虒,漢語三級字,讀作虒(sī),1.〔委虒〕古書上說的一種似虎有角的獸。2.[虒亭]地名,在山西省襄垣。
虒,漢語三級字,讀作虒(sī),1.〔委虒〕古書上說的一種似虎有角的獸。2.[虒亭]地名,在山西省襄垣。
虒,漢語三級字,3讀作虒(sī),1.〔委虒〕古書上說的一種似虎有角的獸4。2.[虒亭]地名,在山西省襄垣。現代釋義虒sī⒈ 〔委虒〕古書上說的一種似虎有角的獸。122.[虒亭]地名,在山西省襄垣。古籍釋義康熙字典《唐韻...
虒 虒是遊戲《碧藍航線》中的角色,為輕巡洋艦。
虒祁宮是春秋時期晉國國君晉平公於前534年建造的一座宮殿,是晉國三大宮殿(虒祁宮、銅鞮宮、靈公台)之一,與同時期楚國楚靈王建造的章華宮齊名。虒,是古代傳說中似虎而帶角之獸,水路兩棲。虎是獸中之王,虎而帶角可見虒比虎還...
虒亭鎮原名“虎亭”,因春秋時晉國大夫羊舌赤來此為官,因“羊”入虎口,犯了地名,便築亭鎮虎,並將“虎”字改為“虒”得名。人文古蹟 虒亭鎮東晉高僧法顯出生在虒亭,是歷史上赴西天取經第一人,比唐僧玄奘西天取經早230年...
戰國三十五年虒令鼎通高19.2cm,寬27.4cm,重4.27kg,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簡介】鼎為圓體,雙附耳,三蹄形足,有蓋,蓋上飾三鈕。器腹部以一棱狀突起為飾。蓋、器各有銘文2行18字,對銘:卅五年,虒令賙共、視事 、冶...
虒,是古代傳說中似虎而帶角之獸,水路兩棲。虎是獸中之王,虎而帶角可見虒比虎還要兇猛;祁,是大的意思。晉平公以此命名是繼晉文公之後,晉國以盟主稱霸中原,虎視天下之意。王金平介紹,這些墓室的墓口大多在地下一米至1.3米...
綿虒鎮,隸屬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地處汶川縣西南部,東與都江堰市接壤,東南與映秀鎮毗鄰,西南接耿達鎮,西與理縣相連,北臨灞州鎮,西北與威州鎮交界,行政區域面積776.2平方千米。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於舊縣...
慮虒(lǜsī),古縣,秦置、兩漢時屬太原郡;其名源於縣城西北15公里的慮虒山下里底村的慮虒水東南流經縣城注入清水河而得名。慮虒古城遺址在今五台縣古城村北。歷史沿革 《漢書·地理志上》書:慮虒縣(故城在今山西省五台縣...
茈虒 茈虒,讀音是cǐ sī。意思是不齊貌。解釋 不齊貌。出處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柴池茈虒,旋環後宮。”司馬貞 索隱引 張揖 曰:“柴池,參差也。茈虒,不齊也。”
汶川縣綿虒鎮人民政府,為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政府機構。主要職責 (一)加強黨的領導,抓好基層黨建。(二)統籌經濟發展,實施鄉村振興。(三)組織公共服務,著力改善民生。(四)領導基層治理,維護社會治安。(五)完成法律、法規、...
篪,漢語二級 字 ,讀作篪(chí),形聲。從竹,虒( sī)聲。本義指古時候一種用竹管制成的樂器 。釋義 國語拼音:chí 海南話拼音:siz 粵語拼音:ci4 ● 篪 chíㄔˊ◎ 古書上說的一種竹。◎ 古代一種用竹管制成像笛子一...
韻書,虒厗二字,並有題音,易於相亂。……故虒誤作厗。《郡國志》 鮑邱水 注,並作 傂奚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集韻》《韻會》𠀤丈𡭗切,音豸。偨傂,不齊也。又《廣韻》與虒同。傂祁,地名。亦作虒。
虒是古書上是一種似虎有角的獸。因為虎被中國人視為百獸之王,它是力量和威嚴的象徵,而常人又不能輕易見到,所以有很多似虎的猛獸故事在民間流傳,古代帝王及貴族﹑官僚有以石獸鎮宅的習慣。所以常以之命名,從中可以一窺漢民族對...
奪衣也。從衣虒聲,讀若池。直離切 說文解字注 (褫) 奪衣也。奪當作敓。許訓奪為遺失。訓敓為彊取也。此等恐非許原文。後人以今字改古字耳。周易訟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侯果曰。褫、解也。鄭玄、荀爽、翟元皆...
虒,從虎,聲。 《說文·虎部》:“虒,委虒,虎之有角者也。” 《說文》:“蹏,足也。”段玉裁註:“俗作蹄。”本義為牛、馬、豬、羊等動物的腳。《淮南子·兵略》:“凡有血氣之蟲,含牙帶角,前爪後距,有角者...
水。出趙國襄國,東入湡。從水虒聲。息移切 說文解字注 (㴲)㴲水。出趙國襄國。東入湡。前志襄國下雲。又有蓼水、馮水。皆東至廣平國朝平入湡。按馮水當是㴲水之譌。字之誤也。廣平國南和下雲。列葭水東入㴲。...
管樂也。從龠虒聲。篪,䶵或從竹。直離切 說文解字注 (䶵)管樂也。管猶筩也。故龠䶵簫皆曰管樂。鄭司農注周禮雲。篪七空。廣雅雲八孔。賈公彥引禮圖雲九孔。其言多轉寫錯亂。疑不能明也。世本雲。暴辛公作塤。蘇成公...
遞(讀dì)是漢字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漢代文字。 本義是更替,引申為依次、傳遞、押送、遠等義,傳遞為現在的常用義。(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漢典網)字源演變 遞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從辵、虒聲,楷書同。到楷書辵...
集韻》普弭切,音諀。亦角傾也。《字彙補》亦作𧤫𧤧,非。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䚦【卷四】【角部】角傾也。從角虒聲。敕豕切 說文解字注 說文解字注 {[46A6]} (䚦)角傾也。從角。虒聲。敕豕切。十五部。
偨傂 偨傂(cī zhì),猶“偨池”。《文選·揚雄》:“偨傂參差。”《漢書》作“柴虒”。釋義 猶“偨池”。出處 《文選·揚雄》:“偨傂參差。”《漢書》作“柴虒”。
說文解字 䞾【卷二】【走部】䞾騭,輕薄也。從走虒聲。讀若池。直離切 說文解字注 說文解字注 {[47BE]} (䞾)䞾𨽥、逗。輕薄也。䞾𨽥、周漢人語。從走。虒聲。直離切。十六部。讀若池。鍇本作地。
《唐韻》移爾切《集韻》演爾切,𠀤音迤。《說文》忯㥴,不憂事也。從心虒聲。又《集韻》賞是切,音弛。又相支切,音𢠹。義𠀤同。又《集韻》田黎切,音題。楚人謂慙曰㦦㥴。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㥴【卷十】【心...
西漢,以蜀郡北部冉駹地設定汶山郡,轄綿虒等5縣,綿虒為郡、縣治地(舊址在今汶川縣威州鎮姜維城)。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四川為益州刺史部(簡稱益州),綿虒屬益州蜀郡。漢宣帝地節三年(前67年)省汶山郡,仍隸蜀郡,為...
《說文·虫部》:“蠃,虒蝓也。”朱駿聲通訓定聲:“虒蝓,俗字作螺。……後人別水生可食者為螺,陸生不可食者為蝸牛。”字形1所從之“B”,像口和身的部分在戰國秦漢文字中變為兩個“月”,在《說文》小篆中變為“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