蝤蛑

蝤蛑

蝤蛑,中藥名。為梭子蟹科動物日本蟳Charybdisjaponica(A. Milne-Edwards)或其近緣動物的全體。全國沿海均有分布。具有活血化瘀,消食,通乳之功效。常用於血瘀經閉,產後瘀滯腹痛,消化不良,食積痞滿,乳汁不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蝤蛑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軟甲綱
  • :十足目
  • :梭子蟹科
  • :蟳屬
  • :日本蟳
  • 分布區域:全國沿海均有分布
  • 用量:內服:煮熟,5-15g
  • 採收時間:捕後
  • 毒性:無毒(《日華子》)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附註,

別名

撥棹子、蟳、海蟳、金蟳、赤甲紅、石其角、石蟹、火蠓、紅夾子、鬼臉兒。

入藥部位

全體。

性味

味鹹、微辛,性溫。

歸經

歸脾、胃經。

功效

活血化瘀,消食,通乳。

主治

用於血瘀經閉,產後瘀滯腹痛,消化不良,食積痞滿,乳汁不足。

相關配伍

1、治消化不良:蝤蛑1個,炙酥脆,研末。分2次服。(《中國動物藥》)
2、治乳汁不足:蝤蛑2個,煮熟食之。(《山東藥用動物》)

用法用量

內服:煮熟,5-15g;或焙乾研末。

使用注意

《中國動物藥志》:“孕婦慎服。”

採集加工

捕後洗淨,鮮用,或用開水燙死,曬乾。

形態特徵

日本蟳,頭胸甲呈橫卵圓形,一般長約60mm,寬90mm左右,表面隆起,胃、鰓區具橫行的微細顆粒隆線。額稍突,分6個銳齒,中間2齒稍突。前側緣拱起,連外眼窩齒共具6銳齒。螯足壯大,不甚對稱,長節前緣一般具3粗刺,基部1個最小腕節內末角具1壯刺,外側面具3小刺,掌節內外面隆起。,外基角具1刺,背面的兩條隆脊上各具2齒,兩指比掌節長,表面有縱溝。步足各節背腹緣均具剛毛,前節與指節均扁平,呈槳狀。腹肢退化,藏於退化的腹部內側,雌體4對用以抱卵;雄體2對,轉化為交接器。背面綠棕色或深紫色,螯足表面呈深紫色,指深黑色,步足上面紫棕色,下面較淺。

生長環境

生活於低潮線10m的水深內,有海藻的泥沙質水底或石隙間。每年5-6間為產卵期。全國沿海均有分布。

相關論述

1、《本草拾遺》:“治小兒閃痞。,煮食之。”
2、《日華子》:“解熱氣,治小兒痞氣。”
3、《中國藥用海洋生物》:“破血、通經、通乳。治產後血瘀,宿食,乳汁不足。”
4、《日華子》:“冷,無毒。”
5、《綱目》:“鹹,寒,無毒。”

附註

斑紋蟳Charybdiscruciata (Herbst)[C.feriatus(Linnaeus)]又名:銹斑蟳《浙江動物志·甲殼類》。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廣西等沿海。與蝤蛑同等入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