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蛉總科翅形多樣性、地理格局和系統演化研究

《蟻蛉總科翅形多樣性、地理格局和系統演化研究》是依託中國農業大學,由王心麗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蟻蛉總科翅形多樣性、地理格局和系統演化研究
  • 依託單位:中國農業大學
  • 項目負責人:王心麗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翅是昆蟲幾疊茅達獲得飛翔能力的重要身體結構,翅的形狀與昆蟲的生存方式、擴散能力密切相關,翅形的變化有可能對於物種的分化形成起到關鍵的作用。蟻蛉科和蝶角蛉科昆蟲形態似蜻蜓,善飛翔,翅形多樣性豐富。翅的形狀不僅是分類的重要形態鑑別特徵,也是探討昆蟲演化過程的重要依據之一。長期以來人們較多地關注昆蟲翅脈的研究,對翅形研究很少,在蟻蛉總科中由於沒有精確的翅形檢測方法,分類工作者只能對翅的形狀做一些含糊的表達,因而翅形這一重要的鑑別特徵並沒有在蟻蛉總科分類研究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本課題擬套用幾何形態測量學方法對蟻蛉總科翅形多樣性進行分析研究,明確不同翅備樂拘形的地理分布格局,揭示翅形多樣性分化的主要影響因素,運用分支生物地理學嬸戶蜜理論,探索翅形的系統演化過程,進一步修訂蟻蛉總科的分類系統、為該總科下系統發育關係的判斷提供新的依據。翅形特徵計算機可讀數據的積累也將為昆蟲自動識別打下基礎。

結題摘要

研究背景:將昆蟲的某些形態特徵做量化分析,對提高昆蟲鑑定的準確性,輔助解決分類學上的混亂問題有重要意義。這項研究在國內外均處於初級階段。重要研究結果:(1)摸索出了一套昆蟲翅輪廓的量化檢測方法。(2)利用69屬222種蝶角蛉翅輪廓特徵探討了蝶角蛉科6大動罪汽物地理界翅輪廓組合型的分布格局,發現翅輪廓的多樣性與物種多樣性的排序有高度的一致性,說明翅輪廓變異對物種分化有重要的影響。對乃棄趨仔典型氣候型中翅輪廓組合型分布格局的分析,證明了溫帶是保留蝶角蛉原始物種比例最多的地區。根據分支生物地理學的原理,運用特有性簡約性分析的歷史生物地理學方法,進一步探討了翅輪廓組合型的分布,以及動物區系間的關係。所有研究數據都支持以下推斷:a) 蝶角蛉的原始類型應出現在大陸板塊裂解之前;b)II-III是蝶角蛉最原始翅輪廓組合型;c)澳洲區和古北區翅輪廓組合型的原始成分比例最大,而新熱帶區是物種分化最快的區系;d)蝶角蛉的翅輪廓是由原始型向著不同的方向輻射演化的。(3)確定翅輪廓量化數據對於某些屬種的鑑定很有價值。(4)基於蝶角蛉翅的特徵研發了2個昆蟲自動識別系統。研究成果蜜才蒸:發表研究論文7篇,其中SCI收錄5篇,完成博士論文3篇,碩士論文2篇。獲得2項與蝶角蛉自動識別有關的計算機軟體著作權。培養博士研究生4名,其中3人已獲得博芝危謎士學位,另一人正在撰寫博士論文,將在今年夏天答辯申請博士學位。培養碩士研究生2人,均已獲得碩士學位。科學意義:昆蟲分類學未來的發展不僅要在昆蟲的系統發育關係上得到更加令人信服的結論,如何提高昆蟲物種鑑定的準確度,降低昆蟲鑑定過程的難度,也應該是分類學家努力的方向。本課題的研究結果不僅證明翅形的量化數據可以提高昆蟲鑑定的準確性,輔助解決一些用傳統的方法難於解決的分類學問題,而且隨著昆蟲形態學量化數據的積累,也將為昆蟲的系統發育學提供更多的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