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檀

蠟檀

由於地質變化,紫檀木被埋藏在地下數千年或更長的時間,由於其所處的特殊自然環境和密閉空間,使其所含的油質轉化為蠟質(或部份轉化為蠟質),而形成蠟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蠟檀
  • 別名:小葉紫檀沉積木
  • 植物界
  • 紫檀
蠟檀的形成,蠟檀的歷史淵源,蠟檀的價值,蠟檀的套用,蠟檀手串的特徵,蠟檀手串的特點,鑑別方法,

蠟檀的形成

由於特殊自然條件下,地質發生變化,而將紫檀埋藏在地下數千年或更長的時間,使其所含的油質轉化為蠟質(或部份轉化為蠟質)。其原理就像地下的石油。因區域的不同,石油中所含的蠟性比例也有所不同。但是土壤中所含的各種元素也是形成蠟檀的必要條件,如產煤炭、樹玉、烏木等區域的地質就不具備蠟檀的形成條件。
紫檀被埋藏地下多年的過程中,雖然其主體是木質,但有的已有石性化的傾向。

蠟檀的歷史淵源

據史料記載,距今960年前的幾十年中,在印度的古德伯和契托爾地區曾多次發現並發掘出蠟檀木料。但因當時戰亂連連,這些珍貴的蠟檀木料多數散落到了民間。
後於印度莫臥兒帝國時期的數十年當中,在邁索爾邦及安得拉邦區域發掘出了品級不等的蠟檀木料。但這些木料多被當時的印度王宮所徵用。後來,與清廷的交往中還將蠟檀所製作的物件當作國禮送予大清皇帝。
清康熙年間,當時印度國王派使者到大清,並攜帶了許多禮物,其中就有印度國王極為喜愛的一對蠟性小葉紫檀手球,康熙見了非常喜歡,並經常把玩,一日玩的興起贊曰:“盡日點點金星燦,幕臨渾如褐石凝”。
自康熙始起蠟性小葉紫檀手把件及佛珠手串便是王公大臣及士紳貴族力尋的把玩之物。

蠟檀的價值

因蠟檀獨具的特點及其不可再生且存世稀少,所以自古被稱之為“木中之王”。

蠟檀的套用

因蠟檀的稀有性,目前絕大多數套用於手串、佛珠、擺件等文玩用品的製作

蠟檀手串的特徵

現代的小葉紫檀手串盤成後珠子表面雖有一定亮光,但無透感。蠟檀珠子則有不同。蠟性足的珠子在一定溫度下可以自身返蠟,其原理有如松木由里向外淌出的油脂,但與油脂不同的是蠟性與油性的區別。蠟性晶體的硬度取決於結晶時周圍的空氣或氣體溫度等。

蠟檀手串的特點

1、蠟檀佛珠表面的蠟質層(也稱掛瓷)不怕陽光直射,不怕汗漬,盤玩碰撞時無損傷。
2、蠟檀佛珠密度較高(多數有一定的矽化傾向),其脫水後的重量一般不低於未脫水的小葉紫檀,在盤玩時珠子相互碰撞可發出比一般紫檀佛珠更加清脆的聲音,有如兩隻玉球在相互碰撞。
3、蠟檀佛珠手串在盤玩時(淨手後)可達到光潤如玉和光滑之至之感,閉眼品帶,就象手上拿的是蜜蠟或潤玉一般。這種感覺是蠟檀手串的獨到之處。
4、有的蠟檀珠子因為蠟性和石性化的因素,可呈現蛤蜊寶光現象(貓眼),其為暗黃色,在陽光下傾動可見到珠子的深處有異樣色彩的變換、微動等奇妙之感。同時這種珠子也是蠟檀佛珠中的極品,如遇包漿均勻、底色佳、雙面蛤蜊寶光穿成的佛珠手串即可謂“寶中之寶”。
5、蠟質層密度較高的珠子會對溫度比較敏感,比如冬天在室內盤帶時有盤玩蜜蠟珠子的感覺,如到室外就會非常光滑,有如塗上一層“滑石粉”一般。
6、由於紫檀被埋藏在地下幾千或更多年才轉化成蠟檀,且已略帶石性,綜上原因其紋理也有明顯的變化,蠟檀的紋理應比現代的紫檀紋理有所拓展、明確。因其是蠟性,所以相對要有透感。這些現象是與現代油性紫檀的主要區別。也是其埋藏於地下時間長短的根據之一。
7、紫檀本身已是價格不菲的物品。因蠟檀存世稀少,且不可再生,其價值更是可想而知,因此收藏蠟檀的前景更是不可估量。

鑑別方法

(1)上手滑潤(淨手後);
(2)盤帶時珠子碰撞的聲音較一般的小葉紫檀清脆;
(3)珠子的紋理較一般小葉紫檀有所拓展、明確且珠子有一定透感;
(4)完全脫水後的珠子重量與未脫水的紫檀珠子不相上下;
(5)珠子及表面的內質蠟包漿不怕陽光直射,不怕汗漬,珠子相互碰撞時無損傷;
(6)珠子表面特徵美觀、華麗、厚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