保護這一傳統技藝,輯里村村委會在村里辦起了“傳統手工繅絲作坊”。南潯區文化部門,在南潯古鎮也建造了“輯里湖絲傳統手工製作技藝展示館”,向中國國內外遊客展示其傳統技藝的魅力。
在政府層面,2010年由湖州市南潯區委、區政府及旅遊部門打造的輯里湖絲館開館。該館蒐集、陳列了大量與湖絲相關的歷史圖片和實物,介紹了輯里湖絲的起源、發展、興盛和衰落的歷史,展出了輯里湖絲在歷屆世博會上所獲得的榮譽。另外,為加強對輯里湖絲的研究和宣傳,2012年南潯鎮宣傳文化中心、輯里村村委會等共同發起成立了輯里湖絲文化研究會,致力挖掘湖絲的歷史文化資源,推動湖絲的發展和創新。
在企業層面,成立於2009年的湖州南潯尚豪絲綢有限公司通過打造國絲文化園、舉辦首屆輯里湖絲文化節,吸引遊客參觀訪問蠶桑飼養基地、體驗湖絲的手工製作流程。最值得一提的是,尚豪在育桑養蠶方面採取了“雙保險”政策,一是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以不低於市場價的標準收購當地村民所產的蠶繭,保證了農戶種桑養蠶的積極性;二是利用公司的100畝桑園,僱傭當地村民種桑養蠶,以保證湖絲的品質。
此外,許多傳承人也都以自己的方式為傳承盡力,如顧明琪除了自己種桑養蠶外,還悉心教導兒子、兒媳,囑咐他們要堅守祖上傳下來的老手藝。每逢節假日,顧明琪還會到輯里湖絲館為遊客表演湖絲的製作技藝。
2019年11月12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湖州市南潯區文化館獲得“蠶絲織造技藝(輯里湖絲手工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蠶絲織造技藝(輯里湖絲手工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湖州市南潯區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 榮譽表彰
1851年,上海商人徐榮村取“輯里絲”,參加在英國倫敦舉辦的首屆世博會,並一舉奪得金、銀大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