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花莢蒾(Viburnum hanceanum Maxim.),又名蝴蝶樹、假沙梨。忍冬科(Caprifoliaceae )莢蒾屬落葉性灌木至小喬木,高可達2米。枝葉被黃褐色或銹色星狀毛。
葉紙質,近圓形或橢圓形,邊緣除基部外有鋸齒。聚傘花序傘房狀,花稀疏,形似蝴蝶,外圍具2~5朵白色、較大型的不孕花;中間的黃白色小花為可孕花,擔任傳宗接代的功能。果實卵圓形,紅色。花期4-5月。
蝶花莢蒾花形優美,花色潔白,喜溫暖濕潤、半陰的環境,抗寒性較強,為良好的園林觀花植物。根、莖可藥用,有舒肝氣、化瘀利濕、清熱解毒、健脾消積之效。
蝶花莢蒾分布於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及廣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蝶花莢蒾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目:茜草目 Rubiales忍
- 科:冬科 Caprifoliaceae
- 族:莢蒾族 Viburneae
- 屬:莢蒾屬 Viburnum
- 組:蝶花組 Sect
- 種:蝶花莢蒾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灌木,高達2米;當年小枝、葉柄和總花梗被由黃褐色或鐵鏽色簇狀毛組成的絨毛,二年生小枝紫褐色,被疏毛或幾無毛,散生凸起的淺色皮孔。
葉紙質,圓卵形、近圓形或橢圓形,有時倒卵形,長4-8厘米,頂端圓形而微凸頭,基部圓形至寬楔形,邊緣基部除外具整齊而稍帶波狀的鋸齒,齒端具微凸尖,有時牙齒狀,兩面被黃褐色簇狀短伏毛,脈上毛較密,下兩毛被有時絨狀,側脈5-7 (-9) 對,弧形,整齊,達至齒端,上面略凹陷,下面凸起,小脈橫列,近並行,下面稍顯著;葉柄長6-15毫米。
聚傘花序傘形式,直徑5-7厘米,自總梗向上逐漸變無毛,花稀疏,外圍有2-5朵白色、大型的不孕花,總花梗長2-4厘米,第一級輻射枝通常5條,花生於第二至第三級輻射枝上;萼筒倒圓錐形,無毛,萼齒卵形;不孕花白色,直徑2-3厘米,不整齊4-5裂,裂片倒卵形;可孕花花冠黃白色,直徑約3毫米,輻狀,裂片卵形,頂鈍形,長約為筒之半;雄蕊與花冠幾等長,花葯矩圓形;柱頭略高出萼齒。
果實紅色,稍扁,卵圓形,長5-6毫米,直徑約4毫米;核扁,兩端圓,有1條上寬下窄的腹溝,背面有1條多少隆起的脊。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谷溪流旁或灌木叢之中,海拔200-800米。
抗寒性強,也耐乾旱,喜溫暖、濕潤、半陰的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微酸性、微鹼性土壤都可適應,但以中性、疏鬆的土壤更適宜。
分布範圍
產江西南部、福建、湖南、廣東中部至北部及廣西(柳州)。模式標本采自廣州白雲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