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林口岸
虎林口岸是1989年經國務院批准的國家一類陸路客貨運輸口岸,處於黑龍江省沿邊開放帶中部,輻射俄羅斯伯力、濱海邊區4市7區21鎮,人口近百萬,區位十分優越。通過虎林口岸進入俄羅斯境內,可就近取道海參崴和納霍德卡港到達韓國、日本以及東南亞各國,直接打入亞太國際經濟循環圈,參與國際經濟大協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虎林口岸
- 批准時間:1989年
- 處於:黑龍江省沿邊開放帶中部
- 人口數量:約 100 萬
口岸介紹,基本資料,區位優勢,巨大消費市場,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輻射面積廣大,資源豐富,農業基礎紮實,工業體系完整,森林礦產豐富,設施完備,基礎設施安全,口岸建設加快,政策優惠,發展優勢,發展現狀,發展前景,
口岸介紹
虎林市地處完達山南麓,邊境線長264公里,東及東南以烏蘇里江和松阿察河為界與俄羅斯聯邦隔水相望。虎林口岸位於虎林市區東南58公里處的吉祥(北緯45°33′3″,東經133°19′6″),與俄羅斯馬爾科沃口岸相對應,是虎林市發展對俄經貿的重要基礎設施和黃金便捷通道。1989年國務院國函[1989]25號檔案正式批准開放虎林口岸;90年代初期,蘇聯政府經對遠東地區
中蘇邊界42個可能開設口岸的地點進行了實地踏查、調研後,認定
虎林——馬爾科沃口岸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強大的過貨潛力,應儘快開通並予以重點建設。1992年9月10日,口岸利用俄方搭建的舟橋開始臨時過貨;1992年10月,中俄兩國外交部正式換文確認虎林——馬爾科沃口岸為雙邊一類公路客貨運輸口岸;1993年5月18日,虎林——馬爾科沃口岸正式開通,虎林市對俄貿易的大幕也由此正式拉開。
虎林口岸 虎林口岸自1993年正式開通以來,不斷完善口岸設施,努力改善通關環境,不僅有完備的聯檢查驗設施,而且有中俄邊界上最大的永久性界河大橋。
年過貨能力達260萬噸,過客100萬人次。近年來,口岸過貨量連續多年達到15萬噸以上,已經成為
東北亞經濟圈的重要口岸。
基本資料
口岸名稱:虎林
虎林口岸 所在地:虎林市
俄方對應口岸:馬爾科沃
年過貨能力:260萬噸
過客:100萬人次
批文:國務院函[89]25號
區位優勢
口岸兩地地理優勢明顯,交通便利
巨大消費市場
虎林市東部和東南部隔
烏蘇里江、
松阿察河與俄羅斯相望,與俄羅斯接壤的邊境線長達318公里,是黑龍江省邊境線較長的縣級市。在虎林對面百公里範圍內,有
俄羅斯聯邦濱海邊疆區的4個市、7個區,總人口近100 萬人,約占濱海疆區人口總數的47% ,具有較大的潛在消費市場。
虎林口岸 在這4 市7 區中,以達里涅列欽斯克 ( 伊曼 ) 市列索扎沃茨克市距虎林最近,其中,虎頭鎮與俄羅斯聯邦的達里涅列欽斯克( 伊曼 ) 市隔江相望,間距6公里,伊曼市郊區的格拉夫斯基距虎頭鎮僅3公里;虎林口岸與俄羅斯聯邦的列索扎沃茨克市隔河相望,間距8公里,俄遠東大鐵路橫貫列索扎沃茨克,北通哈巴羅夫斯克(伯力)市,南聯符拉迪沃斯克(海參崴)市。
輻射面積廣大
虎林口岸對應地區廣、輻射面寬,口岸優勢很明顯。隨著中俄雙方經濟貿易合作的不斷擴大,虎林必將逐步成為東北亞經濟循環圈上的重要國際大通道。
資源豐富
口岸兩地經濟及資源互補性極強
農業基礎紮實
虎林市地域遼闊,資源豐富。全市耕地總面積450萬畝,年均糧食產量在120萬噸以上,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其中達到綠色食品生產認證標準的水稻種植面積51萬畝、大豆25萬畝、玉米10萬畝、
經濟作物25萬畝。
工業體系完整
工業體系框架初具規模,形成了以藥、米、豆、蜂、酒乖綠色食品加工業為主導的工業體系,已開發生產出綠色產品8大系列80多個品種。特色旅遊業發展迅速。開發建設了虎頭、珍寶島、青山水庫等旅遊風景區和虎頭要塞、關帝廟、月牙湖、珍寶島、神頂峰、烏蘇里江國噥森林公園、“
天下第一虎”等景點。開通了興凱湖-青山水庫-虎頭-珍寶島-神頂峰精品旅遊線路。
虎林口岸馬爾科沃口岸百公里範圍是濱海邊疆區經濟發達的地區,西伯利亞複線鐵路和遠東幹線公路從北向南貫穿了盧切戈爾斯克、達里涅列欽斯克、列索扎沃茨克、斯帕斯克達爾尼、4個邊區直轄市和基洛夫斯基等7個邊區直轄區,人口近140萬。
該地區森林、金屬礦產、旅遊等資源豐富,國家森林儲備面積達894.45萬公頃,年木材採伐量為886萬立方米,木材加工及採掘業比較發達,但糧食、副食品、輕工業品短缺。虎林市充分利用雙方較強的經濟及資源互補性開展對俄貿易,取得了不菲成績。
與此同時,俄方同步加快了口岸的建設步伐。2003年下半年,俄濱海邊區實力與背景不俗的“聯大”公司收購馬爾科沃口岸後,2004年,馬爾科沃口岸經營者濱海邊區聯大公司開始了馬爾科沃口岸的一期建設,海關監管庫已在列市市區建成,口岸聯檢樓及檢驗通道也正在建設之中,今年內可全部建成並投付使用。俄方口岸基礎設施建成後,解決旅遊等口岸通關的瓶頸問題將指日可待。
6、外地企業(除個體戶和自然人)從虎林口岸進口俄羅斯木材的只要攜帶所在地國稅局出示的證明。稅務登記證(複印件)工商執照(副本)單位證明。既可免徵增值稅及價 格調節基金。
發展現狀
2007年1—10月份,實現66381噸,同比增長26%。本地公司過貨額完成12725萬美元,同比增長82%。虎林口岸正從低谷中走出,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
虎林口岸位於虎林市區東南58公里處的吉祥,與俄羅斯馬爾科沃口岸相對應。作為雙邊一類公路客貨運輸口岸,1993年5月18日,虎林———馬爾科沃口岸正式開通。2000年6月28日,虎林———列市邊境游開通。口岸的客貨運輸功能得到了基本實現,口岸過貨量逐年大幅提高。
從2004年起加大了口岸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2004至2006年共爭取上級建設
資金5020萬元,建設了二級水泥過境路面、口岸旅檢大廳、停車場;方便米飯園區正在建設中,2006年爭取省投250萬元,用於口岸基礎改造工程。通過近幾年的建設,虎林口岸已初步建成集貨檢、
物流、
貿易、
加工、服務、生活及其他配套功能於一體的多功能綜合的對俄經貿平台。
口岸查驗部門和口岸工作部門,始終把加強口岸通關環境建設放在工作首位,制定了《關於擴大口岸過貨促進邊貿發展的若干暫行規定》。針對過貨車輛較多的情況,聯檢部門不斷簡化辦事程式,提高口岸通關效率。海關實行24小時預約服務,根據企業的需要隨時上門進行貨物查驗,邊檢站做到驗放車輛每台不超10分鐘,
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做到能簡化的程式堅決簡化,不能簡化的變通簡化;貨運代理等部門千方百計抓服務,使口岸通關環境年年有新的改善。
加大對俄招商引資力度。發展邊貿企業11家,在口岸現場建設占地5萬平方米的
海關監管倉庫,一期工程已投入1000萬元,建起了倉儲庫、辦公室和生活區。引進了綏芬河麗華公司、東寧宏達公司,壯大了虎林邊貿隊伍。目前在虎林市註冊的
邊境小額貿易企業已達43家。
口岸進出口貨物品種由2001年的木材、廢金屬、大米、果菜,發展到現在的木材、魚、基礎油、服裝鞋帽、小百、
果菜、
飲料、
建材、機械等。過貨品種的多元化,帶動了園區和基地建設。
發展前景
虎林口岸發展前景
從現實和長遠看,虎林口岸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從所處的經濟地理區位看,在黑龍江省南起綏芬河、北至同江的600公里沿邊開放帶中,虎林口岸地處南北要衝的中點位置,對面是俄濱海和哈巴兩個邊區的結合部,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及遠東幹線公路,向北輻射俄遠東的經濟文化中心哈巴市及俄羅斯腹地乃至獨立國協東歐各國以遠,向南直通俄遠東出海口海參崴及納霍德卡港,借港出海到達日本、韓國和東南亞,融匯到東北亞經濟大循環中。虎林口岸可以成為重要的中俄及歐亞海陸聯運的中繼站,將是黑龍江及東北地區參與亞太地區國際循環,參與開發西伯利亞資源國際大協作的重要而理想的大通道。
從經濟發展的巨觀走勢上看,中俄兩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日益加深,兩國在政治、軍事、文化特別是經濟領域的合作正在全面而飛速的深化和拓展,俄羅斯豐富的資源、巨大的市場及對俄經貿長遠而廣闊的前景已引起國內工商業界人士的高度關注,國內特別是東南沿海的資金流已開始高速度、大規模的向對俄經貿領域注入。2004年7月18日——25日,虎林市舉辦了首屆虎林杭州知青返鄉節,當年的赴虎杭州知青有相當一部分已成為江浙一帶的經濟巨頭和工商界的旗艦人物。功成業就的知青們對與虎林市聯手開展對俄經貿表示了強烈的合作意願。俄羅斯森林資源豐富,而浙江及廣大內地木材供應緊張,知青們打算從虎林口岸大規模進口木材,進而輻射國內市場;俄羅斯日用消費品緊缺,而浙江則是中國小商品的主要集散地,可以在虎林口岸建小商品批發城,經由虎林口岸強勢進入並占領俄羅斯市場。虎林杭州知青們成立了聯誼會,在虎林設立了辦事機構,準備一待邊境旅遊等問題解決和鐵路項目上馬立即投入實質性運作。屆時虎林將成為我省乃至全國一個重要的對俄小商品出口和木材進口集散中心。
從虎林——馬爾科沃口岸的建設發展態勢上看,隨著中俄經貿合作的巨觀走勢上揚,虎——馬口岸以其優異的地理位置和巨大的發展空間,重新成為俄各級政府和各界人士的注目焦點。2003年下半年,俄濱海邊區背景不俗、財大氣粗的“聯大”公司借虎——馬口岸因非典等原因閉關之機,多方斡旋、全力買入了了馬爾科沃口岸,擬投資300萬美元對口岸基礎設施進行全面建設,力爭把虎林——馬爾科沃口岸建設成黑龍江省——濱海邊區最理想的客貨通道之一。俄中央政府也擬啟動對馬爾科沃口岸的投資。今年,俄國家海關管理委員會派員與濱海邊區運輸聯合體一起,初步對馬爾科沃口岸進行了視察。特別是去年9月以來,俄列索市政府多次主動聯繫我市,商請聯手實施虎——列鐵路項目。修建新的鐵路通道不僅可以緩解綏芬河口岸的過貨壓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滿足中俄貿易戰略升級過貨量成番論倍增長的需要,符合國家擴大對俄貿易的要求。可以使現有的綏芬河鐵路口岸與新建的虎林鐵路口岸功能重新布局、合理分工,既綏芬河口岸承擔由俄海參崴港、納霍德卡港進出口貨物的運輸,實現借港出海,建成陸—海通道;由虎林口岸承擔俄哈巴洛夫斯克和俄羅斯腹地及獨立國協各國進出口的貨物運輸,建成陸—陸通道。有利於中國參與共同開發西伯利亞豐富資源的國際大協作,有利於黑龍江省早日融入
東北亞經濟圈,對促進黑龍江省外向型經濟發展和經濟騰飛,以及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將起到巨大的作用,意義十分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