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道上》是清代維新派人士林旭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以極其慨憤的心情,對外國侵略者的橫行無忌與清朝統治者的腐敗無能進行了深刻的揭露。詩中寫的是虎丘由盛轉衰,由繁華的遊冶勝地轉而成為“荒丘”的景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虎丘道上
- 創作年代:清朝
- 作品出處:《晚翠軒詩集》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林旭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虎丘道上
願使江濤蕩寇仇,啾啾①故鬼哭荒丘。
新愁舊恨相隨續,舉目真看麋鹿游。
注釋譯文
①啾啾:鬼哭聲。
作品賞析
林旭是資產階級維新運動的一位活躍人物,曾和譚嗣同等共同參與新政。他看到清朝統治集團腐朽昏庸,預感到前景可悲。因此,當他來到虎丘道上,目睹舉目荒涼的景象,滿胸憤懣與哀愁油然而生。這首詩以極其慨憤的心情,對外國侵略者的橫行無忌與清朝統治者的腐敗無能進行了深刻的揭露。詩中寫的是虎丘由盛轉衰,由繁華的遊冶勝地轉而成為“荒丘”的景況。
詩的開頭用浪漫主義的手法抒發了奔放的激情,“願使江濤蕩寇仇”,詩人希望滾滾的長江怒濤沖刷“寇讎”(日本帝國主義),流露了作者抗暴救國的強烈願望。
第二句寫詩人所見所聞。“啾啾故鬼哭荒丘”,詩下自注說:“治倭人租界,暴骨千萬。”中日甲午戰爭以後,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開闢蘇州為商埠,劃定租界。從此虎丘變成一片荒墟。作者看到累累白骨暴露於野的慘象,聽到那象徵著祖國衰落的鬼哭之聲,百感交集,由此引起了詩人對民族命運的思考。
第三句詩人回顧了進入近代以來的中華民族的慘痛歷史。“新仇舊恨相隨續”,鴉片戰爭以後,帝國主義列強不斷加深對中國的侵略,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接踵而來,確是新愁舊恨,相續不斷,祖國已臨覆亡之禍。
結句借用伍子胥諫吳王的典故,抒發了歷史上的興亡之感。相傳春秋時伍子胥對吳王的好大喜功,虛耗國力,招致外患,曾進諫相勸,吳王不聽。伍子胥嘆息說:“我現在看到麋鹿在姑蘇遊逛。”就是說宮苑將變成荒野,預示著吳國很快就要滅亡了,繁華的蘇州也將成為麋鹿出沒的地方。詩人擇取歷史上有趣味且含意尤深的典故,既表達了詩人對古事的追憶和看法,又寄託著詩人對現實的感慨,暗喻清朝統治者末日將至,人事已非。
這首詩巧妙地記敘了詩人從“憤”到“悲”的思想感情變化,形象而逼真地鞭撻了清朝統治者的昏庸無能,造成國家衰微破敗的局面。詩人借相繼不斷的歷史屈辱,以沉痛的語調,對統治者發出警告。在藝術上格調悲憤,感情真摯,用典恰切,顯得蘊藉含蓄。
作者簡介
林旭(1875~1898)清末維新派人士,“戊戌六君子”之一。字暾谷.福建侯官(今福州人),1895年入京會試參與“公車上書”。後以康有為為師,在京成立“閩學會”。戊戌變法時授四品銜軍機章京,參與新政,並籌劃反政變活動。戊戌政變後被捕,與譚嗣同等同時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