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肝腸胞蟲病

蝦肝腸胞蟲病

蝦肝腸胞蟲病(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 Infection)是由蝦肝腸胞蟲(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簡稱EHP)引起、發生在蝦身上的一種常見病害。病蝦前期無明顯的感染症狀,中期的個體表現為行動緩慢並伏底,清晨常浮至水面,攝食減少,反應遲鈍,應激能力下降患病,後期可發現群體內病蝦體型大小不一。

蝦肝腸胞蟲病感染蝦不會馬上死去,可以繼續存活,也可以進食,但活力大不如前,最嚴重的是它會阻礙對蝦對營養物質的吸收,造成生長緩慢乃至停滯,顯著增大了餌料係數,極大地增加養殖成本,對養殖業造成了難以估計的損失,並且該病的陽性檢出率非常高。

預防該傳染病最有效的方式是做好苗種的檢疫工作,養殖前期對池塘進行翻底消毒,做好水質的調控,對進、排水體進行消毒處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蝦肝腸胞蟲病
  • 外文名: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 Infection
  • 病原:蝦肝腸胞蟲
  • 危害物種:蝦
  • 侵害部位:肝胰腺
病害學史,病原特徵,為害症狀,流行情況,傳播方式,感染宿主,診斷方法,防治措施,

病害學史

從2004年首次發現至今,對蝦肝腸胞蟲(EHP)已在全球範圍內傳播開來。中國、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委內瑞拉等多個國家已有EHP感染的報導。在廣東、浙江、天津河北、遼寧、江蘇等地的養殖對蝦中均檢測出EHP。

病原特徵

早在2001年,HUDSON等通過透射電鏡在日本囊對蝦(Penaeus japonicus)的肝胰腺上皮細胞內發現了一種微孢子蟲,形態學上觀察與當時已知的微孢子蟲均不一致,但是只介紹了形態特徵並沒有進行深入研究,後期通過臨床症狀和電鏡圖片比對推測這種微孢子蟲為蝦肝腸胞蟲。2004年,在泰國生長緩慢的斑節對蝦(P.monodon)肝胰腺小管上皮細胞內發現了一種未知微孢子蟲,雖未命名但後期證實為EHP。直到2009年TOURTIP等才通過組織病理學、超微結構和分子技術等分析手段首次對EHP進行了命名。最終將其分類於真菌界、微孢子蟲門、單倍期綱、壺孢目、腸胞蟲科、腸胞蟲屬同其他微孢子蟲相似,EHP也屬於嚴格細胞內寄生。成熟的孢子呈卵圓形,大小為0.7微米x1.1微米EHP基本結構由胞壁、錨定盤、孢原質、5~6圈極絲、1個細胞核、極膜層、多個核糖體、1個後液泡等組成。胞壁由3層結構組成,從外到內分別是高電子密度外壁(2納米),由蛋白質和幾丁質組成的低電子密度的內壁(10納米)和原生質膜。孢子內具有獨特的侵染裝置一極管(直徑在0.1~0.2微米),與孢子頂端的錯定盤相連線(圖1)。
蝦肝腸胞蟲病
微抱子蟲的模式圖
圖1:
Ex.孢子外壁Exospore;En.孢子內壁Endospore;AD.錨定盤Anchoring Disk;PT.極管Polar tube;VPI.囊狀極膜層Vesicular Polaroplast;PI.片狀極膜層LammerllarPolaroplast;Sp.孢原質Sporoplasm;Nu.細胞核Nucleus;Pm.質膜PlasmMembrane;PV.後極泡Posterior vacuole。

為害症狀

染病的對蝦並不表現出明顯的疾病症狀,正常攝食,腸胃內充滿食物,並不會出現大量死患病嚴重時可出現肝胰臟顏色加深、萎縮亡,少數出現白便,染病對蝦生長速度嚴重下降,甚至停止生長,個體差異十分大,大部分的染病對蝦個體重停滯在4~5克,直至養殖結束。肝腸胞蟲疾病主要在凡納濱對蝦的腸道表皮表層和肝臟、胰臟,以及附著在肝胰腺小管上皮的細胞上。被感染的對蝦其病變位置出現腫大的現象並且有大量的嗜鹼性包涵體存在於肝胰臟小管上皮細胞的細胞質內。通過大量研究表明凡納濱對蝦出現生長緩慢的情況跟肝腸胞蟲的感染有直接關係。
蝦肝腸胞蟲病
蝦肝腸胞蟲病為害症狀
A:在大約90天的養殖期間觀察到的南美白對蝦生長遲緩。

流行情況

傳播方式

EHP的傳播途徑可分為水平傳播與垂直傳播兩種。水平傳播又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健康蝦攝食攜帶EHP狗子的飼料、生物餌料、死蝦後而被感染EHP狗子經蝦攝食後進入胃與腸道,隨後侵入宿主細胞開始繁殖;另一種是指健康蝦生活在含有EHP孢子的水體中而被感染,EHP孢子通過病蝦的類便排入水體中,隨後經健康蝦的呼吸或攝食侵入體內。垂直傳播則是通過攜帶EHP的親蝦傳播給子代的一種感染方式:孢卵的親蝦感染EHP後,EHP孢子侵入卵巢,產卵時粘在卵上,從而導致孵化的幼體感染。

感染宿主

在對蝦養殖過程中常見的微孢子蟲包括八孢蟲(Thelohania)、匹里蟲(Pleistophora)微粒子蟲(Nosema)等,主要引起對蝦肌肉發白等症狀,在凡納濱對蝦(Litopenaeus wannamei)、中國明對蝦(Fenneropenaeus chinensis)、斑節對蝦、脊尾白蝦(Exopalaemon carinicauda)等對蝦中有報導。由於EHP被鑑定時間較晚,其宿主範圍的研究尚不夠深入全面。已報導的對蝦EHP宿主有斑節對蝦、凡納濱對蝦、細角對蝦(Pnaeus styliros-tris)、羅氏沼蝦(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等。除了養殖對蝦,在沙蠶、槍烏賊、撓足類、輪蟲、鹵蟲等餌料生物以及蟹類中也有EHP檢出的報導。EHP可以寄生於鹵蟲(WT5BX Artemia salina)體內,但不能大量繁殖。這些被EHP污染的餌料生物有可能引起對蝦HPM病。

診斷方法

EHP的檢測有多種方法,顯微鏡技術、細胞培養方法、動物模型等方法都可檢測到。但由於EHP個體微小,光學顯微鏡觀察蟲體形態的方法很難直接判斷,因此常採用組織學或分子生物學方法來對EHP進行確切的診斷。
組織學方法
病理檢測是臨床醫學最為可靠的一種定性診斷,可通過組織石蠟切片,蘇木精-伊紅(HE)染色,顯微觀察,最終發現組織病理變化,準確判斷病因。常用的組織染色法有HE染色法、甲苯胺藍(TB)染色法、Masson染色法、普魯士藍(PB)染色法、愛顯藍-雪夫(AB-PAS)染色法、偉夫范吉森(EVG)染色法勞克堅牢藍(LFB)染色法和天狼猩紅(Sirius red)染色等。以上8種染色方法中,Masson染色法效果最佳。然而,組織學方法檢驗耗時長,製作流程繁瑣,且肝腸胞蟲含量低時極易漏診。因此,現在主要將其用作臨床診斷的輔助工具。
分子生物學方法
與組織學方法相比,分子生物學方法更靈敏更快速、特異性更強是實驗室檢測EHP最常使用的技術手段。常用的分子生物學方法主要有普通PCR檢測法、環介導等溫擴增技術(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地高辛標記核酸探針原位雜交法、巢式PCR實時、螢光定量PCR法等,這些方法在快捷程度和靈敏度上各有優劣。
環介導等溫擴增技術
環介導等溫擴增技術是一種新型核酸擴增技術,具有特異性強、敏感性高、成本低廉的優點。因其操作簡單、檢測速度快常用於現場的快速檢測。
原位雜交技術(ISH)
ISH是一種比PCR法靈敏度更高,且可以定位和相對定量檢測EHP的方法。該方法利用核酸分子單鏈之間互補的鹼基序列,將探針與待測DNA或RNA結合成專一的核酸雜交分子,經一定手段將其顯現出來。不足的是該方法操作繁瑣且費時。
PCR檢測法
普通PCR方法只進行一次特異性片段的擴增,容易出現假陽性,因此很難準確的判斷EHP感染。巢式PCR作為一種變異的聚合酶鏈反應,通過兩輪PCR反應,增強了檢測的特異性和敏感度。
實時螢光定量PCR(Ouantitative Real-timePCR)是利用螢光信號的積累實時監測PCR進程,然後對未知模板進行定量分析的檢測方法。已建立的實時螢光定量PCR方法根據使用所使用的螢光物質不同分為TaqMan探針法和SYBR GreenⅠ螢光染料法兩種,更常用的是操作簡單且成本低的SYBR Green Ⅰ螢光染料法。該方法簡單快速目靈敏度高,避免了因樣品的代表性和靈敏度而造成的誤診問題。

防治措施

EHP為專性寄生於細胞內的微孢子蟲,其孢子在常溫乾燥環境下的存活時間可達6個月,由於孢子壁較厚,在水環境下可保持一年以上的感染性。尚無有效的藥物進行治療,主要以預防為主,做好預防工作主要有以下幾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