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吻蝦虎魚

蘭嶼吻蝦虎魚

蘭嶼吻蝦虎魚動物界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鱸形目蝦虎魚亞目蝦虎魚科蝦虎魚亞科吻蝦虎魚屬的一種動物。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物學描述,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測量標本15尾;體長41.0~66.9mm。采自台灣:蘭嶼。
背鰭VI, I-8;臀鰭I-8;胸鰭19~21;腹鰭I-5。縱列鱗33~35;橫列鱗 11~13;背鰭前鱗13~18。
體長為體高的4.7~5.4倍,為頭長的3.2~3.5倍。頭長為吻長的2.8~3.2倍,為眼徑的4.5~6.0倍,為眼間隔的6.5~8.0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3~1.5倍。
體延長,前部亞圓筒形,稍平扁,後部側扁;背緣淺弧形隆起,腹緣稍平直;尾柄長,其長小於體高。頭大,圓鈍,亞圓筒形,前部寬而稍平扁,背部稍隆起,頭寬大於頭高。頭部具5個感覺管孔(B', C D, E, F)(圖521A)。頰部稍凸出,具3縱行感覺乳突線(b, c, d)。吻圓鈍,吻長大於眼徑,雄魚吻長稍大於雌魚。眼中大,背側位,位於頭的前半部,眼上緣突出於頭部背緣;眼下緣無放射狀感覺乳突線,僅具1條由眼後下方斜向前方的感覺乳突線(a)(圖521B);眼間隔狹窄,稍內凹。鼻孔每側2個,分離,相互接近:前鼻孔具1短管,位於吻的中部,接近於上唇;後鼻孔較大,圓形,邊緣隆起,緊位於眼的前上方。口小,前位,斜裂。上、下頜約等長。上頜骨後端伸達眼前緣下方。上、下頜齒細小,尖銳,無犬齒,3~4行,排列稀疏,呈帶狀,外行齒稍擴大;下頜內行齒亦擴大。犁骨、齶骨及舌上均無齒。唇略厚,發達。舌游離,前端圓形。鰓孔大,側位,向頭部腹面延伸,止於鰓蓋骨下緣近中部處。前鰓蓋骨後緣有3個感覺管孔(M', N, O'),鰓蓋上方具3個感覺管孔(H', K', L')(圖521B)。峽部寬,鰓蓋膜與峽部相連。鰓蓋條5根。具假鰓。鰓耙短小。
體被小櫛鱗。頭的吻部、頰部、鰓蓋部無鱗。背鰭前鱗區具13~17枚鱗片,其前緣鱗片排列呈三叉形;眼後的背鰭前區裸露無鱗。腹部具小圓鱗,胸部在腹鰭起點前方處亦具小圓鱗。無側線。
背鰭2個,分離;第一背鰭高,基部短,起點位於胸鰭基部後上方,鰭棘柔軟,雄魚第一背鰭各鰭棘不呈絲狀延長,第二鰭棘最長,雄魚平放時其鰭棘末端可伸越第二背鰭起點,雌魚的不伸達第二背鰭起點;第二背鰭略高於第一背鰭,起點在臀鰭起點稍前上方,基部較長,前部鰭條稍短,第四至第六鰭條最長,平放時,不伸達尾鰭基。臀鰭與第二背鰭相對,同形,起點位於第二背鰭第一鰭條的下方,後部鰭條較短,平放時,不伸達尾鰭基。胸鰭寬大,圓形,下側位,鰭長大於吻後頭長,第三鰭條端部游離。腹鰭略短於胸鰭,圓形,左、右腹鰭癒合成一吸盤。尾鰭長圓形,短於頭長。肛門與第二背鰭起點相對。雄魚生殖乳突細長而尖,雌魚生殖乳突短鈍。
頭、體呈亮褐色。體側具8條灰褐色垂直寬條紋,體背具8個黑褐色斑塊。頰部和鰓蓋骨部無蠕蟲形紅褐紋。腹部淺色或微藍。頰部和鰓蓋具許多橘色小點(雄魚)或褐色小點(雌魚);頰部和鰓蓋的上部還具2~3條褐色平行的縱紋。項部隱具若干條不規則條紋。頭部眼睛附近具2條深黑色條紋:一條自眼前緣向前經後鼻孔伸達吻端,與對側的形成“U”形紋;另一條較短,由眼的下緣向前向下伸向上頜後緣(雌魚)或中部(雄魚),但離上頜均有一定距離。第一背鰭棘褐色,鰭膜淺色,具數個小黑點(雌魚)。第二背鰭具6~8縱列橘色或棕色小點,連成線紋。臀鰭淺黃色,雌魚的臀鰭中部具一條黑褐色縱帶。胸鰭淺白色,基部具2條深色垂直條紋。腹鰭淺色,無斑塊及條紋。尾鰭透明,具11~15行(雄魚)或7~9行(雌魚)由褐色圓點組成的垂直條紋;尾鰭基具1三角形黑褐色大斑。

生物學描述

蘭嶼吻蝦虎魚為河、溪小型底層魚類。無食用價值。個體小,一般體長為70~80mm。
由於種群數量小,分布區狹窄,未經處理的污水排放,日益嚴重的水質惡化,使其棲地因泥濘的泛濫而受到毀滅性破壞,導致該種數量嚴重衰退。已被台灣列入瀕危物種。

分布範圍

分布於台灣蘭嶼島。為台灣省特有種(endemic to Taiwa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