蟎皮炎

蟎蟲性皮炎一般指本詞條

凡因蟎蟲叮咬或接觸其分泌物、蛻皮而引起的皮炎統稱蟎皮炎。蟎種類繁多,這裡僅介紹由虱蟎、粉蟎等引起的皮炎,因該病多發生在秋收季節接觸穀物的農民,故又稱谷癢症,俗稱“大麥癢”、“稻草癢”、“雜貨癢”、“草癢症”、“蕁麻疹樣蟎皮炎”、“蒲蟎皮炎”等。由於這一類蟎蟲都寄生於農作物、麵粉、雜貨商品上及軟體昆蟲的幼蟲身上攝取營養,因此本病多發生於經常接觸農作物和其製品的農民、搬運工人、制粉工人,常睡草墊的人也偶可發生。

蟎皮炎好發於人體頸、胸腹、背及四肢皮膚,皮疹形態為蠶豆大水腫性鮮紅色斑疹,中間有一瘀點(為蟎蟲叮咬痕跡),奇癢難忍,夜間尤甚。

基本介紹

  • 外文名:Acarodermatitis
  • 就診科室:皮膚科
  • 常見發病部位:人體頸、胸腹、背及四肢皮膚
  • 常見症狀:水腫性丘疹、丘皰疹或風團樣丘疹、淤斑
病因,臨床表現,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蟎的種類很多,估計全世界有5萬種以上,能引起本病的蟎蟲並不太多,在我國常見有如下兩種:
1.蒲蟎科(虱蟎科)
是寄生昆蟲體內或體外的小形蟎,也常寄生於人和牲畜體上,除寄生於蝶蛾幼蟲和其他昆蟲體上外,也存在於堆放麥稻、雜草堆里,人若接觸雜草、穀物可被叮咬,但蟲體不能長期在人體上生活。
2.粉蟎科(粉蟎恙蟲科)
為肉眼剛能看見的白色小形蟎,除棲居於草堆穀物處外,也存在於麵粉及白糖內,以各種有機物為食。本科中常見粗足粉蟎(亦稱粉末蛘蟲)和腐食酪蟎(亦稱柯柯豆末蛘蟲),以腐爛的食物和麵粉為食,常在夜間叮咬人。

臨床表現

在被蟎叮咬的部位出現水腫性丘疹、丘皰疹或風團樣丘疹、淤斑,其上有針頭大小的“咬痕”。自覺奇癢難忍。常伴有抓痕與結痂,繼發感染可出現膿皰。嚴重者可出現頭痛、關節痛、發熱、乏力、噁心等全身症狀。幾日後可自行消退,遺留暫時性色素沉著。個別患者可發生哮喘、蛋白尿,或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高。

診斷

在溫暖潮濕的季節接觸穀物或雜草後,在暴露部位出現瘙癢性水腫性紅斑,停止接觸後皮損瘙癢控制,應考慮本病。在接觸物和皮損處發現蟲體可證實本病的診斷。

治療

對症處理,可用含1%~2%薄荷或酚爐甘石洗劑或5%樟腦乙醇。皮損廣泛者或瘙癢嚴重者可外用糖皮質激素霜劑,內服按組胺藥物。繼發感染者局部用抗生素軟膏。

預防

1.蟎蟲怕光照,怕高溫,怕乾燥,所以居室要保持通風、乾燥。
2.不要直接使用新草蓆、新竹蓆、新毛毯、席夢思等。使用前先用開水燙洗,或者噴灑滅害靈、雷達、必撲、敵敵涕等殺蟲劑,然後再太陽暴曬。對存放在潮濕處的舊草蓆、舊竹蓆、舊毛毯、席夢思等,使用前也要按照上述方法處理。
3.皮膚不要直接接觸草叢、樹葉、動物皮毛。寵物的皮毛要經常清洗和噴灑殺蟲劑。
4.在有蟎蟲場所工作時應穿長袖上衣、紮緊袖口、褲腳、戴手套、穿鞋襪、也可以預先在皮膚暴露處薄薄塗一層5%硫磺霜、工作完後要洗澡,更換下的衣服清潔後要太陽暴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