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鎣”,青銅器,長35厘米,高26厘米,口徑12.6厘米,圓口深腹,頂加飾虎紋,蓋頂盤踞一隻虎身龍尾獸。因流管裝飾了臥虎形象,頂蓋內鑄有“自作供鎣”銘文,故稱之為“虎鎣”。英國劍橋大學的文化學者在拍賣行的定名里,也將它稱為“Tiger Ying(虎鎣)”。
雖名“虎鎣”,但造型中又不乏“龍”的特點,其肩的後部與肩的前部臥虎造型不同,為龍首銜鋬,肩集龍與虎於一體;其蓋邊緣為竊曲紋,肩部為連續6組龍紋。
青銅“虎鎣”是目前世界僅存的七件“鎣”類青銅器之一,也是這幾件銅鎣中的極精之品。即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其做工依然精良,充分體現了當時先進的青銅器鑄造技術和發達的生產力水平。
專家認為,“鎣”是青銅盉(he)的一種別稱。青銅盉是古代溫酒的銅製器具,形狀像壺,有三條腿的,也有四條腿的。但前者自名為“盉”,後者自名為“鎣”。學者朱鳳瀚認為,“自西周中期始,即已有‘鎣’的自名。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此名稱一直使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虎鎣
- 外文名:Tiger Ying
- 館藏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 所屬年代:西周
- 類別:青銅器
- 別名:虎鎣
- 距今:約3500年
- 類型:“鎣”類酒器
文物歷史,文物特徵,文物背景,文物拍賣,入藏國博,文物歷程,
文物歷史
文物特徵
“虎鎣”因其器蓋和出水口的老虎造型而得名。![虎鎣 虎鎣](/img/a/98b/QM3UGNmJ2YjhTNxQmM4ATOjljNhF2NyUDO1ITOlRjN1QTNkR2MygD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虎鎣”俯視圖
![虎鎣 虎鎣](/img/a/98b/QM3UGNmJ2YjhTNxQmM4ATOjljNhF2NyUDO1ITOlRjN1QTNkR2MygD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虎鎣”器形作侈口,方唇,短束頸,寬折肩,收腹,圜底,三蹄形足。肩的一側有管狀流,以伏虎為造型,另一側有龍首鋬,蓋折沿,上有圓雕踞虎形裝飾,蓋與鋬上各有小環鈕。“虎鎣”肩部飾捲曲夔紋,腹上部飾橫S形斜角雲紋,腹下部飾瓦紋,足根飾饕餮紋。在燈光的照耀下,青銅“虎鎣”更顯精美。“虎鎣”這一世稱的主要依據是流管上的臥虎造型,流管乃商周青銅盉標誌性的關鍵部位,憑此位置上的紋飾對其定名。
青銅“虎鎣”頂蓋內鑄有“自作供鎣”銘文,因其精美獨特的造型、罕見的虎形裝飾而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文化價值。國家博物館研究院名譽院長孫機認為,同類型的帶銘文的青銅器,能確定為“鎣”的不超過8件,主要為祭祀時用。而青銅“虎鎣”,已知僅此一件。
據國家文物局介紹,從攜帶型螢光能譜表面分析結果來看,“虎鎣”的銅、錫、鉛比例符合商周時期青銅器成分特徵。而通過X射線探傷分析,“虎鎣”未見明顯的後世修復痕跡,墊片清晰,保存完整。
文物背景
虎鎣,是“鎣”類青銅器的一種。有研究認為,與一般被用作祭祀的青銅器不同,在周代,“鎣”是一種用來盛水的實用器具,類似於今天的水壺,現存於世的“鎣”只有七件,除“虎鎣”和另一件“鎣”現身拍場,其餘五件均為博物館收藏,實屬罕見。
文物拍賣
2018年3月,“虎鎣”現身英國東南部肯特郡,並將於2018年4月11日在當地拍賣,估價人民幣百萬元以上。據了解,國家文物局在得知坎特伯雷拍賣行即將於4月11日拍賣疑似中國圓明園流失文物後,通過多種渠道與該行進行溝通,要求其遵守國際公約精神與職業道德準則,尊重中國人民的文化權益與民族情感,終止對上述文物的拍賣和宣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