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船村

蝦船村,位於廣東省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鮜門鎮西南部,距離鎮政府約 1 千米。與民生村相鄰。因海上疍民 1957 年起從海上遷至此地定居而形成。1968 年、1976 年政府兩次撥款在陸上建房屋 37 間,安排疍民居住。原名漁民新村。因村民多為 1958 年成立的蝦船大隊漁民,故改名蝦船村。東北面為後底港,南面是大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蝦船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華南地區
  • 地理位置:廣東省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鮜門鎮
歷史沿革,經濟,人口,歷史文化,村民由來,本地方言,傳統建築,傳統習俗,公共設施,

歷史沿革

1957 年,屬惠陽專區海豐縣鮜門區;1958 年,屬海豐縣鮜門人民公社蝦船大隊;1984 年,屬鮜門區公所民安鄉;1987 年,屬鮜門鎮民安行政村;1988 年,屬汕尾市海豐縣鮜門鎮民安行政村;2011 年 2 月,納入深汕特別合作區;2017 年 9 月,納入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

經濟

傳統經營以淺海捕撈為主。改革開放後,以中、深海捕撈為主,海產品有大白蝦、蝦姑、白鯧、龍頭魚、馬鮫、蘆蝦等。近年來,蝦船村發展漁業,主要在中、深海捕撈作業,部分村民外出務工。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漁業生產收入、工資性收入。

人口

2020 年末,該村戶籍總戶數370 戶,戶籍人口 1622 人,其中男性 810 人,女性 812 人;80 歲以上 27 人,最年長者 90 歲(男);實際在村人口 780 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 100 人。

歷史文化

村民由來

村民主要有蘇、李、郭、鐘、徐姓。第一大姓為蘇姓。蘇姓原為海上疍家人,清代從今惠東霞涌遷往惠東港口平海;民國時期遷 徙 到 小 漠;1957 至 1959 年 從海上遷至此地定居。第二大姓為李姓,李姓及郭姓、鐘姓、徐姓均為疍民,遷徙路線與蘇姓一致。疍民常年生活在海上,以捕魚為生, 漂 泊 不 定, 在 艱 難 困 苦 中繁衍生息。疍民通常以一家一船為單位,男性捕魚,妻兒、老幼在船上揀魚補網,出賣魚蝦,然後買回漁網等捕魚用具和生活用品。大部分疍民一家三代同舟,人口多了,船上住不下,老人和幼兒就住在避風港岸邊的破舊漁船上,船上搭著蓬蓋,當地人稱“甌船”。1968 年,政府興建的首批 26 間房屋落成,部分漁民喜 遷 新 居。 至 1976 年 7 月, 漁民新村續建 11 間房屋,至此水上漁民全部搬上岸居住,從此結束了世代浮家盪宅的歷史。

本地方言

村民均為漢族,潮汕民系,通用方言為福佬話

傳統建築

蝦船村內還建有天水宮、城隍廟等,另有“潮州會館”遺址。
天水宮,亦稱媽祖廟,位於鮜門鎮民安行政村東南端,始建於清鹹豐元年(1831 年)。1941年農曆九月二十七被日本侵略軍燒毀,當地有位姓莊的紳士撰寫了一副對聯,刻在神龕兩旁的木板上,聯曰:“倭寇深仇何日報,元妃祖廟幾時新”。“文革”時期,媽祖廟被焚燒兩次。1988年 1 月,鮜門“天水宮”理事會集資 29.3 萬元(其中旅港同胞王錦泉捐資港幣 16 萬元)重修。總建築面積約 400 平方米,分前後兩殿,中間為一陽井。陽井兩側壁上塑有龍虎浮雕。正殿左右側為輔屋。宮殿脊頂鉗龍雕鳳,天兵神將栩栩如生。殿內畫廊塑像,金匾玉柱,古色古香。每逢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辰,鮜門港民眾和外地人士都會前來祭拜,祈求媽祖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每逢農曆十月初十水仙老爺的誕辰、正月初九天神爺誕辰、二月二十五王爺公和包公誕辰等傳統民間節日,村民們都會舉行慶典,搭台唱白字戲。
潮州會館,又稱“義安會館”,位於“天水宮”西側。該會館由清代潮郡商人投資興建,是清代潮屬商 賈 進 行 魚 鹽 貿 易 的 主 要 聯 絡 場所。該會館有兩進共四間,建築面積 200 平方米,占地面積 500 平方米。1915 年 9 月,蘇雪蘭在該會館創立“海豐縣第四區鮜門國民國小”。學制 5 年,學生 105 人。1941 年 10月,國民黨國防軍陳勃江部隊 30 多人於紅源一帶駐防放哨,哨兵在鋪嶺村伏擊從小漠來鮜門騷擾的日軍,擊斃日軍 1 人。11 月 15 日,日軍大部隊前來報復,圍攻國防軍,激戰後國防軍幾乎全部陣亡。日軍接著焚燒媽祖廟、潮州會館、民房、商店、木屋等 1000 多間,燒毀漁船 100 多艘,殺害無辜民眾 10 餘人。因潮州會館被毀,鮜門中心國小遷往屏記倉上課。1954 年,在潮州會館遺址修建鮜門水產站。

傳統習俗

疍民長年在海上捕魚,為頂寒風、戰烈日,男人通常用黑布巾裹遮頭面,他們身穿用“薯茛”染的深棕色粗布做的圓襟掛衣。女人則穿藍黑或青藍二色圓襟上衣,以銀飾物裝飾頭部或手腳。銀飾物有“扁釺”“扁鉀”( 上面飾有鯉魚、公雞 )“蓮壘”“長耳環”“手環”“腳環”等,佩戴在身上,銀光閃閃,走起路來,“噹噹當”作響。
舊時,疍民有獨特的婚、喪習俗。疍民結婚,通常為疍民之間進行聯姻,一般由媒人介紹,雙方確定聘金,父母主婚。男方擇定良辰吉日娶親。新娘出嫁前一晚,娘家必須“哭嫁”,新娘、母親、嫂子等邊哭邊唱《心焦歌》《叮嚀歌》《打扮細姑做新人》等漁歌,抒發離別之情。結婚之日,男女雙方漁船必須靠近對歌,男家船上兩位女人 ( 表示成雙 ),向著女家船上唱《船桿抽起一下憬》《媳婦娶來心頭松》 等歡快的漁歌。女家船上兩位老婦人 (“好命媽”) 唱《新娘生好兼青春》等讚美新娘的漁歌,新郎唱《這枝好花兄愛摘》,新娘唱《手拈金扇綴君來》,然後雙方合唱《是俺二人晤甘嫌》。此時,親戚朋友的漁船靠攏在旁聽對歌湊熱鬧。在熱鬧的對歌聲中,新娘身穿鮮艷的衣裙,頭髮挽成髻,插上扁釺、扁鉀等銀飾物,手、腳帶上銀環。對歌完畢,良辰一到,新娘便由“好命媽”牽著移步男家船上。疍民若遇家中親人逝世,即將漁船靠港,諸人抬死者上海灘,用棺材裝殮,全家披麻戴孝,雇用吹鼓手送葬,出錢買一小塊山地作為墓地,葬俗與陸上人大致相同。疍民和鮜門的其他漁民一樣,在海上捕魚,如遇浮屍遺骸,必撈起而虔誠葬之。
每逢節日,疍民必登岸到“天水宮”敬拜,焚香燒紙,祈求保佑。疍民平時生活頗多忌諱:船上不穿鞋,亦不準穿鞋者登船。飲食時忌湯匙倒伏,碗、碟不準倒置。“甜”叫做“纏”,忌說與“沉”同音的字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疍民已全部搬上陸地居住,其風俗習慣基本上與陸地居民相同。
冬至是蝦船村的傳統節日 ,冬至的應節食品叫冬節圓,由米粉製成,甜口。早上起床之後,大人和小孩都要吃上一碗冬節圓,一般兩個為一碗,這樣就算添了一歲,俗諺曰:“食了冬節圓就加一歲”。農曆正月十三,蝦船村村民有請親朋好友來家裡喝“菜茶”的習俗。

公共設施

村莊靠近 G324 線國道,村內建有環港路。1982 年通自來水,1986 年通電,1996 年通電話,2000 年通網際網路,2016 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村內建有農家書屋,藏書 500 冊;建有媽祖宮健身廣場;另建有基督教鮜門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