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思維:國家智商VS個體智商

蜂巢思維:國家智商VS個體智商

《紐約時報》、美國亞馬遜暢銷書

段永朝 唐興通 傅 強 泰勒·柯文 雷漢·薩拉姆 誠意薦讀

社群時代的生存法則

你的智商不能預知你的成功與否,國家的智商才是王道

更聰明的團隊更具協作精神,協作引爆更大的共享紅利

網際網路下半場的商業模式正在由“流量、收費交易”模式轉向 “人與人信任關係的業務協作” 的社交化業務模式,“蜂巢思維”是“社交化業務”必備的思維模式。信任與協作,社交化業務離不開“蜂巢思維”。

對於無數個處於互聯、社交、移動的個體而言,“智商”不只是個體智力水平與認知技能的測量,而是對群體的互動和複雜協同能力的深度分析。重新定義互聯時代“智商”。

基本介紹

  • 書名:蜂巢思維:國家智商VS個體智商
  • 作者:加雷特·瓊斯 (Garett Jones)
  • 原版名稱:Hive Mind: How Your Nation’s IQ Matters So Much More Than Your Own
  • 譯者:鄭常青
  • ISBN:9787121318917 
  • 類別:經濟管理
  • 頁數:284
  • 定價:55.00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7/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編輯推薦,媒體評論,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經濟學家和心理學家們已經講了很多關於個體智商的問題。但研究表明,國家智商比個人智商更加重要,而且一個國家平均智商的差異比個人智商的差異更能說明問題。在本書中,作者集結了心理學、經濟學、管理學和政治學的相關研究成果,指出了國家智商的差異可以解釋大多數的國家間的不平等。個人智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個人工資、信息處理能力和腦容量上;而國家的智商水平則是其整體繁榮與否的重要指標,而且具有積極的溢出效應。
加雷特·瓊斯通過研究還發現,統一測試中的高分者應對目前社會的挑戰更加輕鬆自如。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身邊的高智商同伴也會給我們帶來非常正面的影響。瓊斯形象地指出,每個國家的“工蜂”們創造了其實力超強的“蜂巢思維”。一旦該“蜂巢”建立起來後,個體能力的影響就變得很小。
瓊斯提出了一個有益的建議:通過更好的營養和學校教育,我們可以提升智商水平。如果全球範圍內都按此去做,那么國家之間的巨大差距可能會逐漸消失。

作者簡介

加雷特·瓊斯 (Garett Jones)
喬治·梅森大學公共選擇研究中心經濟學副教授。
在《紐約時報》《福布斯》《商業周刊》《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等媒體擁有廣泛影響力的作者。
鄭常青
英語語言文學碩士,擁有多年網際網路工作經驗。
關注創新、網際網路技術與人文社會科學交叉話題。
譯著:《決戰第三屏: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商業與行銷新規則》《創新的擴散》等。

編輯推薦

本書重新定義了互聯時代的“智商”, 對於無數個處於互聯、社交、移動的個體而言,“智商”不只是個體智力水平與認知技能的測量,而是對群體的互動和複雜協同能力的深度分析。
“蜂巢思維”——社群時代的生存法則。每個國家的“工蜂”們創造了其實力超強的“蜂巢思維”。一旦該“蜂巢”建立起來後,個體能力的影響就變得很小。本書揭示了一個出人意外的結論:你的智商不能預知你的成功與否,我們身邊的高智商同伴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比你想像的大得多!
更聰明的團隊更具協作精神,協作引爆更大的共享紅利。網際網路下半場的商業模式正在由“流量、收費交易”模式轉向 “人與人信任關係的業務協作”的社交化業務模式,“蜂巢思維”是“社交化業務”必備的思維模式。信任與協作,社交化業務離不開“蜂巢思維”。

媒體評論

《蜂巢思維》揭露了一個被忽視的事實:同伴的智商水平的影響比你想像的大得多!我們的世界被這簡單的事實影響著,但直到現在也一直沒有人討論過它。
——泰勒·柯文(Tyler Cowen)
喬治·梅森大學經濟系主任、經濟學大師
邊際革命博主、《大停滯》(The Great Stagnation)作者
很多生活在富裕國家的人們總會認為是他們的才智與天賦成就了自己的成功。但如果我們的才智低於這個國家的平均水平呢?《蜂巢思維》一書解釋了為什麼世界上有些國家富裕,有些國家貧窮;同時為如何構建更加和諧繁榮的社會指明道路。
——雷漢·薩拉姆(Reihan Salam)
《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執行編輯
網際網路下半場的商業模式正在由“流量、收費交易”模式轉向 “人與人信任關係的業務協作”模式,我們稱之為“社交化業務”。“蜂巢思維”恰恰是“社交化業務”必須具備的思維模式。信任與協作,社交化業務離不開“蜂巢思維”。
—— 智囊傳媒總裁 傅強
《蜂巢思維》探討了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國家的平均智商。智商領域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個人智商領域,而對於鑲嵌在特定的國家、地域或者組織的社群智商的研究一直有待探索。加雷特·瓊斯娓娓道來國家平均智商在國家的競爭力、國民團隊的協作性、國民理智和創新等方面的洞察和思考。我一直推崇“提出好問題,帶著讀者一起去探尋答案”的寫作風格。加雷特·瓊斯正是通過《蜂巢思維》引導我們去認識國家的平均智商,將其融入生活和工作的。
——網際網路社會學領域知名專家 唐興通
智商測試在過去100多年來,既吸引眼球,又充滿爭議。對於無數個處於互聯、社交、移動的個體而言,“智商”不只是個體智力水平與認知技能的測量,而是對群體的互動和複雜協同能力的深度分析。加雷特·瓊斯的這本《蜂巢思維》,為互聯時代重新理解“智商”提供了新的視角。
——財訊傳媒集團首席戰略官、網路智酷總顧問 段永朝

圖書目錄

目錄
序言 //005
致謝 //013
前言 智商的奧秘 //017
CHAPTER 01
智商測試僅僅是一個分數嗎? //001
CHAPTER 02
國家層面的達文西效應 //027
CHAPTER 03
詹姆斯·弗林及智商增長的問題 //045
CHAPTER 04
高智商者將統治地球嗎? //065
CHAPTER 05
更聰明的團隊更具協作精神 //091
CHAPTER 06
毅力與合作是政治開明的基礎 //117
CHAPTER 07
理智的選民及智者治國 //143
CHAPTER 08
團隊的O形環理論 //169
CHAPTER 09
對替代品及移民經濟效益的探索 //191
CHAPTER 010
詩歌與結語 //207
數據附錄 //215
英文參考文獻 //223

序言

信任與協作:社交化業務離不開“蜂巢思維”
智囊傳媒總裁 傅強
“自然界再無其他地方能像人類一樣,如此多毫不相干的相同物種——出於本能和歷史原因而相互爭鬥的基因對手——在如此複雜和對信任度的要求如此之高的項目上一起合作。”
——經濟學教授 保羅·西布賴特《陌生人的公司》
前不久,我們智囊機構和優客工場聯合主辦了一場“以書觀象——網際網路下半場的突破創新”的主題論壇。在論壇上,我們提出:網際網路下半場的商業模式由“流量、收費交易”模式轉向了“人與人信任關係的業務”模式!我們把這個轉變稱為 “從社會化媒體到社交化業務的演變”。
《蜂巢思維》中的很多觀點與我們的觀點非常契合。本書作者加雷特·瓊斯是喬治·梅森大學公共選擇研究中心經濟學的副教授。在他看來,所謂“蜂巢思維”就是“群體思維”,蜂巢就像是一個整體,匯集了每個個體的思維。而這一切,都需要“更聰明的團隊”以及 “更具協作精神的人”來實現……總之,蜂巢思維與當下融合、協作、跨界思維以及共贏思維等備受推崇的網際網路思維相吻合。
其實,這些觀點並不“新”,但在所謂的“網際網路上半場”,大家也僅僅是說說而已,缺少把這些觀點付諸行動的內在動力。其原因也很簡單——網際網路的人口紅利還沒有吃完,所謂構成網際網路生態的關鍵字也只有“流量”和“交易”兩個而已。在中國,BAT們的成功恰恰是對這個時期的最好詮釋。好在無論技術的發展還是商業環境的演變都沒有停下腳步,“中國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的說法當下已經成為一種共識,其中一個最線性化的佐證就是進入2013年後,整個網際網路世界的用戶增速開始明顯放緩——按照CNNIC的數據,從2013年至2016年的3年間,網民數量才增加了1億人,成為從網際網路在中國誕生至今的20多年間用戶增速最緩慢的一段時間,中國網際網路用戶的增速一直停留在個位數,中國網際網路的人口紅利已經終結。與此同時,“網民”這個詞已經不是什麼身份的識別,原因很簡單——國民都成網民了。但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當BAT們在網際網路上半場已經成功把住網際網路的信息以及交易入口後,企業在網際網路上的“獲客成本”也隨之居高不下,使得尋求新的突破成為了很多企業內在的需求和動力。
網際網路時代的當下,我們都有一個共識:以客戶為中心的時代真的來了!對網際網路時代而言,企業獲得成功的黃金法則是“客戶即上帝”——客戶體驗成為了核心!由此,也演變出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的思維模式法則:
1. 功能成為標配,情感成為強需
2. 中間成本趨零,價值鏈被重構
3. 個人異端化,組織社群化
近期,有不少專家對“社群”的核心功能做了總結——興趣聚集、溝通協作與商業變現。具體來說,就是在聚集、沉澱用戶的基礎上,通過溝通模式和協作模式的創新,不斷激活用戶的參與度、連線度和信任感。盤活冬粉經濟和分享經濟,是社群實現變現的基本模式。而這一切,都與《蜂巢思維》一書所反映出的內容高度吻合。
在《蜂巢思維》的作者加雷特·瓊斯看來,我們人類是社會性的生物:我們互相依賴,以期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無論是製造一輛汽車,還是經營一段幸福的婚姻,生活中的各種成功均離不開我們與別人的合作。但是,合作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意思的是,本書的作者對此並沒有給讀者“心靈雞湯”般正能量的描述,而是舉了著名的“囚徒困境”的例子。他想告訴我們,當相同的兩個人重複“囚徒困境”博弈多次之後,無論是在大學的實驗室,還是在國會大廳,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博弈者通常學會了合作。雖然不是絕對的,也不一定都有用,但很多人確實決定採用“一報還一報”的態度並“冒險”去相信別人。
在作者看來,選擇信任別人並不代表天真,信任也可以很精明。如果你知道自己將和同樣的人每周在教堂的百樂餐上或者在年度銷售會議上都要進行一次“囚徒困境”的博弈,那么這個遊戲看上去就會很不同了。就這樣,你和你的同伴突然有機會懲罰對方了:如果這次你對我很苛刻,下一次我也可以對你很刻薄。你付出,所以你收穫,如同我們平時所說的“禮尚往來”。因此,如果你不洗碗,我就讓垃圾堆積成山;如果你洗碗,我就迅速將垃圾清走。無論是在人際關係中、工作關係中,還是在社區里,這種默契的合作隨處可見,並且我們都很心安理得。很多時候,我們行善是源於周圍的人已經讓行善變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博弈論的領域裡,經濟學家很早就發現,如果你將單次的“囚徒困境”博弈變成重複博弈,那么自私的玩家可能就會理性地相互合作了。這並不是出於慷慨,而純粹是為了個人利益。有意思的是,在社群組織中,尤其是在網際網路的下半場,基於信任與協作的模式往往成為挖掘新的利潤區域的開端。一句話,網際網路下半場的商業模式正在由“流量、收費交易”模式轉向 “人與人信任關係的業務協作”模式!我們稱之為“社交化業務”。而“蜂巢思維”恰恰是“社交化業務”必須具備的思維模式。
正如IBM商業價值研究院所揭示的,社交化業務的迅速興起和持續高潮得益於其三個核心的特點:分享、協作和選擇。
分享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核心需求之一。社交化業務推動了分享的興趣、樂趣和效率。在社交化業務中,人們基於興趣自發地組成不同團體或社區,進行分享、交流和互動。以Facebook為代表的社交網路鼓勵實名制,使人們將真實世界的人際關係轉移到網路上。通過社交化業務,人們可以超越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擁有更多的朋友和視野,為人生增添更多的樂趣。社交化業務進一步提高了信息互動的效率。在社交化業務中,通過朋友或志趣相投的人的分享,人們可以更快速地知曉和獲取所需信息,避免了通過入口網站或搜尋網站查找的漫長篩選工作,提高了分享的效率。
社交化業務也推動了從小到大的各類協作的產生和效率。各類組織和個體基於自身興趣和利益參與社交化業務,形成協作參與的基礎。他們基於自我需求和興趣,在社交環境下提出協作需求,而分享則使協作需求迅速傳播和快速回響,使協作發生的可能性和成功率大大提高。協作進一步提高了人們對參與社交化業務的興趣和熱情,使社交化業務有更堅實的發展基礎。
社交化業務的第三個核心特點是提高選擇效率,降低選擇成本。社交化業務參與的普遍性和積極性為各種創意的實施提供了海量的嘗試機會,而嘗試成功或失敗的記錄被記載、分享和累計又為以後的選擇提供了資料和基礎,從而提高了選擇的效率。由於人們的協作和嘗試很多是基於興趣和自發的參與,嘗試的機會海量增加,嘗試的方法和路徑的重要性降低,嘗試的成本大大降低,也推動了之後選擇成本的持續降低。
以上這一切,無不與所謂的“蜂巢思維”密切相關!於是,《蜂巢思維》的作者提醒我們:
1. 有耐心:關注合作的長期利益,不要只是著眼於短期的快樂。
2. 友善:始於友善,笑要露齒。在接下來的博弈里,你可以採用“一報還一報”的方法,另外也要不時地嘗試合作,即便事情已向相反的方向發展了一段時間。
3. 有洞察力: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了解遊戲規則,並且清楚合作的收益和代價。
最後,我想和大家分享《蜂巢思維》作者在書中引用的一句話,與廣大讀者共勉:
從之前的互動中看清對方,並記住其相關的特點,是維繫合作不可或缺的。
——羅伯特·阿克塞爾羅德《合作的進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