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豆9號

蘇豆9號是江蘇省東海縣農業科學研究所用東88-27為父本、魯豆10號為母本進行有性雜交選育而成的大豆品種。

蘇豆9號出苗勢強,葉片卵圓形。植株直立,亞有限結莢習性。白花,莢彎鐮刀形淡褐色,外觀商品性較好。成熟時落葉性好,不裂莢。生育期97天,株高76.2厘米,結莢高度18.6厘米,主莖14.2節,單株結莢35.0個,百粒重24.8克。粗蛋白質含量42.6%,粗脂肪含量19.4%。中感大豆花葉病毒病SC3株系,田間大豆花葉病毒病發生較輕,抗倒性較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豆9號
  • 別名:DH2619-1
  • 審定編號:蘇審豆201204
  • 作物名稱:大豆
  • 品種來源:魯豆10號×東86-27
  • 選育單位:江蘇省東海縣農業科學研究所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技術,

選育過程

蘇豆9號原名DH2619-1,是江蘇省東海縣農業科學研究所於2000年以東88-27為父本,魯豆10號為母本進行有性雜交,產生雜交一代並選擇優良單株,2001-2004年進行系譜單株選擇。2005-2008年進入鑑定圃和品系比較,DH2619-1表現突出,產量較高,試驗畝產量達到172.5千克,比對照泗豆11增產9.5%。推薦參加江蘇省夏大豆區試。蘇豆9號大豆品種2008-2010年參加省區試,2011年參加生產試驗,2012年3月通過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蘇審豆201204,定名為蘇豆9號。

特徵特性

  • 農藝性狀:蘇豆9號出苗勢強,葉片卵圓形。植株直立,亞有限結莢習性。白花,莢彎鐮刀形淡褐色。籽粒圓形,種皮黃色微光澤,種臍淡褐色,外觀商品性較好。成熟時落葉性好,不裂莢。生育期97天,比對照短1天,株高76.2厘米,結莢高度18.6厘米,主莖14.2節,有效分枝2.5個,單株結莢35.0個,每莢2.5粒,百粒重24.8克。
  • 品質特性:蘇豆9號經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粗蛋白質含量42.6%,粗脂肪含量19.4%。
  • 抗性表現:蘇豆9號經南京農業大學國家大豆改良中心接種鑑定,中感大豆花葉病毒病SC3株系;田間花葉病毒病發生較輕,抗倒性較好。

產量表現

蘇豆9號於2008-2010年參加江蘇省淮北夏大豆區試,三年平均畝產184.8千克,較對照徐豆13號增產3.6%,其中2009年比對照增產2.95%,2010年比對照增產5.36%。2011年參加生產試驗,在淮北大豆生長期間陰天較多,日照時數偏少,不利於大豆生長發育的氣候條件下,平均畝產量仍達到177.53千克,比對照徐豆13號增產6.66%,四個匯總試點中,全部增產。

適種區域

蘇豆9號適宜在中國江蘇淮北及周邊大豆主產地區作夏大豆種植。

栽培技術

  1. 適期播種、合理密植:由播期試驗結果得出,蘇豆9號最佳播期為淮北地區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均可播種,播前曬種1-2天,墒情不足的可帶水點播,一般6月20日以前播種結束,在此期間,播種越早產量越高。早播可延長大豆的營養生長期,增加乾物質積累量,提高經濟產量。一般每畝用種4-5千克。以條播和點播為好,做到深淺一致,下種均勻,播後耙平,防止露籽和跑墒。由密度試驗得出結論為行距40厘米左右,株距10-14厘米,播深3-4厘米,每畝留苗1.3萬株左右。
  2. 查苗補缺、及時間定苗:出苗後,即子葉展開,真葉露尖時,足墒查苗補種,第一片真葉展開後停止補種或移栽。3-5葉一次間苗、定苗,缺苗斷壠處相鄰兩株或相鄰兩行雙株留苗,確保基本苗數量。
  3. 測土配方,科學施肥:施肥應根據大豆生長發育對營養的要求及土壤養分的供應能力等,根據需要確定施肥種類、數量、時期和方法以及各種營養元素的配合。既要提高大豆產量,又要考慮肥料的經濟效益。一般高產大豆的施肥原則應堅持以施用農家肥為主,有機無機相結合;增施化肥,氮磷鉀配合,補施微肥;高產田重施磷鉀肥,薄地重施氮磷肥;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酌情施用種肥和葉面肥。一般每畝可施優質農家肥3-4噸或商品有機肥200-300千克,在增施農家肥的同時,還可以用化肥作底肥,施用原則以磷肥為主、氮肥為輔。一般每畝施過磷酸鈣25-30千克,尿素3-5千克。高產大豆需肥量大、需補充鉀肥,可每畝施氯化鉀15千克。在初花和盛花期每畝噴0.05%的鉬酸銨液50千克,可提高結莢率、減少落花;結莢鼓粒期可用興欣牌安利素或富利素50克每畝兌水50千克噴施,連噴2次,可增產10%以上。
  4. 中耕除草:中耕可以消滅雜草,旱時蓄水保墒,還可破除板結疏鬆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協調土壤水、肥、氣、熱的關係,促進根系生長和微生物活動,提高土壤肥力。同時有益於根瘤菌的發育和根瘤的形成,提高固氮能力。因而大豆苗期中耕是促苗早發,培育壯苗的重要措施。定苗後及時中耕除草2-3次,第三次中耕可結合培土,培土深度以超過子葉節為準。化學除草劑最有效的使用方法是在播種後出苗期進行一次土壤化學封閉性除草,將雜草消滅在出土前後。常用藥劑為每畝用量為50%乙草胺乳油50毫升兌水50千克噴霧。
  5. 調節生長:在大豆花期摘除主莖生長點或每畝用15%多效唑50克兌水50千克噴霧,可防止旺長,促進養分轉移,提高產量。
  6. 綜合防治病蟲害:防治大豆病蟲害的最有效措施是選用抗病品種,進行合理輪作,採用不帶病菌的種子。在病蟲害發生嚴重的情況下,也可採用化學防治。防治大豆霜霉病可選用3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或8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防治大豆炭疽病大豆紫斑病等可噴灑1:1:100倍的波爾多液或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防治蚜蟲紅蜘蛛等可用10%吡蟲啉或1.8%阿維菌素;防治食心蟲天蛾、豆莢螟等害蟲可選用菊酯類農藥。
  7. 合理灌排:大豆花莢期對水分最為敏感,其次是鼓粒期。自初花期開始至鼓粒中期是夏大豆需水最多、最關鍵時期。如果遇長期無雨,土壤乾旱要及時進行灌溉。判斷夏大豆是否需要灌溉的簡單方法是觀察植株形態,晴天上午10時至下午14時若發現葉柄有下垂現象,到傍晚時葉柄又能恢復正常狀態,說明夏大豆植株開始缺少,應及時灌溉。
  8. 適期收穫儲藏:適期收穫不僅可減少損失,增加產量,而且可改善大豆品質。一般在莖稈呈棕黃色、90%葉片脫落時收穫。夏大豆收穫後,先攤場曬兩天,或先垛幾天再曬。曬到莢皮乾脆、容易裂開時打場脫粒。種子揚淨後,要攤晾風乾至含水量13%以下方可人庫儲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