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紐銅錞於

虎紐銅錞於

虎紐銅錞於,戰國,通高35cm、肩寬29cm、腹徑22-27.8cm。

1958株洲廢銅庫採集。

器呈蒜頭形,頂端橢圓形,侈口平盆,平頂中間飾一卷尾立雕虎,頸飾項圈,倨牙翹尾,虎身飾雲紋。肩部隆起呈圓鼓狀,直體比肩窄,器身中空,腹橫截面呈橢圓形,腹外壁兩面飾虎紋,虎頭上刻太陽紋,張口露齒,長卷尾,作行進狀,甚為兇猛。器底口部一周飾斜角雲紋。器身兩側可見從頂端延伸而下的一道範線。器表有銹,呈淺綠色。

基本介紹

文物歷史,文物式樣,文物傳播,文物功用,文物研究,

文物歷史

關於錞於
“錞於”的名字,最早出自《周禮·地官·鼓人》篇:“以金錞和鼓。”鄭玄注:“錞,錞於也,圓如碓頭,大上小下,樂作鳴之,與鼓相和。”《國語·晉語》卷十一(趙宣子曰):“戰以錞於,丁寧,儆其民也”。韋昭註:“錞於形如碓頭,與鼓角相和”。形狀“圜如碓頭,大上小下”近似桶形。清《續通典》考證三代金器雲:“以金錞和鼓,以金鐲節鼓,以金鐃止鼓,以金鐸通鼓。以上四物,大司樂無之,大司馬有之,蓋此四金乃軍旅所用,非樂器屬也。”
虎紐銅錞於
虎紐銅錞於

文物式樣

關於錞於的基本樣式馬承源先生將其分為六種形式。
一是穹頂虎組式,寬肩,上部向前傾斜,深腹,截面呈柄圓形,腹部飾浮雕人面紋。春秋時期器。
二是圓肩侈口龍組式,頂有一周狹邊,上有回顧龍組,腔體最狹處在中線以上,下口侈大超過肩徑。戰國晚期器。
三是扁圓肩橋組式,頂平,有一周外侈的淺弧形邊,上有方折形橋組。肩圓而扁,腔體較直而口部做大,有“吉日庚午”等銘。春秋晚期器
四是扁圓肩虎組直口式,頂平,有一周淺斜的周邊,虎紐,下口直,形體比例較短。戰國晚期器。
五是圓前甚闊唇邊雙虎組式,肩圓,周邊有甚闊的唇邊,頂平,上有雙虎紐,雙虎有梁相連,腔體比例較高,下口較直。東漢時器。
六是扁圓肩馬組式,肩扁圓,周邊有較寬的唇邊,頂飾馬紐,腔體比例較高,下口較直。東漢時器。
李衍垣先生根據紐飾的不同,將其分為無紐鐘於、橋紐鐘於、虎紐和其他動物性紐錞於等四個類型。

文物傳播

關於錞於的起源和傳播
學術界一般認為,錞於的傳播路線當是由北而南,由東面西。從考古發現的材料看,最早的錞於出土于山東沂水劉家店子的春秋中期基。春秋晚期在安徽宿縣盧古城子、壽縣蔡侯墓及江蘇丹徒王家山等地都有錞於出土。學術界對於其傳播和族屬,存在一些爭議,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一是東夷說。如徐中舒、唐嘉弘先生認為:“山東半島些地區似為錞於的重要原生地,其主人可能即為東夷。”“從北中國的黃河流域逐漸推行,錞於傳播到了南中國的長江流城。”認為錞於的傳播當是由北而南,由西而東,即由黃河流城傳到長江流城。
二是越族說。如熊傳新先生認為:“錞於的出現似與越族有關,也可能越人是鑄造古代錞於的創作者。”“到戰國時期,錞於已由長江下游傳播到中原地區,並已被廣泛套用,成為中原的一種樂器。”這種觀點與上述意見正好相反,即認為錞於的傳播路線應當是由南而北,由東而西,即由長江下游傳到中原一帶。
三是苗蠻說。如童恩正先生認為,“錞於應該是當地苗蠻系統民族所創造”,並推測“使用錞於的民族可能屬於其中的蜑”。
四是楚族說。如高至喜先生認為:“從錞於傳播的路線看,應是由北而南,再向西傳播,錞於的西傳,楚既然是必經之地,那么就應有楚人鑄造和使用的錞於。”
虎紐銅錞於
虎紐銅錞於

文物功用

錞於是古代軍中樂器,常與鼓配合用於戰爭中指揮進退。作為軍樂器,多用於戰陣,用於號令軍隊和鼓舞士氣。《淮南子·兵略訓》中也說“兩軍相當,鼓錞相望。”另有《周書·斛斯征傳》載:“又樂有錞於者,近代絕無此器,或有自蜀得之,皆莫之識。征見之曰:‘此錞於也’。眾弗信之,征遂依乾寶《周禮注》,以芒筒捋之,其聲極振,眾乃嘆服”。
從音樂特性看,錞於為擊鳴樂器,其音樂性能比較簡單,一般不設固定的音律,敲擊肩部,其聲如雷,清響良久。關於錞於的演奏方法,錞於是用繩系紐,懸掛於架上,以擊打的方式使其發出聲響。長沙馬王堆漢墓竹簡中就有“擊屯(錞)於”的記載。使用時兩人合扛一木,下懸一錞於、一銅鼓。銅鼓側懸,錞於以繩索系紐懸掛於橫木之上,旁有一人執槌擊之。

文物研究

虎紋與巴族
湖南湘西地區是目前窖藏出土錞於最多的地區之一。據不完全統計,1949年以來,在湘西地區窖藏出土了51件錞於,除1件馬紐、3件環紐以外,其餘均為虎紐錞於。湖南省博物館收藏錞於近30餘件,其中虎紐錞於有18件之多。大多為漢代時期錞於。僅有3件戰國的錞於。1980年湖南漵浦大江口楚墓出土虎紐錞於一件,同出銅鉦和銅扁鐘各1件,還伴出楚式陶器繩紋長頸圜底罐、淺盤豆。錞於現藏湖南省博物館,呈淺綠色、高大厚重,盤中有虎紐,全身光素。高50.3、肩徑28~36、底徑19~22厘米。另一件,高44.5cm;口徑24.5cm;腹圍88.5.底徑20cm。1953年常德徵集的一件虎紐人像銅錞於,該錞於呈橢圓筒形,肩圍大而腰圍小。橢圓形盤中立虎紐,虎形較大,張口露齒,造型栩栩如生。紐的左右分別陰刻有帆船紋、魚紋、雲雷紋及人物圖像等。
虎紐銅錞於
虎紐銅錞於
虎紐銅錞於
虎紐銅錞於
錞於上的虎紐應與巴民族的歷史傳說有關。《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傳》載:“廩君死,魂魄世為白虎,巴氏以虎飲人血,遂以人祠焉”。廩君為巴族祖先,唐人樊綽《蠻書》卷十說:“巴氏祭其祖,擊鼓而祭,白虎之後也”。古代巴族崇拜白虎,白虎應當就是巴族的"圖騰"。
錞於用於詛盟、祭祀等重大禮儀活動。古代西南民族有“詛盟”“要盟”之習俗,舉行隆重的儀式,決定氏族部落的要事。《華陽國志·南中志》雲:“南夷習俗,征巫鬼,好詛盟,投石結草,官常以盟詛要之。”
虎紐錞於的大量出土,與戰國時期巴族同周邊國家的交往和戰爭密切相關。戰國時代,巴、蜀、秦、楚之間或戰或和,巴蜀之地直是秦楚爭霸必取之地。春秋戰國之世,巴楚之間相互征戰的歷史成為巴國的一部編年史。據《華陽國志巴志》載:“巴楚數相攻伐,故置捍關、陽關及河關。”可見,巴國為了維護既得利益,抵禦楚國的進犯,在巴楚接界之地設立了三關。首先在江州以東涪陵一帶構筑陽關,同時在奉節一帶的瞿塘峽口構築捍關,巴人還向東將勢力拓展到漢水城,在河水設立了沔關。巴國最後雖然被秦所滅,但巴的滅亡與楚的步步進逼有直接的關係,從某種意義上說,巴實際上被滅於楚。
虎紐銅錞於
虎紐銅錞於
虎紐錞於之所以多窖藏出土於河岸、山坡、樹下或山洞中,除用作祭祀外,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也可能是巴人戰敗或撤離時所為。唐代梁載言《十道志》雲:“楚子滅巴,巴子兄弟五人流人黔中,漢有天下,名日酉、辰、巫、武、沅等五溪,各為一溪之長,號為五溪。”五溪蠻居黔中地區大量出土虎紐錞於,也印證了文獻記載的這段歷史。五溪地區出土的大量東漢時期的虎紐錞於說明,戰國時期巴國滅亡以後,流人黔中地區的巴人後裔,直到東漢時期依然保留著本民族的信仰和傳世禮器。
巴人將虎紐錞於用於戰場之上,目的可能是藉以振虎成、揚虎勢。但同時它也是古代巴族如界如虎的天性和勇武普戰精神的象徵,古代巴人自古以來以惑厚淳樸、尚武善戰而著稱,早在周武王伐紂之時,巴人就“歌舞以凌殷人”。漢高祖平定三秦時也曾藉助巴人之師。
錞於是由陶錞於→素錞於→有紐錞於→虎紐錞於演變而成,故巴族地區的虎紐錞於與中原地區的錞於相比,從時代特徵上分析均較晚,多為兩漢時期,最早也不過戰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