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黑暗騎士(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

蝙蝠俠:黑暗騎士

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一般指本詞條

《蝙蝠俠:黑暗騎士》是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作品,由克里斯托弗·諾蘭執導,克里斯蒂安·貝爾、希斯·萊傑、阿倫·艾克哈特、加里·奧德曼等主演,於2008年7月18日在美國正式上映。

該系列改編自DC漫畫公司的超級英雄漫畫《蝙蝠俠》,該片的前作為2005年上映的《蝙蝠俠:俠影之謎》。在前一部故事中,蝙蝠俠從親眼目睹父母被殺的陰影中走出,經歷成長後不再是孤單英雄。在警官詹姆斯·戈登和檢察官哈維·丹特的幫助下,“蝙蝠俠”繼續與犯罪鬥爭,高譚市的犯罪率急劇下降。但城市科技和污穢並存,新一輪混亂很快席捲整個城市,“小丑”成為混亂的源頭和支配者。儘管不清楚“小丑”的最終目的,但他的邪惡企圖威脅到高譚市民的生活。面對史上最具針對性和惡毒的對手,“蝙蝠俠”需要動用地下軍械庫的高科技武器粉碎這股新的危機。

該片於2009年獲得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最佳音效剪輯,獲得第66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男配角,獲得第18屆MTV電影獎最佳反派、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員、最佳打鬥場面,獲得第35屆土星獎最佳動作/冒險/驚悚電影、最佳男配角、最佳編劇、最佳特效、最佳配樂,獲得第15屆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替身演員、最佳男配角;於2008年獲得第12屆好萊塢電影獎好萊塢年度製作人獎。截止2017年8月14日,該影片全球票房突破100000萬美元。

基本介紹

  • 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
  • 編劇克里斯托弗·諾蘭喬納森·諾蘭、大衛·S·高耶、鮑勃·凱恩
  • 主演:克里斯蒂安·貝爾、希斯·萊傑、阿倫·艾克哈特、加里·奧德曼、摩根·弗里曼、麥可·凱恩
  • 製片人:文·德·拉·諾伊、喬丹·哥登堡、李少偉、班傑明·梅爾尼克、克里斯托弗·諾蘭、羅恩·奧爾林、查爾斯·羅文、艾瑪·托馬斯、托馬斯·圖爾、馬切爾·E·尤斯蘭
  • 出品公司:華納兄弟影片公司、Syncopy、美國傳奇影片公司、DC Comics 
  • 中文名:蝙蝠俠:黑暗騎士
  • 外文名:The Dark Knight
    Batman:The Dark Knight
    TDK
    Batman Dark Knight
    Batman Begins 2
  • 其他譯名:暗夜騎士、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蝙蝠俠-黑夜之神、蝙蝠俠6:暗夜騎士、蝙蝠俠前傳2
  • 類型:動作、犯罪、劇情、冒險、懸疑、驚悚、經典、科幻、驚悚  
  • 製片地區:美國、英國 
  • 拍攝地點:美國、中國、英國  
  • 發行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 Animation [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等 
  • 片長:152 分鐘
  • 上映時間:2008年7月18日(美國)
  • 票房:100000 萬美元 
  • 對白語言:英語、國語
  • 色彩:彩色
  • imdb編碼:tt0468569
  • 主要獎項: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效剪輯 
    第66屆金球獎最佳男配角 
    第35屆土星獎最佳動作電影 
  • 線上播放平台:央視網、愛奇藝、嗶哩嗶哩、優酷、騰訊視頻
  • 出品時間:2008年
  • 音樂漢斯·季默
劇情介紹,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音樂原聲,幕後製作,創作背景,團隊組建,劇本創作,角色選擇,場地取景,服裝化妝道具,幕後花絮,相關公司,宣傳發行,上映信息,票房信息,影片特色,主題寓意,敘事手法,視覺風格,獲獎記錄,影片評,大眾評分,專業評價,經典台詞,相關事件,

劇情介紹

這部影片故事續接上部故事,在上部影片《俠影之謎》的最後,哥譚市警察局局長詹姆斯·戈登(加里·奧德曼飾)告知蝙蝠俠(克里斯蒂安·貝爾飾)有一股新的惡勢力正在崛起,這股惡勢力包括小丑(希斯·萊傑飾)。
在影片開頭,小丑帶領手下搶劫黑幫銀行,手下們在小丑的伎倆下相互殘殺。他籌劃搶劫的是為哥譚市幾大黑幫洗錢提供幫助的銀行,小丑的干預導致哥譚市警方發現黑錢的流向。蝙蝠俠、戈登局長和新來的的檢察官哈維·丹特(阿倫·艾克哈特飾)計畫剷除黑幫,讓哈維成為英雄。黑幫老大討論對付蝙蝠俠等人,在香港劉氏公司的勸說下,他們將資金轉移到劉氏公司名下。小丑現身提議雇用他殺死蝙蝠俠,但遭黑幫老大拒絕。蝙蝠俠為獲取更多情報,離開哥譚市前往中國香港,在劉氏公司總部將總裁劉先生帶走。劉先生被蝙蝠俠送進哥譚市警局,使幾大黑幫陷入混亂,他們同意雇用小丑,支持他的“幹掉蝙蝠俠”計畫。
蝙蝠俠:黑暗騎士
劇照
蝙蝠俠並非孤軍奮戰,除前作中出現的哥譚市警局的戈登局長,還有新當選地區檢察官的哈維·丹特。哈維·丹特的存在讓布魯斯·韋恩相信蝙蝠俠有可能功成身退,同時也意味著他可以和心上人瑞秋·道斯(瑪吉·吉倫哈爾 飾)過上平靜生活。但,哈維和瑞秋之間已發生情愫。
一位扮成蝙蝠俠的支持者被發現吊死在哥譚市警局外,小丑向公眾宣稱:如果蝙蝠俠不摘下他的面具,哥譚市將每天有人喪生。小丑暗殺多位官員,引發哥譚市的恐慌。蝙蝠俠發現自己難以阻止小丑的行動,決定自首。丹特搶先宣稱自己是蝙蝠俠,小丑現身被蝙蝠俠和戈登局長逮捕。蝙蝠俠審問小丑得知瑞秋和丹特被困兩處位置,小丑故意將兩人被困位置說反。蝙蝠俠去救瑞秋,實際是救丹特,戈登局長去救瑞秋。小丑藉助炸彈逃脫,丹特受傷毀容,瑞秋死亡。瑞秋的死亡使丹特瘋狂,小丑前往病院說服其向警察、黑幫、蝙蝠俠復仇,檢察官哈維·丹特成為雙面人。小丑將黑幫的錢和會計劉一起焚燒,宣布統治城市,政府撤離民眾。撤離的兩艘渡輪上被小丑事先安裝炸彈,一艘是撤離的民眾,另一艘是囚犯。蝙蝠俠趕到阻止炸彈爆炸,並打倒小丑。
蝙蝠俠:黑暗騎士
海報
蝙蝠俠發現丹特綁架戈登局長和他的家人,丹特將他們帶至瑞秋死亡的大樓,用擲硬幣的方式來決定他、蝙蝠俠和戈登兒子的生死。蝙蝠俠及時趕到救下戈登一家。為不讓小丑計謀得逞,蝙蝠俠和戈登決定維持檢察官哈維·丹特的形象,讓蝙蝠俠承擔雙面人的罪名。
片尾戈登發出對蝙蝠俠的追捕令,砸毀蝙蝠信號燈,並為蝙蝠俠取名黑暗騎士。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配音備註
布魯斯·韋恩克里斯蒂安·貝爾趙銘蝙蝠俠
小丑希斯·萊傑桂楠----
哈維·丹特阿倫·艾克哈特劉風雙面人
阿爾弗雷德·潘尼沃斯麥可·凱恩程玉珠韋恩宅管家
瑞秋瑪吉·吉倫哈爾狄菲菲檢察官
吉姆·戈登加里·奧德曼張欣高譚市警長
盧修斯·福克斯摩根·弗里曼胡平智韋恩集團CEO
RamirezMonique Curnen黃鶯----
WuertzRon Dean程玉珠----
Scarecrow希里安·墨菲吳磊----
黃經漢楊海音----
Mayor內斯特·卡博內爾海帆----
Maroni埃里克·羅伯茨王肖兵----
Chechen里奇·科斯特----
Engel安東尼·麥可·豪爾----
StephensKeith Szarabajka----
LoebColin McFarlane----
ReeseJoshua Harto吳磊----
Barbara GordonMelinda McGraw詹佳----
James Gordon內森·甘寶詹佳----
RossiRobert Michael Vieau----
DopeyMichael Stoyanov----
HappyWilliam Smiley----
GrumpyDanny Goldring----
Gambol麥可·加·懷特胡平智----
ChucklesMatthew O'Neill----
Bank Manager威廉·菲德內爾吳磊----
Drug DealerOlumiji Olawumi----
Drug Buyer(as Greg Beam)Gregory Beam----
unkieErik Hellman----
Natascha畢崔斯·羅森詹佳----
Crime BossVincenzo Nicoli----
LSI VP陳冠希----
Judge SurrilloNydia Rodriguez----
BrianAndy Luther----
Man No.1James Farruggio----
Man No.2Thomas Edson McElroy----
Assistant DAWill Zahrn----
Thug at PartyJames Fierro----
Gentleman at PartyPatrick Leahy----
Male GuestSam Derence----
Female GuestJennifer Knox----
Judge FreelPatrick Clear----
Maroni's MistressSarah Jayne Dunn----
Gambol's Bodyguard (as Chucky Venn)Chucky Venice----
Gambol's BodyguardWinston Ellis----
Joker's ThugDavid Dastmalchian----
ReporterSophia Hinshelwood----
HecklerKeith Kupferer----
Cop HecklerJoseph Luis Caballero----
Acting CommissionerRichard Dillane----
Officer at IntersectionDaryl Satcher----
Convoy LeaderChris Petschler----
Fat ThugAidan Feore----
MurphyPhilip Bulcock----
Cop with Fat ThugPaul Birchard----
MedicWalter Lewis----
Cop at250 52nd St.Vincent Riotta----
NurseNancy Crane----
PolkK. Todd Freeman----
BergMatt Shallenberger----
Cop at HospitalMichael Andrew Gorman----
BartenderLanny Lutz----
Civilian(as Peter DeFaria)Peter Defaria----
First MateMatt Rippy----
Prison Ferry PilotAndrew Bicknell----
Guard CommanderAriyon Bakare----
BusinessmanDoug Ballard----
MotherHelene Wilson----

職員表

製作人導演副導演(助理)編劇攝影配樂剪輯選角導演藝術指導美術設計動作指導服裝設計視覺特效布景師
班傑明·梅爾尼克 Benjamin Melniker 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 Nolan 李少偉Philip Lee 喬丹·哥登堡 Jordan Goldberg 凱文·德·拉·諾伊 Kevin De La Noy 羅恩·奧爾林 Lorne Orleans 查爾斯·羅文 Charles Roven 艾瑪·托馬斯 Emma Thomas 托馬斯·圖爾 Thomas Tull 馬切爾·E·尤斯蘭 Michael E. Uslan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 NolanJessica Franks Clare Glass Richard Graysmark Brandon Lambdin Sarah MacFarlane Andrew Mannion Nilo Otero Gregory J. Pawlik Jr. Julian Brain Tom Brewster Michelle Gonsiorek Sallie Anne Hard Glyn Harper Sarah Hood Michael T. McNerney Michael Michael Megan RobertsBob Kane、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 Nolan、大衛·S·高耶 David S. Goyer、喬納森·諾蘭Jonathan Nolan沃利·菲斯特詹姆斯·紐頓·霍華德James Newton Howard 漢斯·季默Hans ZimmerLee Smith約翰·帕帕席德拉內森·克勞利Nathan CrowleyMark Bartholomew 詹姆斯·漢姆比德吉James Hambidge Craig Jackson Kevin Kavanaugh Simon Lamont Steven Lawrence Naaman Marshall尼克·麥金勒斯 Rick Le Fevour林迪·海明Lindy HemmingPierre Buffin 尼克·戴維斯Nick Davis Paul J. Franklin Ian Hunter Dominique Vidal Timothy Webber Christian Irles彼得·蘭度Peter Lando

角色演員介紹

(參考資料

音樂原聲

歌曲名稱
作曲
備註
A Storm Is Coming
漢斯·季默
插曲
On Thin Ice
漢斯·季默
插曲
Gotham's Reckoning
漢斯·季默
插曲
Mind If I Cut In?
漢斯·季默
插曲
Underground Army
漢斯·季默
插曲
Born In Darkness
漢斯·季默
插曲
The Fire Rises
漢斯·季默
插曲
Nothing Out There
漢斯·季默
插曲
Despair
漢斯·季默
插曲
Fear Will Find You
漢斯·季默
插曲
發行時間:2012-07-16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在製作《蝙蝠俠:俠影之謎》期間,許多人都問過克里斯托弗·諾蘭是否會拍攝續集,他表示,自己也不確定。鑒於2005年的暑期檔大製作《蝙蝠俠:俠影之謎》大熱,其著作權的所有者華納公司遂決定邀請編導克里斯托弗·諾蘭繼續製作續集《蝙蝠俠:黑暗騎士》。諾蘭認為《蝙蝠俠》系列故事永遠都不會有終結的一天。他指出,第一部影片的成功促使故事繼續發展,之所以同意拍攝續集是基於他構思了一個新的故事,明確“小丑”角色的性格特徵,並且知道如何延續前作的傳奇才下定決心執導續集。

團隊組建

在製作續集時,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強調儘管預算更高、場面更宏大,但關鍵是要避免重複之前的自我。他和團隊都在努力避免陷入相似的情節和創作錯誤。在克里斯托弗·諾蘭的保證下,從《蝙蝠俠:俠影之謎》回歸大量人員參與到續集,包括演員和工作人員。諾蘭強調製作續集是一項重要的工程,因為團隊需要重新審視所有角色,無論是之前的還是新加入的,以確保他們一經出現在大銀幕上就能立即吸引觀眾的注意。

劇本創作

諾蘭的弟弟喬納森·諾蘭和大衛·S·高耶加入編劇團隊,影片所講述的故事由克里斯托弗·諾蘭和大衛·S·高耶共同構思,然後由喬納森·諾蘭負責執筆潤色劇本。兄弟倆將主要角色的數量加倍,加入吉姆·戈登警長和新任地方檢察官哈維·丹特,兩者都將幫助蝙蝠俠對抗和摧毀哥譚市的犯罪組織。

角色選擇

克里斯蒂安·貝爾再次扮演“蝙蝠俠”,與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再度合作。貝爾一直以嘗試新角色而聞名好萊塢,他對這次再次扮演“蝙蝠俠”並不感到意外。儘管外界對此有各種猜測,認為這次演出可能成為他演藝事業中的一個分水嶺,但貝爾並不在意這些質疑。他強調這次出演是因為對諾蘭的信任和對新鮮故事元素的理解。貝爾表示,他與諾蘭合作過多次,包括兩部“蝙蝠俠”電影和《致命魔術》,他了解諾蘭的創意要求,知道只有創新的元素才能吸引他繼續合作。貝爾強調自己不是簡單重複以往角色,而是將角色發展和演繹得更加深入。他樂於接受這個機會。

場地取景

諾蘭轉戰冰島、芝加哥和倫敦實地取景,在129個工作日裡高效運轉,完成這部超級大片。為追求寫實,導演諾蘭在影片中大量採用芝加哥和香港的外景。在芝加哥警方的協助下,劇組暫時封閉數個街區,拍攝追車場景。哥譚市主要部分在芝加哥完成取景拍攝。片中韋恩莊園則取景自倫敦北部羅斯徹爾德家族的一處古老地產。
在香港取景拍攝的部分中,觀眾能夠感受到熟悉的香港夜景。這為影片注入更真實的質感,使觀眾時刻懷疑兇手小丑是否就存在於身邊。

服裝化妝道具

服裝設計師林迪·海明對照“小丑”的面部特徵和個性,同時也從反傳統文化的流行大師皮特·多赫提和“朋克之父”伊基·波普的風格中吸取某些靈感,儘量避免讓“小丑”的服飾看著像一個遊民,但又得讓它破舊且邋遢,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這個角色尖銳、神經質的一面。
林迪·海明在談到“小丑”的服飾時稱自己一直在尋找他為什麼會把自己打扮成這樣的原因,推斷是“小丑”所展現的正是他的真實面貌。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解釋道:“這種打扮成‘小丑’的方式實際上是利用滑稽表演來掩飾角色的性格特點,我們的目標是探索這個角色更深層次的現實主義特徵。我們共同意識到,對於這個角色來說,扮演‘小丑’實際上是在某種程度上再現了生命之火的本質。”
在謝伯頓電影製片廠的攝影棚內,劇組用24台水泵製造高達40英尺的瀑布。特效主管用6個月的時間研製蝙蝠戰車等尖端裝備,他帶領團隊按照諾蘭的要求,研發製造5款戰車供拍攝使用。
美術指導納坦·克勞雷曾設計《蝙蝠俠:俠影之謎》中的蝙蝠車,這次也替該影片中的蝙蝠機車操刀。片中騎乘蝙蝠機車的鏡頭,都是由特技演員珍·皮耶·戈伊替克里斯蒂安·貝爾完成。

幕後花絮

演員故事
幕後故事

相關公司

參與項目
單位名稱
製作公司
1. 傳奇影業 美國
2. Syncopy 美國
3. DC Comics 美國
4. 華納兄弟公司 巴西
發行公司
1. 20th Century Fox
2. Fox-Warner 瑞士
3. Karo Premiere 俄羅斯
4. Sandrew Metronome Distribution Sverige AB 瑞典
5. Sandrew Metronome Distribution Finland 芬蘭
6. Village Films 希臘
7.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阿根廷
8. Film1
9. HBO有線電視頻道 美國
10. SBS6 荷蘭
11. VT4 比利時
12. Warner Home Video 加拿大
13.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14.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德國
15. Warner Home Video
16.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瑞典
17.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美國
18. Warner Home Vídeo 巴西
19. TNT 美國
20. Veronica
21. ITV 1
22. InterComFilm
23. SBS9
24. Warner Bros. Entertainment Australia
25. 華納兄弟公司 巴西
26. Warner Bros. Finland 芬蘭
27. Sam Film 冰島
28. InterCom 匈牙利
29. Sandrew Metronome Norge A/S 挪威
30. Alexandra Films 保加利亞
31. Continental Film 斯洛伐克
32. Columbia TriStar Warner Filmes de
33. Sandrew Metronome International
34. Blitz
35. Kanal 2
36. Forum Cinemas
37. Nu Metro Cinemas
38. Amazon Prime Video
39. Warner Bros. Pictures
40. HBO Max
參考資料

宣傳發行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
阿根廷
2008年7月14日(布宜諾斯艾利斯)(首映)
美國
2008年7月14日(紐約市,紐約)(首映)
中國台灣
2008年7月16日
阿根廷、玻利維亞、智利、希臘、中國香港、馬來西亞、秘魯、菲律賓、泰國、烏拉圭
2008年7月17日
巴西、加拿大、哥倫比亞、印度尼西亞、印度、墨西哥、巴拿馬、美國、委內瑞拉
2008年7月18日
英國
2008年7月21日(倫敦)(首映)
冰島
2008年7月21日(首映)
丹麥
2008年7月22日
西班牙
2008年7月23日(巴塞隆納)(首映)
比利時、埃及、冰島、義大利
2008年7月23日
芬蘭
2008年7月24日(限定)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厄瓜多、英國、克羅地亞、愛爾蘭、以色列、科威特、黎巴嫩、立陶宛、荷蘭、紐西蘭、葡萄牙、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亞、斯洛伐克
2008年7月24日
保加利亞、愛沙尼亞、芬蘭、拉脫維亞、奈及利亞、挪威、羅馬尼亞、瑞典、土耳其、南非
2008年7月25日
日本
2008年7月28日(東京)(首映)
德國
2008年8月1日(限定)
日本、波蘭
2008年8月2日(限定)
韓國
2008年8月6日
捷克共和國、匈牙利
2008年8月7日
波蘭
2008年8月8日
日本
2008年8月9日
瑞士
2008年8月13日(法語區)
西班牙、法國
2008年8月13日
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烏克蘭
2008年8月14日
瑞士
2008年8月21日(德語區)
奧地利、德國
2008年8月21日
阿美尼亞
2008年8月28日
越南
2008年8月29日
巴基斯坦
2008年10月10日(拉瓦爾品第)
美國
2009年1月23日(超大銀幕版)(重映)
日本
2009年1月24日(重映)
巴西
2009年2月6日(超大銀幕版)(重映)
新加坡
2009年2月12日(重映)
墨西哥
2009年2月13日(重映)
韓國、秘魯
2009年2月19日(重映)
中國香港
2009年9月24日(重映)(超大銀幕版)
西班牙
2015年1月31日(巴塞隆納)(重映)
美國
2018年8月21日(重映)(超大銀幕版)
日本
2020年7月10日(重映)(IMAX版和4D版)
參考資料

票房信息

截至2017年8月14日,《蝙蝠俠: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是首部全球票房破100000萬美元的超級英雄電影。

影片特色

主題寓意

《黑暗騎士》展現一個英雄在克服身世和內心恐懼的過程中不斷成長的故事。蝙蝠俠的心理陰影源自於父母遇害和童年經歷,在面對罪惡時選擇反擊。隨著故事的發展,蝙蝠俠的勝利引發更大的危機,犯罪組織聯合起來對抗他,使得歌譚市再次陷入混亂。蝙蝠俠在應對黑暗勢力時,也逐漸越過法律的限制,暴露出憤怒和瘋狂的一面。這種霸權和獨裁的英雄行為讓市民開始質疑蝙蝠俠是救世主還是毀滅者。導演諾蘭通過本部影片探討關於蝙蝠俠是不是英雄的問題,並從現實主義出發思考“沒有任何人是可以游離於法律之外的,即使是以‘義務警察’的身份也不行”。戈登局長則是影片中社會良知、法律、政府、正義、清廉的代表,在關鍵時刻,他是給蝙蝠俠指引困惑的英雄。導演將“雙面人”哈維從一個英雄變成復仇者,成為另外一種“蝙蝠俠”,讓觀眾思考人性的缺憾與良知的失落。該影片中的正邪交鋒讓觀眾領略電影對人性內涵上的張力。

敘事手法

克里斯托弗·諾蘭專注於文本結構,他對設定迷宮的興趣遠遠超過對人物形象和情感張力的刻畫。他通過高技術含量的外在形式,迫使觀眾高度集中,跟隨他的敘事節奏與主人公共同展開故事。直到揭開謎底,真相大白,觀眾最明顯的感受是導演的存在,而不是角色的表現,情感的共鳴在心中。

視覺風格

克里斯托弗·諾蘭將電影視作一種雜耍,強調使用膠片和精緻結構的追求。諾蘭一直注重讓3D畫面呈現出立體感,但同時也認識到3D畫面在縮小螢幕尺寸和降低亮度後會導致細節模糊。因此,他一直堅持使用70mm攝影和IMAX巨幕展示。《黑暗騎士》中諾蘭用IMAX拍攝影片中的4組主要動作系列場景,並拍攝許多靜態的戲劇性時刻,包括影片開頭的六分鐘。
影片中的黑色基調展現出維護歌譚社會秩序、城市選舉、執法以及統治階層腐敗、罪惡集團反政府行為等問題。

獲獎記錄

時間
頒獎方
獎項名稱
獲獎方
結果
2012
第35屆人民選擇獎
觀眾最喜愛的電影
《蝙蝠俠:黑暗騎士》
獲獎
觀眾最喜愛的動作電影
《蝙蝠俠:黑暗騎士》
觀眾最喜愛的演員陣容
《蝙蝠俠:黑暗騎士》
觀眾最喜愛的銀幕組合
克里斯蒂安·貝爾和希斯·萊傑
觀眾最喜愛的超級英雄
克里斯蒂安·貝爾
2009
最佳男配角
希斯·萊傑
獲獎
最佳音效剪輯
理察·金
最佳攝影
瓦利·菲斯特
提名
最佳藝術指導
內森·克勞利、彼得·蘭度
最佳音響效果
Lora Hirschberg、Gary Rizzo、Ed Novick
最佳電影剪輯
李·史密斯
最佳視覺效果
尼克·戴維斯、Chris Corbould、Timothy Webber、Paul J. Franklin
最佳化妝
John Caglione Jr.、Conor O'Sullivan
第66屆美國金球獎
最佳男配角
希斯·萊傑
獲獎
最佳男配角
希斯·萊傑
獲獎
最佳攝影
瓦利·菲斯特
提名
最佳服裝設計
林迪·海明
最佳音效
Lora Hirschberg、理察·金、Ed Novick、Gary Rizzo
最佳剪輯
李·史密斯
最佳特殊視覺效果
Chris Corbould、尼克·戴維斯、Paul J. Franklin、Tim Webber
最佳配音
漢斯·季默、詹姆斯·紐頓·霍華德
最佳化妝&髮型
Peter Robb-King
最佳藝術指導
內森·克勞利、彼得·蘭度
最佳外語片
《蝙蝠俠:黑暗騎士》
獲獎
第23屆西班牙戈雅獎
最佳歐洲電影
《蝙蝠俠:黑暗騎士》
提名
第18屆MTV電影獎
最佳反派
希斯·萊傑
獲獎
最佳影片
《蝙蝠俠:黑暗騎士》
最佳男演員
克里斯蒂安·貝爾
最佳打鬥場面
克里斯蒂安·貝爾、希斯·萊傑
第35屆土星獎
最佳動作/冒險/驚悚電影
《蝙蝠俠:黑暗騎士》
獲獎
最佳男配角
希斯·萊傑
最佳編劇
克里斯托弗·諾蘭、喬納森·諾蘭
最佳特效
尼克·戴維斯、Chris Corbould、Timothy Webber、Paul J. Franklin
最佳配樂
詹姆斯·紐頓·霍華德、漢斯·季默
最佳男主角
克里斯蒂安·貝爾
提名
最佳女主角
瑪吉·吉倫哈爾
最佳男配角
艾倫·艾克哈特
最佳導演
克里斯托弗·諾蘭
最佳服裝
林迪·海明
最佳化妝
John Caglione Jr.、Conor O'Sullivan
最佳特別版DVD Two-Disc Special Edition.
《蝙蝠俠:黑暗騎士》
最佳替身演員
拉爾夫·麥奇奧、里克·阿維利
獲獎
最佳男配角
希斯·萊傑、加里·奧德曼
2009年美國藝術指導工會獎
幻想類電影最佳藝術指導
《蝙蝠俠:黑暗騎士》
獲獎
第51屆日本電影藍絲帶獎
最佳外國影片
《蝙蝠俠:黑暗騎士》
獲獎
2008
最佳動作冒險電影
《蝙蝠俠:黑暗騎士》
提名
最佳夏日電影-動作冒險類
《蝙蝠俠:黑暗騎士》
第3屆尖叫頒獎禮
最佳超級英雄
克里斯蒂安·貝爾
獲獎
最佳夢幻電影男主角
希斯·萊傑
最佳電影奸角
希斯·萊傑
最佳男配角
加里·奧德曼
最佳導演獎
克里斯托夫·諾蘭
最佳劇本
《蝙蝠俠:黑暗騎士》
最佳漫畫電影
《蝙蝠俠:黑暗騎士》
好萊塢年度製片人獎
克里斯托弗·諾蘭、查爾斯·羅文、艾瑪·托馬斯
獲獎

影片評

大眾評分

網站
評分(滿分10分)
參評人數
統計截止日期
騰訊視頻
9.3
7181人
2024-03-13
時光網
9.0
3.2萬人
2024-03-13
1905電影網
8.2
1176人
2024-03-13

專業評價

正面評價
萊傑的表演足以讓《黑暗騎士》成為一部非常出色的電影,但幸運的是,這部電影的表現遠不止於此——它不僅是今年夏天最好的電影,而且是今年最好的電影之一(《鮑靈格林每日新聞》麥可康普頓評)
雖然全片充滿著對罪與懲、善與惡、對與錯的深度思考——看到三分之一,我就想:“天啊!這片絕對值得看一次!”——但簡單地說,《蝙蝠俠:黑暗騎士》仍然是一次高潮迭起的娛樂體驗。或許因為預算有所增加,《黑暗騎士》所展示的場面也是全所未有的宏偉壯觀。計畫周密的小丑和緊隨其後的蝙蝠俠幾乎帶我們走遍了整座城市。我們不會看到蝙蝠俠有太多新的動作招式——除了那部很酷的蝙蝠機車——最驚心動魄的反而是蝙蝠俠和小丑的幾場鬥智過程。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最擅長玩故事結構,這次他更是玩到極致,每一步都走得出人意料而又合情合理(《moviesoon》 Adam Hsieh評)
黑暗、冷酷、鬼魅又夢幻,《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絕非“卓越”二字可以形容。它很可能是你在今夏甚至一整年裡,看過的最好又最可怕的漫畫英雄改編電影。至少高出《蝙蝠俠:俠影之謎》(Batman Begins)兩級,這部續篇代表著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 Nolan)最成功又最成熟的作品(Emanuel Levy評)
負面評價
This is an impressive film in many ways, and Nolan directs with real confidence, yet the overall result feels cumbersome.從很多方面來說,這都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諾蘭的導演也很有信心,但整體效果卻讓人覺得很繁瑣(《星期日獨立報》喬納森·羅姆尼評)
Christopher Nolan's latest exploration of the Batman mythology steeps its muddled plot in so much murk that the Joker's maniacal nihilism comes to seem like a recurrent grace note.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 Nolan)對蝙蝠俠神話的最新探索使其混亂的情節陷入了如此黑暗的境地,以至於小丑瘋狂的虛無主義似乎成了一個反覆出現的裝飾音(《華爾街日報》喬Morgenstern評)

經典台詞

1.因為他不是我們的英雄。他是沉默的衛士,警惕的守護者。他是黑暗騎士。
Because he's not our hero. He's a silent guardian, a watchful protector. A dark knight.
2.The Joker: Starting tonight... people will die. I'm a man of my word.
小丑:今晚開始……人們將會死去,我是個說話算數的人。
3.Bruce Wayne: I knew the mob wouldn't go down without a fight. But this is different. They crossed the line.
Alfred Pennyworth: You crossed the line first, sir. You hammered them. And in their desperation they turned to a man they didn't fully understand. Some men aren't looking for anything logical. They can't be bought, bullied, reasoned or negotiated with. Some men just want to watch the world burn.
布魯斯·韋恩:我知道暴徒是不會在沒有經歷戰鬥前就平靜下來的,但是這一次不一樣,他們玩過界了。
阿爾弗雷德·帕尼沃斯:先生,是你先過界的,伱擊破了他們,把他們推到絕境。在絕望中,他們求助於一個自己都無法理解的人。在有些人身上,就是找不到任何邏輯可言,他們不能被收買,不會被恐嚇,也不能進行理性的談判,有些人惟一想看到的,就是這個世界被摧毀。
4.Gotham National Bank Manager: The criminals in this town used to believe in things. Honor. Respect. Look at you! What do you believe in? What do you believe in!
The Joker: I believe whatever doesn't kill you simply makes you... stranger.
高譚市國家銀行經理:這個城市的罪犯有信仰,他們相信榮譽,還有尊敬。看看你!你的信仰是什麼?你相信什麼?
小丑:我相信,不管用什麼方法殺死你,你也不過是一個……陌生人。
5.Harvey Dent: The night is darkest just before the dawn. And I promise you, the dawn is coming!
哈維·登特:黎明前的黑暗,我向你保證,光明很快就來了!
6.Harvey Dent: You either die a hero or you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yourself become the villain.
哈維·登特:你要么死為英雄,要么生為惡魔。

相關事件

香港水質差放棄跳海鏡頭?“蝙蝠俠”回應爭議
2007年11月5日美聯社和CNN援引香港英文報紙《星期日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Sunday edition)訊息稱:《蝙蝠俠: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原定在香港維多利亞海港拍攝的一場動作戲由於水質污染而取消,現計畫將這場動作戲改為在室內進行拍攝。
2007年11月12日,重慶晚報發文稱:《蝙蝠俠:黑暗騎士》近日在香港舉辦首次新聞發布會,回應有關“蝙蝠俠因香港水質太差而放棄跳海鏡頭”的傳聞,導演表示片中沒有讓“蝙蝠俠”在維多利亞港下水的場景,這一決定完全出自劇情考量。
香港影人炮轟蝙蝠俠霸道 直指政府歧視港產片
導演杜琪峯對政府批准和支持《蝙蝠俠:黑暗騎士》在香港取景一事認為是政府全力支持外國電影來港取景,指責政府對香港本地電影產業存在歧視。
香港官員、環境保護份子曾批評劇組
香港官員關心電影拍攝時可能造成的噪音污染和交通堵塞問題,劇組以信件回復香港市民,保證拍攝時造成的分貝只跟公車所發出的噪音一樣。同時環境保護份子批評片商為營造氣氛與視覺效果,租下河岸旁的大樓開整夜的燈,是浪費能源的行為。最終諾蘭用電腦合成影像製造蝙蝠俠從大樓一躍而下的鏡頭。
劇組人員意外事故
2007年9月,劇組在一間靠近英國徹特西小鎮的特效機構設計蝙蝠車的特技,工作人員之一的康威·威克烈夫在此地被自己的車撞上身亡。
小丑逝世
2008年1月22日,《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的小丑扮演者希斯·萊傑在自己家中因藥物中毒去世《蝙蝠俠:黑暗騎士》成為他生前的最後一部完整作品。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在談到“小丑”這個角色時稱,萊傑不論是在生前還是死後,他塑造的“小丑”永遠是這部電影的最大亮點和討論焦點。諾蘭強調萊傑為角色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將黑暗和幽默融合在一個悲傷的過去中。在萊傑的演繹下,“小丑”不僅是一個普通的罪犯,而是一個根植於無政府主義思想的邪惡代表。導演和萊傑曾就角色進行討論,並共同為劇本做出修改,一致認為如今社會的混亂無政府狀態造就出“小丑”這種單純想要傷害他人的形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