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中央商務區“十四五”規劃
為更高水平、更高質量推進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中央商務區(以下簡稱“商務區”)建設,根據《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和《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制定本規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中央商務區“十四五”規劃
- 發布單位:上海市人民政府
- 發布時間:2021年7月31日
檔案發布,規劃內容,
檔案發布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中央商務區“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2021年7月31日)
滬府發〔2021〕14號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現將《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中央商務區“十四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規劃內容
一、“十三五”發展回顧
“十三五”期間,商務區由開發建設階段進入功能打造階段,大交通、大商務、大會展功能逐漸顯現,服務保障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成功舉辦,基本形成了產城融合發展、環境生態文明、配套優勢明顯、區域特色鮮明的新一代商務區框架。截至2020年末,商務區全域生產總值和稅收總額分別為1196億元和268億元。
(一)大交通樞紐功能全面升級
四通八達的骨幹路網基本形成,集民用航空、高鐵、長途客運、軌交、公交於一體的綜合交通體系不斷完善。依託虹橋國際機場、虹橋高鐵站兩大功能性項目,商務區與長三角主要城市基本實現一小時通勤。“十三五”期間,虹橋樞紐累計客流18.4億人次,年均總客流3.68億人次,日均客流量103.3萬人次。各運營單位之間信息共享、應急聯動水平持續提高,春運、節假日、進博會舉辦期間等重要時間節點應急保障水平不斷提升,疫情防控舉措落實得力。
(二)大商務集聚效應初步顯現
核心區重點區域基本建成,349棟樓宇結構封頂,封頂率達99%;竣工面積485萬平方米,竣工率達83%。招商引資和企業入駐進入高峰期,截至2020年末,商務區入駐法人企業4.9萬家,集聚國內外具有總部功能的企業357家,其中內資總部類及上市公司239家,外資總部類企業118家。重點打造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長三角電子商務中心、虹橋海外貿易中心等18家具有特色的產業園區,長三角會商旅文體聯動平台、虹橋品牌(商標)創新創業中心、虹橋綠谷WE-矽穀人工智慧型(上海)中心等7家特色樓宇。
(三)大會展品牌形象日益凸顯
“十三五”期間,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累計辦展面積2831萬平方米,成功舉辦三屆進博會。商務區基礎設施建設、交通組織完善、城市精細化管理、會展配套服務、應急聯動處置等服務保障獲得廣泛認可。以進博會為契機,商務區加快構建“大會展”生態圈,引進會展促進機構以及與會展相關的專業服務業企業200多家,雲上會展功能成功落地。積極承接進博會溢出效應,搭建以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為主的“1+N”貿易平台矩陣。
(四)各片區錯位發展亮點湧現
南虹橋產業發展空間深度釋放,初步形成總部經濟集聚,生物醫藥、國際商貿、現代金融、科技服務齊頭並進的良好態勢,生活配套功能進一步健全。東虹橋加快推動國家級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航空經濟、網際網路經濟、總部經濟三大高地態勢漸顯,金融、人工智慧、時尚創意等高端服務業活力迸發。西虹橋依託國家會展中心(上海)、中國北斗產業技術創新西虹橋基地,會展服務產業生態初具規模,產學研一體化的北斗功能平台集群基本形成。北虹橋研發總部集聚效應加速形成,創新創業功能初步顯現,智慧型服務製造、醫療器械、汽車研發設計、時尚文化旅遊等新興產業發展格局逐步形成。
(五)主城區服務功能逐步提高
高品質公共服務配套逐步完善,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一期正式運營,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初步集聚,商業集群漸成規模,文化場館建設推進有序,基本形成“15分鐘生活圈”。智慧城市建設格局初顯規模,率先實現核心區千兆網路全覆蓋,5G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廣泛落地套用。綠色低碳、生態環保的花園式商務區形態大致顯現,核心區建成三星級以上綠色建築達204棟,占比達58%,獲得全國首個綠色生態城區三星級運行標識證書。舒適宜人的高品質生活空間初見雛形,城市景觀、市容環境品質大幅提升。
商務區發展在取得新成績的同時,還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經濟能級有待提高,產業集聚度、區域顯示度還需增強。二是區域發展均衡度需要進一步提升,開發標準有待進一步統一。三是產城融合水平相對滯後,職住功能、公共服務和生態環境建設還需加強。四是內外銜接的綜合交通體系仍需完善,城市交通設施建設對區域功能發展的支撐作用有待進一步加強。五是營商環境仍需持續最佳化,政企溝通、企業服務等還需完善。
二、“十四五”發展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落實“四個放在”,提升“四大功能”,全面對接、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牢牢把握進博會戰略機遇,以“強化國際定位、彰顯開放優勢、提升樞紐功能”為主線,著力建設國際化中央商務區,著力構建國際貿易中心新平台,著力提高綜合交通管理水平,著力提升服務長三角和聯通國際的能力,緊緊圍繞“五型經濟”要求,在人才、品牌、通道、產業鏈、平台等方面改革創新突破,強交通、強會展、強商務,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促進區域協同聯動,打造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將商務區建設成為上海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增長極、引領長三角一體化的重要動力源、落實國家戰略的重要承載區,努力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標誌性區域、長三角強勁活躍增長極的戰略承載地、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連結點。
(二)發展定位
“十四五”期間,商務區服務長三角一體化和進博會兩大國家戰略,形成“一區五新”總體發展框架,即:構建以一流的國際化中央商務區為承載主體,打造開放共享的國際貿易中心新平台、聯通國際國內綜合交通新門戶、全球高端要素配置新通道、高品質的國際化新城區、引領區域協同發展新引擎。
一流的國際化中央商務區。順應國際化中央商務區發展趨勢,以提升核心功能為重點,構建高端賦能、融合發展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匯聚全球商務流、人才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探索新服務、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的示範套用,成為全球高端總部機構集聚、國際人才交流密切、高端商務活動頻繁的功能複合型國際化中央商務區。
開放共享的國際貿易中心新平台。當好“持續辦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主力軍”,充分發揮進博會的國際採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四大平台作用,強化展會國際公共平台和公共產品功能,全面承接並進一步放大進博會溢出帶動效應,打造聯動長三角、服務全國、輻射亞太的進出口商品集散地,創新發展新型國際貿易,集聚高能級貿易平台和主體,推動商務區貿易功能向國際交流、平台展示、貿易消費功能升級,打造面向國際的貿易平台和交流平台。
聯通國際國內綜合交通新門戶。高水平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全面強化虹橋綜合交通樞紐核心功能,完善與周邊機場、高鐵、港口協作機制,強化對內對外聯通,最佳化拓展虹橋機場的國際航空運輸服務功能,完善虹橋綜合交通樞紐的城際服務功能,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成為服務長三角、聯通國際的重要門戶節點。
全球高端要素配置新通道。做好“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踐行者”,發揮大交通、大會展、大商務融合發展優勢,依託交通樞紐和貿易集散中心對要素資源匯集引流作用,打造高能級的要素出入境集散地,積極營造充滿活力的商務發展環境,創新複製與國際慣例相融的規則體系,以高效市場化配置機制,吸引各類要素市場、功能機構、交易主體入駐商務區,打造萬商雲集、要素匯集、多元交集的全球高端要素資源互動融通的新路徑。
高品質的國際化新城區。全面推進產城融合,構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備、優質高效的商務配套和生活服務體系,營造近悅遠來、安居樂業的環境氛圍,鞏固區域綠色低碳發展基礎,成為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便利完善、生態空間舒適宜人的國際化產城融合示範區。
引領區域協同發展新引擎。勇當“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排頭兵”,推動長三角產業聯動、企業互動和資源流動,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建成一批標桿性高層次開放平台,不斷提升公共服務便利共享水平。加大商務區與長三角其他地區的協同力度,打造跨區域政府協作的創新示範高地,形成與國際開放樞紐發展相適應的體制機制。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基本建成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核心承載區。在高能級主體集聚、現代產業經濟集群初顯、帶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力增強、核心功能顯著提升的基礎上,中央商務區和國際貿易中心新平台功能框架和制度體系全面確立,綜合交通樞紐管理水平顯著提升,服務長三角和聯通國際的作用進一步發揮。
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中央商務區主要預期性指標
(四)功能布局
作為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核心承載區,商務區規劃面積為151.4平方公里,包括長寧區的新涇鎮、程家橋街道,閔行區的新虹街道、華漕鎮、七寶鎮部分(0.3平方公里),青浦區的徐涇鎮、華新鎮部分(2.6平方公里),嘉定區的江橋鎮、真新街道部分(0.3平方公里)。“十四五”時期要積極發揮輻射引領功能,加強與“北向拓展帶”和“南向拓展帶”的銜接聯動,形成“1+4”總體格局,即“一核、四片區”,同時布局若干個有競爭力、有規模的特色產業園區和特色產業集群。
“一核”為核心區,是商務區核心功能主要承載區,依託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和綜合交通樞紐兩大功能性設施的輻射帶動作用,重點推動總部經濟和高端商務集聚發展,提升完善交通樞紐功能,營造創新先行的發展氛圍。
“四片區”為南虹橋片區、東虹橋及機場片區、西虹橋片區、北虹橋片區。各片區含主城片區部分和相應拓展區部分,依託現有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形成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功能定位。
南虹橋片區——以強化發展國際化公共服務功能和高端服務經濟為主要特色,圍繞前灣地區培育產業生態,建設多元功能融合的中央活動區,加快生命健康、文創電競、積體電路設計、線上新經濟、特色金融及專業服務業等重點產業高質量集群發展。
東虹橋及機場片區——以突出發展樞紐經濟為主要特色,重點聚焦臨空經濟、總部經濟和數字經濟,大力推進智慧型網際網路、智慧出行、時尚創意、人工智慧、數字貿易、金融科技、大健康等產業發展。
西虹橋片區——以聚焦發展會展商貿為主要特色,突出“科創+商務”的核心功能定位,放大北斗導航和會展商務等產業優勢,充分利用會展經濟帶來的流量優勢,加強高能級商貿主體的對接與引進,促進會展商貿產業集群蓬勃發展。
北虹橋片區——以重點發展創新經濟為主要特色,依託製造業基礎和土地資源二次開發,高水平建設北虹橋科創中心,集聚一批具有創新活力的領軍企業,重點發展總部研發、高端製造、人工智慧、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
三、“十四五”發展的主要任務
(一)提升產業能級,建設一流的國際化中央商務區
以提升經濟密度和產業能級為出發點,重點發展商務會展等現代高端服務業,提升商務區顯示度,大力發展資源配置能力強勁、體現國際競爭力的總部經濟,著力引導臨空服務、健康醫藥、人工智慧、北斗導航等特色產業發展,持續壯大商務區發展動能,積極引進新業態新模式,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全面確立國際化中央商務區的功能框架。
1.構建會展之都重要承載區
做大會展經濟規模。依託國家會展中心(上海),以進博會等國際知名會展活動為品牌支撐,推動會展經濟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品牌化發展。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年總展覽面積達800萬平方米以上,國際展會展覽占比超80%。推動區域內會展主辦單位通過收購、兼併、參股等方式擴大規模、提升質量,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會展集團。大力引進國際知名會展企業總部、境內外專業組展機構、國際品牌重要展會活動以及上下游配套企業,積極爭辦取得國際權威機構認證的展覽和會議等。圍繞進博會,集聚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頂級會展和活動,放大集群優勢。持續辦好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海國際工業汽車展覽會等一批重大展覽展會活動。
推動會展產業提質升級。創新會展服務模式,在會展項目、會展企業、專業人才、服務能力、管理體制、法規體系、會展技術等方面達到世界一流水平。搭建資源共享平台,推動會展與製造、商貿、旅遊、文化、體育等產業聯動發展。搶抓“新基建”機遇,賦能會展行業數位化升級,支持打造雲上會展新平台,促進線上線下辦展融合、數字會展與數字貿易融合發展,培育線上展會龍頭企業和品牌展會,推動會展經濟的數位化升級。
2.構築總部經濟集聚發展新高地
吸引培育高能級總部機構。吸引集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民營企業總部、央企第二總部、製造業總部等各類頭部企業總部機構,拓展研發、銷售、貿易、結算、數據等功能,強化決策控制,引導總部企業向價值鏈、產業鏈、創新鏈高端發展。推動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向亞太總部、全球總部升級,做優做強世界500強企業總部園和國際企業總部園,培育有創新活力的成長性總部。建設長三角區域城市展示中心暨長三角商會企業總部園,加快集聚長三角企業總部和功能性機構,打造浙商總部園和蘇商總部園。
實施更開放的總部政策。根據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繼續放寬對外資投資性公司準入限制,對總部機構給予金融、人才、通關等方面便利。推動符合條件的跨國公司開展跨境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提高區域內企業資金使用便利性。積極吸引跨國公司設立全球或區域資金管理中心。
完善國際化的專業服務配套。積極引進具有國際服務功能的國內外知名專業服務機構,推動會計服務、人力資源、文創設計、智慧財產權等專業服務機構加快集聚。加強與法律、仲裁、會計等領域各類國際行業組織、協會、產業聯盟交流合作,促進相關領域有國際影響力的國際組織落戶,建設法律服務產業集聚高地。鼓勵在臨港新片區設立的境外知名仲裁及爭議解決機構在商務區設立分支機構,開展國際商事、投資等領域的民商事爭議的仲裁業務。加快上海國際仲裁中心項目建設,打造面向亞太的全球性國際仲裁中心。
3.構建活力迸發的特色產業園區
打造高端臨空服務業集聚區。全面落實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功能定位,加快機場東片區改造,通過“組合拳”項目開發,打造全球產業標示度顯著的臨空經濟新高地。大力集聚基地航司、貨航、貨代、通航等主體及相關協會、聯盟等機構,加快全球航空企業總部基地和高端臨空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探索開展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外重點企業特殊監管創新試點,爭取開展航班時刻次級市場市場化改革試點。在飛機融資租賃、飛機全周期維護、航空培訓等產業鏈重點環節取得突破。加強航空醫療等前沿科技研究,推進航空醫學研究中心建設。深入推進一批特色產業“園中園”建設。
構建醫療健康產業園。提升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功能,聚焦醫療健康產業,高品質發展形成1個醫技中心、2家國際綜合醫院、10-12家專科醫院、若干門診部的醫療服務布局,探索跨境跨區域醫療合作,打造醫療服務貿易平台,建設好國家健康旅遊示範基地。依託一批行業龍頭企業,加快打造百億級生物醫藥創新研發產業集群,建設醫藥研發與創新高地。圍繞藥械進口形成政策聚焦,打造集展覽展示、綜合服務、藥械貿易、市場監管等功能於一體的國際醫藥流通業集聚區。探索產業鏈延伸,加快建設若干生物醫療健康研發中心和一批醫療器械產業園,推動各片區國際醫藥流通產業鏈上下游相關產業集聚。探索貿易便利化和審評審批制度聯動改革,推動國際一線醫藥產品和技術首次套用落地。支持和引導相關片區完善大健康產業布局。
打造人工智慧創新發展集聚區。加強人工智慧國際交流合作,推進虹橋國際人工智慧中心建設,促進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在商務區推出和套用。鼓勵企業打造人工智慧產業驅動平台,搭建國際人工智慧產業交流平台、建設國際人工智慧學院、國際人工智慧科技轉化基地、國際人工智慧套用場景展示中心等,建立多形態的人工智慧服務模式,培育一批走向國際的人工智慧企業。推進臨空人工智慧產業園建設,推動人工智慧研究院、人工智慧企業研發中心等創新業務總部和功能落地。依託已有產業基礎,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加快促進西虹橋和北虹橋地區人工智慧產業發展。
形成北斗導航產業創新基地。加快西虹橋科創中心建設,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國內領先的導航與位置服務專業化、複合化、國際化的技術創新和產業服務基地。著力發展衛星定位及相關係統運營維護、導航信息服務、位置服務及衛星導航與交通運輸、智慧型終端和移動網際網路的融合創新等領域,推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規模化套用。大力吸引高分遙感等科技創新企業入駐,打造高端創新型產業體系。進一步完善北斗西虹橋基地綜合服務功能,強化基地創新孵化作用,促進北斗導航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集群化、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形成集研發、測試、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北斗導航與位置服務套用產業鏈。
不斷培育壯大新業態新亮點。高標準建設和運營上海國際新文創電競中心,以舉辦重大電競賽事為基礎,集聚行業領軍企業,構建電競全產業鏈,打造領先的電競商務區(EBD),成為上海建設全球電競之都的重要承載區。發揮各片區優勢,大力發展流量經濟、線上經濟,打造集聚直播電商、網紅經濟、網路視聽等新興業態的流量經濟產業園,提供更方便、更新穎、更快捷的消費體驗,形成拉動消費的新動力。積極鼓勵國際時尚消費業態發展,吸引時尚大師、名家開設工作室和實踐基地,推進北虹橋時尚園建設。加強生態農業與特色旅遊相融合,推進蟠龍文化休閒與創意產業集聚區發展。
4.形成高品質商務活動集聚區
提升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影響力。堅持高層次國際論壇定位,對標世界一流,鞏固和放大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品牌效應,著力擴大國際影響力,打造世界級高水平論壇和國際公共產品。積極探索市場化、機制化的論壇運作模式,搭建促進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交流平台。以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為引領,努力申辦、舉辦一批國際性、全國性的行業會議、高峰論壇活動。推進高端國際會議場館項目規劃和建設。鼓勵市場主體在商務區舉辦行業性的研討會、交流會、新品發布會。
打造國際商務旅遊示範區。加快打造長三角會商旅文體聯動平台,爭取重大市級文化藝術活動在商務區開設專場,積極舉辦虹橋美食節、品質生活節、購物節等系列活動,打造虹橋節慶品牌。推進以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為核心,以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虹橋品匯等展示和交易平台為重要載體,以特色產業園區為支撐,以蟠龍古鎮、世界你好美術館、虹橋路歷史文化風貌區等文旅資源為依託的常態化精品旅遊線路建設,爭取創建4A級旅遊景區。
打造虹橋國際會客廳。依託進博會大平台,匯集高端商務要素資源,推動國際交往、信息集成,構建進口和內銷兩個層面的渠道商聯盟,舉辦貿易對接會、投資洽談會、項目推介會、揭幕儀式等活動,促進進口商品貿易的撮合、成交,打造成為長三角進口商品的訂單中心。高質量舉辦對接簽約類、研究發布類、政策解讀類、新品展示類等經貿領域的活動。
(二)放大進博效應,打造開放共享的國際貿易中心新平台
做好區域保障服務工作,全力辦好進博會,實現進博會累計意向成交額平穩增長。全面承接並進一步放大進博會溢出帶動效應,做優做強進出口商品集散地,創新發展新型貿易,高質量建設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進一步推動全市進口交易服務平台集聚。率先打造全球數字貿易港,促進消費提質,打造引領高端消費的新地標,推動商務區貿易功能升級,構建國際貿易中心新平台基本框架體系。
1.打造輻射亞太的進出口商品集散地
做大進出口商品集散規模。以“6+365”常年展為主要方式,持續放大進博會溢出帶動效應,依託商務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做實和擴大以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東浩蘭生進口商品展銷中心等為重點的常年展銷平台(主平台建成面積約50萬平方米),逐步打造多點、多主體、各有側重、各具特色的商務區承接體系,培育保稅展示、保稅交易、價格形成、信息發布等核心功能。加快進口貿易商、廠商入駐,加大品牌和商品集聚,推進業態創新,擴大保稅交易規模,推動長三角地區加快承接,促進成交額較快增長。高水平建設一批面向“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商品直銷平台、國別商品交易中心和專業貿易平台。鼓勵採購商聯盟企業主動對接進博會,拓寬進口渠道,做大進口業務規模。支持聯合國亞洲採購中心項目建設,打造國際公共採購(GPA)活動的一站式服務平台。
不斷創新政策保障。爭取將進博會期間的展品稅收支持、通關監管、資金結算、投資便利、人員出入境等創新政策固化為常態化制度安排。鼓勵跨境電商創新發展,允許零售出口採取“清單核放、匯總統計”方式辦理報關手續。探索試點開設跨境電商線下體驗店。推進虹橋國際機場開展空運整車進口口岸業務。探索創新內外貿易一體化機制,促進要素自由順暢流動,推動形成統一的國內大市場。
2.全力打造全球數字貿易港
加快形成聯通全球的數字貿易樞紐。打造“全球數字貿易港”總部集聚功能。進一步發揮龍頭數字貿易企業的創新發展帶動作用,加快引進跨境電商龍頭平台型企業,形成跨境貿易數字經濟中心功能。打造便利化的數字貿易綜合營商環境。結合跨境電商、垂直細分行業等場景套用,在數據流通、數據安全、網路內容監管等方面,開展事中事後監管技術建設和試點示範。鼓勵企業建設跨境電商“海外倉”和海外運營中心,推進跨境電商B2B出口新模式。建設商務區數字貿易重點區域,創建國家跨境電商示範園區和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吸引集聚直播經紀公司、直播運營平台等,推動中國電商虹橋國際直播中心建設。
加快建設數字貿易企業成長中心。圍繞數字貿易產業鏈和垂直細分行業,在電子商務、數字貿易、供應鏈管理等領域培育引進一批獨角獸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扶持數字貿易場景套用創新,打造多業態的跨境數字貿易路演、線下活動、購物體驗、娛樂參與的標誌性場景體驗區。建設一批高端數字貿易服務平台與項目,引進或扶持建設數字貿易國際創新孵化平台,開拓數字經濟企業跨境合作新模式。引導國有資本、民營資本、外資在商務區設立各類數字貿易創投基金,推動商務區數字貿易企業創新創業。
加快建設長三角貿易促進中心。推進一批長三角貿易一體化合作項目,進一步深化長三角會商旅文體聯動平台項目合作。加強與長三角數字和軟體貿易一體化聯盟聯動,提升長三角電商中心能級,發起成立長三角數字貿易促進中心。依託全球數字合作城市聯盟,促進長三角內外國際數字經濟領域重點城市交流聯通。
3.建設高能級貿易主體首選地
打造國際組織和貿易促進機構集聚高地。做好區域內境外非政府組織的管理服務工作,吸引境外非政府組織在商務區集聚。最佳化提升虹橋海外貿易中心功能,吸引集聚國際經貿組織、貿易促進機構、商會協會等國際貿易功能性機構。積極探索並建立多平台規範化的海外機構承接體系,強化提升貿易及投資服務功能。對入駐的相關機構和平台在辦公設施、人員出入境等方面提供便利。探索建立業主自治模式與法人組織模式相結合的商務區貿易發展機構。
吸引商貿領域龍頭企業入駐。以進博會為契機,爭取進博展商或其代理商在商務區投資入駐,設立貿易總部。吸引跨國公司在商務區設立進口商品運營總部或分撥中心,開展面向中國乃至亞太市場的集散分撥業務。鼓勵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商貿龍頭企業通過基金投資、企業品牌收購、品牌資產股權融資等市場化方式做大做強,培育壯大一批有影響力的平台。打通5G等套用技術創新業態,支持服務貿易企業拓展海外市場。
4.打造國際化購物消費新地標
加快高端商貿綜合體項目建設,完善零售業態布局,打造新一代高品質消費商圈。依託核心商業街區,吸引知名品牌旗艦店、體驗店、集成店、概念店以及快閃店等入駐。加快建設中高端消費品發布展示中心,鼓勵國際品牌和本土知名品牌開展新品發布活動,引進更多國內外中高端消費品牌首店和品牌代理機構總部,形成全球知名品牌區域消費中心、國際化消費體驗中心。促進智慧零售、跨界零售、綠色零售等新零售、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大力發展免稅、保稅展示、一般貿易相結合的購物業態,提升虹橋品匯能級,爭取擴大虹橋國際機場航站樓免稅購物場所。積極試點離境退稅“即買即退”。
(三)增強輻射功能,打造聯通國際國內的綜合交通新門戶
1.加強區域對外交通樞紐功能
最佳化虹橋樞紐服務功能。積極爭取拓展虹橋機場國際航運服務功能試點。推進“智慧機場”“精品機場”建設,打造機場5G+AI智慧樞紐。探索值機模式創新,加強交通出港聯通,推進虹橋國際機場與蘇州、嘉興等地的“一站式”協同。提升與“北向拓展帶”和“南向拓展帶”交通聯繫的便利性。加強虹橋綜合交通樞紐與蘇浙周邊樞紐的服務協同,加強與虹橋樞紐相聯接的鐵路建設,提升空鐵聯運服務輻射能級,提升城際服務功能。持續打造商務區與長三角主要城市兩小時軌道交通圈,提升滬寧、滬杭等方向的對外高速通行能力。
構建高效的物流服務體系。對接“一核兩帶”布局要求,構建區域內信息、資源、設施共享的物流信息平台,推動建立貨物集疏運區域一體化協作機制。發揮長三角地區產業基礎優勢和物流樞紐經濟要素聚集優勢,整合區域內物流服務資源,促進物流與製造、商貿等產業融合創新發展,培育物流、信息、金融等高度融合的服務新業態。
2.完善區域交通聯繫網路
加強公共運輸體系建設。加快建設機場聯絡線、嘉閔線、13號線西延伸和2號線西延伸等既定規劃線路,開展25號線等線路規劃研究。到“十四五”期末,新增(含延長)3條軌道交通線路。推進樞紐西交通廣場綜合改造提升工程,最佳化道路交通組織和場站設施布局。適時推進中運量等高品質公交項目,加強核心區與拓展區之間的公共運輸聯繫,研究集交通、觀光等功能於一體的空軌設施規劃布局。同步實施相關地區級公交換乘樞紐建設,最佳化商務區內部公交線路,加強與周邊地區公交聯繫,構建商務區內部多層次公共運輸系統。倡導綠色出行,結合地下空間、二層連廊、綠道、景觀河道岸線及橋樑等,打造全連通、人性化的慢行交通系統。持續完善交通樞紐和會展中心兩翼的交通聯繫網路,做好進博會交通保障。推動完善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配套停車場、貨運輪候區建設。
進一步完善商務區路網體系。結合外環線S20功能最佳化,推動商務區道路交通持續改善。推進跨吳淞江申長路-金園一路、申昆路-金運路以及天山西路辟通、臨虹路、紀宏路等區區對接道路項目建設,推動廣虹路-泉口路、聯虹路-新涇路、東航路-新潮路、空港八路-金浜路等東西向道路聯通。推進G50滬渝高速公路改造,探索研究G15公路嘉金段提升通行能力。加快漕寶路快速通道建設。繼續推進迎賓三路東延伸重大工程建設,開展迎賓三路西延伸規劃研究,持續提升商務區周邊交通集散功能。
3.持續提高樞紐綜合管理水平
加強樞紐運行保障。完善樞紐運行管理單位常態化聯席會議機制,進一步鞏固和提升公安、交通等各類樞紐服務保障部門的聯勤聯動。不斷完善樞紐安檢一體化管理機制和運行保障,提高樞紐通行效率。
加強應急管理水平。不斷完善樞紐應急保障體系及配套設施,持續提升虹橋綜合交通樞紐應急保障水平,充分適應樞紐客流增長和功能提升的新形勢。進一步完善應急管理預案體系和體制機制。依託商務區綜合信息平台,加強商務區內神經元感測器布設,完善應急指揮回響、應急視頻採集與監控、協調決策指揮、融合通訊管理等專項系統建設,準確了解人、樓宇、高鐵、飛機等要素主體信息,加強事先感知預判能力。加速與公安、交通、環保、水務、氣象等部門數據共享,探索形成跨部門、跨區域的運行體系。
(四)推進改革創新,構建高效率全球高端資源要素配置新通道
進一步釋放人才紅利、開放紅利、新經濟紅利、制度紅利,以搭建平台、最佳化環境、深化改革為重要抓手,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匯聚全球商務流、人才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發創造力和市場活力,成為全球高端資源要素集聚配置的新通道。
1.集聚國際高端人才,建設虹橋國際商務人才港
提升國際人才綜合服務水平。大力推動虹橋國際商務人才港建設,引進培育優質高端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與主導產業相匹配的社會組織和團體,探索建立一批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或分園)。整合市、區兩級政府部門人才服務和公共機構資源,在商務區建立長三角外籍人才服務平台,探索形成外籍人才公共服務“單一視窗”,深入推進上海虹橋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務中心建設。推進移民政策實踐基地建設。搭建長三角人才中介機構聯盟平台。加強“候鳥人才”服務,切實解決人才跨區域流動中的各類現實問題。充分發揮戶籍政策、人才公寓在青年人才引進和集聚中的激勵和導向作用,擴大政策覆蓋面。
探索國際人才管理制度改革。在商務區開展國際人才管理改革試點。為境外高層次專業服務人才來華執業及學術交流合作等提供簽證、長期居留、永久居留等便利。開展APEC商旅卡受理工作,經認定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可憑其持有的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創辦科技型企業,並與中國公民享受同等待遇。探索研究境外人才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分擔機制。
2.推進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形成特色金融服務功能
發展特色金融服務。著力發展會展金融、貿易金融、航空金融等特色金融服務業。鼓勵發展綠色金融,促進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綠色信託等領域的金融產品模式創新。吸引長三角產業基金、創投基金落戶商務區,吸引服務長三角中小企業的商業銀行、信託公司、證券等金融機構集聚商務區,鼓勵扶持融資租賃機構發展。支持符合條件的項目開展REITs試點。加強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合作,推進長三角資本市場服務基地虹橋分中心建設。鼓勵金融機構對商務區內創新型企業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加快建設相關主導產業和重點項目設施。大力推進南虹橋國際金融園、西郊國際金融產業園等特色金融園區發展,構建產融對接的金融服務生態圈。率先推廣應收賬款票據化、積極試點“貼現通”業務。探索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和金融信用信息互補機制。
積極探索金融創新與對外開放。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開立自由貿易賬戶,推動貿易真實且信譽度高的企業通過自由貿易賬戶開展新型國際貿易。鼓勵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為企業和非居民提供跨境發債、跨境投資併購等服務,試點人民幣跨境貿易融資和再融資業務。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展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試點。開展數字人民幣套用場景研究,積極爭取數字人民幣在重點區域試點。
3.加快發展技術要素市場,提升科技創新濃度
打造技術成果轉移轉化高地。抓住進博會匯聚全球創新產品和技術的機遇,重點引進生物醫藥、積體電路、人工智慧等戰略性產業的創新技術,助推先導產業加速發展。依託上海國際技術交易市場,做強國際技術轉移中心功能,匯聚全球科技成果信息資源,舉辦高規格、有影響力的國際技術交流合作活動,促進國際前沿科技項目轉化落地。鼓勵跨境技術轉移,提升技術進出口契約登記管理便利化水平,促進技術貿易發展。營造有利於新技術快速套用升級和中小微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的場景環境。
構建創新創業生態圈。集聚一批國內外企業研發總部和科研院所,加強與國際創新創業平台的合作,提升虹橋品牌(商標)創新創業中心等孵化平台功能,吸引國際知名孵化器、孵化團隊和國際知名企業創新孵化中心入駐,推動設立全球研發中心和外資開放式創新平台。促進技術要素與資本要素融合發展,探索通過天使投資、創業投資、智慧財產權證券化、科技保險等方式,推動科技成果資本化。鼓勵商業銀行採用智慧財產權質押、預期收益質押等融資方式,為促進技術轉移轉化提供更多金融產品服務。
建立垂直化“一站式”科技服務體系。吸引集聚海內外科技中介服務機構,打造集科技諮詢、檢驗檢測、成果轉化、智慧財產權、科技金融、維權援助於一體的生態系統,並提供海外併購、技術交流對接、人才培訓等國際科技合作服務。
4.持續深化改革,構建一流的營商環境
打造國際一流政務服務環境。全面貫徹落實“一網通辦”政務服務改革要求,推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提升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和便利化水平。加快落實虹橋商務企業商事登記服務改革事項,深入推進商務區範圍內跨行政區的一網服務,完善虹橋商務區管委會前台門戶,提供涵蓋規劃管理、開發建設、戶外廣告、企業投資項目、公共配套和基礎設施布局等領域的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探索擴大服務領域、最佳化服務流程,爭取有關部門支持,複製推廣浦東市場準入相關工作試點。設立智慧財產權服務、商事登記等公共服務視窗,提升企業遷移便利度,為企業提供“一窗通”服務。延伸上海商標審查協作中心視窗功能,在商務區商標受理視窗實現企業變更登記與商標變更申請同步受理。建立外商投資企業投訴中心,為外商投資企業提供投訴辦理和兜底服務,加大外商投資合法權益保護力度,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水平。
構建全方位的安商穩商“服務網”。完善企業全周期服務鏈,拓展服務內容,從企業入駐的程式化服務轉化為全方位“網狀”服務,並超前為入駐企業未來延伸生產鏈提供先導服務。提升國際化、無差別的辦事體驗,為外資企業和外國人才提供多語種服務。大力弘揚服務企業“店小二”精神,建立走訪服務企業和企業幫辦服務制度,提供“一站式”個性化幫辦服務。加強政企互動,建立制度化常態化的政企溝通機制,健全企業訴求收集、處理、反饋制度,進一步疏通溝通渠道。
探索重點領域改革創新試點。對接國際通行規則,在商事仲裁、商事救濟、跨境投資貿易便利化、國際專業性人才就業執業等方面加強規則建設、功能打造、服務配套,實現重點領域改革創新試點,支持在商務區登記設立跨區域社會組織。
(五)促進產城融合,打造引領高品質生活的國際化新城區
全面推進產城融合發展,引入一批有影響力的國際醫療服務機構,加快布局一批重大文化體育項目,構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備、優質高效的高水平居住生活服務體系,加快涉農區域的城市化進程,推進生態公園城市建設,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便利完善、生態空間舒適宜人,成為引領高品質生活和高水平治理的國際化新城區。
1.加強優質服務供給,打造功能完善的品質生活圈
高標準規劃建設高端宜居的國際化社區。規劃布局一批國際化社區,建設符合國際人群需求的文化、體育、休閒配套設施,引入在涉外社區和人口服務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的社會機構和專業隊伍,提供星級物業服務,創新社區治理體系,打造若干國際化精品社區,為商務區以及長三角的國際高端人才提供健康、生態、多元文化共融的國際化生活環境。
多途徑增加滿足就業人群需求的租賃住房。加大新建住宅中租賃性住房的配建比重,鼓勵開發企業持有一定比例商品住房用於社會租賃;鼓勵科研院校、產業園區、大型國有企業等單位利用自有土地建設公共租賃住房;鼓勵社會各類機構代理經租,盤活存量閒置住房資源,形成穩定房源用於出租,促進職住平衡。探索試點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著力構建與人口結構調整相匹配、與就業居住人口和功能區發展需求相適應的、高品質商品住房和租賃房相結合的多元住房供應體系。
推動高端醫療康養服務集聚。鼓勵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高水平醫療服務平台提供臨床前沿尖端技術服務、高水平醫療服務、先進適宜技術服務,最佳化醫師區域註冊管理制度。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為外籍醫務人員、患者及陪護人員在區域內診療提供入境、停留居留、執業便利。探索對區域內社會辦醫療機構配置乙類大型醫用設備實行告知承諾制,爭取甲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指標傾斜。加快公共衛生和疾控體系的市級項目建設。探索放寬外商捐資舉辦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的民辦非企業單位準入。
完善高質量的教育資源布局。爭取市級優質基礎教育資源優先在商務區布局,加快推進華師大新虹橋基礎教育實驗園區建設。鼓勵高校、職業院校在商務區設立商貿會展類專業學院,吸引全球一流高校舉辦高水平中外合作辦學教育項目,重點增加積體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領域的合作教育項目。推動設立雙語學校,試點設立招收面向全國的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擴大優質文化資源供給。加快布局重大文化體育項目,加快建設商務區國際藝文中心,探索打造集音樂廳、美術館、博物館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服務高地。推進外商等多元投資主體建設劇院、電影院、音樂廳等文化場館和設立演出場所經營單位,引進一批有影響力的文化演出展覽活動。舉辦時裝周、音樂節等世界級節事活動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動,吸引高水平職業賽事。加快建設若干面向長三角的區域級公共服務設施,進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2.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智慧城市樣板
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落地套用。率先全面建成5G示範商務區。加快5G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光纖寬頻網、無線寬頻網、移動物聯網深度覆蓋。鼓勵新一代通信技術在智慧交通、樞紐管理、會展服務、商貿物流等領域深度滲透和套用推廣,率先推動5G網路技術融合套用升級落地,推動主城片區數位化轉型取得更多進展。以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和北斗西虹橋基地為樣板開展智慧園區管理系統建設,實現對園區AR、VR的實時動態精準管理。加快重點地區擴容最佳化,完善商務區新型城域物聯專網平台(5G物聯專網)。推動建設基於人工智慧和5G物聯的長三角城市大腦集群,聚焦城市設施、城市運維、城市環境、城市交通、城市安全、城市執法等領域,打通智慧化數據套用瓶頸,開發激活智慧化數字套用場景,打造國家級新型智慧城市“5(G)A(I)”示範區。
提升數據通信便利化水平。推進國際網際網路數據專用通道建設,探索最佳化網路構架,減少跳轉層級,積極推動建設快速回響的國際通信服務設施。構建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共享體系,依法推動高價值、多品類、廣渠道的商業數據流通,打造開放融合的國際數據港。
3.按照世界一流標準,打造綠色低碳發展商務區
完善供能系統和低碳平台建設運營。推進能源站建設,確保商務區各分散式集中供能系統安全、有序供能。到“十四五”期末建成10個以上的能源站並投入運營,成為三聯供集中供能區域。拓展商務區低碳能效運行管理平台覆蓋面,進一步提升接入數據的準確性,到“十四五”期末,核心區重點區域接入率提高到95%以上,數據正常率提升到90%,覆蓋至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虹橋樞紐交通中心、東航城等重點大型公共建築。以三聯供集中供能和低碳能效運行管理平台為依託,探索開展智慧能源網、契約能源管理、碳交易試點。
打造新型海綿城市建設最佳實踐區。統籌協調商務區的水生態、水環境、水安全、水資源等水系統問題,打造基於智慧水務、和諧共融、百姓獲得感、彈性城市和價值可評估為主要內容的新型海綿城市建設最佳實踐區。積極推進青浦區徐涇鎮、長寧區虹橋機場東片區的市級海綿城市試點區建設。
推動綠色生態城區建設。複製推廣原3.7平方公里核心區重點區域的綠色低碳實踐、國家綠色生態城區建設經驗,積極推進長寧區臨空經濟示範區和機場東片區、嘉定區北虹橋封浜新鎮等區域建設綠色生態城區,建成綠色生態城區面積超過15平方公里。加強與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聯動發展。到“十四五”期末,獲得綠建星級運行標識認證建築面積達到300萬平方米。
構建高品質生態空間。錨固城市生態基底,加強生態空間的保育和修復,大幅提高生態空間規模。打造以嘉閔高架和吳淞江兩大生態走廊為核心的“T”字型綠色生態空間,推動以虹橋中央公園為代表的城市公園體系建設。提高重點區域的綠地、綠道、公園的建設養護標準和功能提升,形成與國際化商務區相匹配的城市景觀綠化生態空間體系。繼續推進商務區屋頂綠化,積極打造“第五立面”。
4.對標“雙最”要求,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虹橋標準管理體系。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平,研究制定統一的道路、綠化、環衛、工程施工、戶外廣告、景觀燈光、綜合養護等公共事務管理的虹橋標準,統籌推進城市清潔、市容整治、精細管理、品質提升。完善城市管理各單元考核評價體系,建立綜合養護一體化管理機制和市場環境。
加快提升城市管理智慧型化水平。落實全市“一網統管”要求,爭取市城運中心、市大數據中心及相關部門、屬地政府支持,共同推動系統集成和數據聯動,在環境監測、水務市容、市政設施和園林綠化管理等方面,支持數據沉澱、信息歸總和場景套用,實現公共事務管理的可視化、動態化,不斷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能級和水平。
(六)擴大雙向開放,構建引領區域協同發展新引擎
堅持擴大開放、深化開放、引領開放,發揮對內對外開放兩個扇面的樞紐作用,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同時,加大商務區與長三角的協同聯動力度,推動長三角產業聯動、企業互動、資源流動,努力成為長三角區域暢通國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樞紐節點。
1.對照國際通行規則,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積極推廣貿易發展成功經驗。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深化完善與之相適應的準入機制、審批機制、監管機制。支持國際貿易單一視窗完善服務功能,提升企業與監管部門之間、監管部門相互之間的數據共享和國際貿易相關手續的“一網通辦”效率。建立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加大新增地方政府債券額度傾斜力度,爭取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稅收制度等政策。
打造全方位開放的前沿視窗。設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中心,支持國內企業組團出海。推進優勢產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布局,打造形成一批綜合效益好、帶動作用大、海外反響好的“走出去”示範項目。推出區域認證企業設立FT賬戶系統政策,引導商務區企業為跨境貿易提供人民幣融資服務,逐步開放本、外幣境外融資。探索在數字貿易、金融服務、信息服務、會展服務等服務業領域試點更多的擴大開放措施,努力形成市場更加開放,制度更加規範,監管更加有效,環境更加優良的服務業擴大開放新格局。
2.加強長三角服務輻射,釋放對內開放紅利
推動高端服務功能長三角共享共用。強化長三角高端人才配置。完善長三角企業海外人才互通機制,加強面向高層次人才的協同管理,推行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和繼續教育證書互認、外國人工作證互認、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人員資質互認等互認互準制度。依託商務區高端商務設施,為長三角地區企業、商(協)會等設立功能性機構創造條件,更好服務長三角地區開展招商引資、人才招聘、外國人來華就業、金融服務等商業合作。定期發布國際貿易企業機構名錄、進出口商品供需信息,助力國際貿易企業、機構到長三角省市投資興業。鼓勵長三角地區各類品牌展會和貿易投資促進活動加強協調和聯動,探索長三角城市會展聯盟等合作機制。用足用好國際化大都市的資本要素優勢,鼓勵創投和產業基金與優質企業項目對接,促進項目與資本、科技與金融的深度融合。研究反映貿易金融便利化程度、長三角貿易活躍度、會展活動影響力等的“虹橋指數”。
暢通長三角的特色政務服務。設立長三角企業商標受理視窗,推動企業辦理事項跨區域“一網通辦”。推出“長三角特色服務”清單,在智慧財產權保護、國際貿易法律援助、國際商事仲裁等一系列特色事項領域,為長三角城市群企業和各類市場主體對接全球經濟提供便捷可靠的服務支持。支持在商務區設點受理長三角企業商標權質押登記,放寬對商務區內專利代理機構股東的資格條件限制。探索推進電子證照在長三角的深化套用,為一地認證、全網通辦、異地可辦、就近辦理的各項改革開展試點。在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的前提下,按照市場化方式,設立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投資基金,支撐跨區域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公共服務信息系統集成等。
3.創新區域合作機制,推動地區協同發展
以商務區為起點,加強與“北向拓展帶”和“南向拓展帶”的功能銜接,提升核心區域的服務輻射能級,積極複製推廣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制度經驗,在規劃管理、土地管理、項目管理、要素自由流動和公共服務等方面加強統籌、共享和協同。積極推動探索長三角地區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聯動發展、公共服務共享、完善市場準入等重點領域協同推進。深化重大平台、項目合作,有效促進跨區域信息互通、要素流動和機制共建。積極推動長三角國際貿易走廊建設,跨省、跨城整合國際貿易產業鏈及貿易流量,構建一體化互聯互通綜合國際貿易產業及現代流通體系。推動商務區與閔行、長寧、嘉定、青浦、松江、金山等周邊區域的基礎設施連通拓展和產業鏈聯動延伸,加強與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功能區的互動合作,探索建立商務區與周邊區域的產業協作機制,構建“總部+基地”的產業聯動發展格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發展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強化虹橋商務區管委會的統籌協調作用,發揮相關區和功能性國企的主體作用,形成更大合力。不斷強化法治保障,適時完善商務區管理的法律依據。完善商務區管理運行機制,構建區域經濟統計制度。
(二)強化要素支撐,推動政策落地
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用好商務區專項發展資金,支持商務區重點產業項目和功能性平台建設。盤活存量土地,推動土地複合利用,合理提高開發強度,加強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積極推動原創性、突破性政策落地實施,擴大政策覆蓋面。
(三)加大招引力度,提升投資質量
樹立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品牌形象,加大宣傳推介力度。研究更新產業發展指導目錄,按照“四個論英雄”的績效導向,科學評判項目準入。依託進博會大平台,構建國內外招商引資網路,重點推進總部機構、標桿項目落地。
(四)落實重大項目,加強督查考核
加強部門間協作,加快重點產業項目和功能性平台落地,以項目建設帶動產業導入和功能植入。完善推進、協調、考核等工作機制,加強重大項目建設的跟蹤分析、督促檢查、綜合協調和經驗總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