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程佳平著文章)

蟬(程佳平著文章)

《蟬》是由上海青年作家程佳平先生創作一篇散文。該文章後收入在程佳平個人散文集《心靜·心境》中。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蟬》
  • 作品別名:知了
  • 創作年代:2017年
  • 作品出處:《心靜·心境》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程佳平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吧。
兒時的故鄉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小河邊有兩棵低垂的柳樹,約莫估計有五十多年了吧。祖父跟我說這兩棵樹在他小的時候便有了。樹的中間隔出一條石子鋪成的台階,使得兩棵老樹隔岸觀望著,我也沒問過祖父台階的由來,不過看著那有些略微發白的台階,我想大概為了方便村民們在河邊洗衣服才建造的吧。
夏天,樹上的柳絮都飄散的差不多了,惟有漸漸開始泛黃的柳條在那低垂著。遠遠望去就像是一頂遮天大傘,大伙兒游完泳後都會聚在樹下乘涼。一陣微風吹過,柳條會懶散地晃動了兩下,接著又繼續低垂而下。大伙兒夏天的時候最喜歡聚在樹下底下吃吃西瓜、嗑嗑瓜子、聊聊天當然也少不了捕蟬。
蟬的種類有很多種,不過我們這兒不外乎就是兩種。一種是身著一身黑色盔甲,背上有一對輕薄的翅膀,平時喜歡呆在陽光充足的樹上的叫蚱蟬;還有一種身子小小的叫蟪蛄,它的身子是灰綠色的,肚子上有一層白色的粉末,叫聲也略微有些不同,稍微尖銳些。蟬,有很多種方言。有些地方叫它“蟻牙子”,有些地方叫它“爬猹”,我們這兒的叫它“ya wu jü(ya第三聲,wu第三聲,jü第二聲)”。
每到夏天的時候,蟬便會在樹上開起演唱會,還生怕人們不知道他們在這開“演唱會”似的,唱得特別的響亮。他們這樣的跟我們叫囂,我們自然不會服氣,約上夥伴帶上自製的網兜去樹邊捕蟬。
網兜的做法很簡單:用一根鐵絲順著龍蝦網的口子有間隙地穿過,形成一個鐵圈網,多餘的鐵絲與竹竿的一端緊緊地綁在一起,這樣便是一個簡易的捕蟬工具了。
捕蟬的時候呢,最好是等到快要到傍晚的時候。那時候天氣不那么熱了,傍晚的蟬警惕性也最差。捕的時候要輕手輕腳些,悄悄地走到樹邊,身子輕輕地靠近樹下,眼睛死死盯著,伸出網兜慢慢地靠近蟬,待距離差不多有把握逮到時,猛地一下罩過去,“吱”的一陣粗厲的長鳴,蟬就應聲入網了。
蟬也是有公母區分的,最簡單的分辨方法就是:母的蟬是不會叫的。我們這兒叫它“啞巴蟬”,小時候我們都會選擇捕捉一些公的蟬,大伙兒都覺得會叫的才有趣。玩的方法也不外乎就那么幾種:在蟬的脖子裡繫上一根繩子,一端拿在手裡,任憑它自己飛,也可以把它的翅膀剪掉一半,任其在地上撲騰、鳴叫,折了翅膀的蟬是飛不走的。
小時候,我問祖母為什麼蟬會一直叫個不停,祖母笑道:因為他們熱啊,他們是在告訴你外面熱死了,熱死了,所以,夏天的時候,特別是白天的時候不要跑出去玩。你聽,他們又在喊熱死了,熱死了。我仔細一聽,還真是那么回事兒,便信以為真地點了點頭。直到後來,無意間翻閱一些書籍時恰巧看到:原來公蟬的鳴叫是為了找伴兒呀!
知了,知了,哈哈,我知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