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哲學協會是蘇聯全國性的哲學研究團體。創立於1971年12月,會址設在莫斯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聯哲學協會
- 成立時間:1971年12月
- 地址:莫斯科
蘇聯哲學協會是蘇聯全國性的哲學研究團體。創立於1971年12月,會址設在莫斯科。
蘇聯哲學協會是蘇聯全國性的哲學研究團體。創立於1971年12月,會址設在莫斯科。它的宗旨是:推動哲學、科學共產主義、現代科學方法論各領域的學術活動,引導哲學家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促進與國外哲學團體的交流。該協會每 5年召...
這一年,蘇聯派出由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專家組成的代表團出席第 3屆世界社會學大會。同年,Π.Н.費多謝耶夫在《哲學問題》第4期上載文,公開表示歷史唯物主義不能代替社會學。1958年6月,蘇聯科學院主席團決定建立蘇聯社會學協會,由通訊院士Γ.Π.弗蘭佐夫任首屆主席。1968年12月蘇聯科學院組建具體社會調查研究所,...
各部委系統的法學研究機構有蘇聯法務部全蘇蘇維埃立法研究所、蘇聯檢察院所屬的全蘇犯罪原因和防止辦法研究所、蘇聯內務部所屬蘇聯法學研究所。此外,蘇聯法學家還參加了一系列國際法律研究機構的活動,如參加國際法哲學社會哲學協會、國際法律科學協會、國際政治協會、國際比較法協會、國際民主法律工作者協會、國際法協會...
蘇聯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蘇聯國家級的哲學理論研究機構,創建於1926年。所址設在莫斯科。前身為共產主義學院哲學組,1936年歸屬於蘇聯科學院。該所設有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具體社會學研究、哲學史、俄國和蘇聯各族人民哲學史、現代資產階級及社會學等研究室。歷任所長有阿多拉茨基、尤金、斯維爾德多洛夫、...
無產階級文化派蘇聯建國初期無產階是階級文化組織中的反馬克思主義派別。主要代表人物為哲學家波格丹諾夫等。基本主張是否認蘇聯共產黨及國家在文化建設中的領導作用,否認無產階級在創建社會主義文化時必須利用過去的文化遺產。宣揚在教育人民委員部機構中實行該組織的自治,提出要在實驗室中建設“無產階級的階級文化”。...
《蘇聯哲學紀事(1953~1976)》是現代賈澤林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內容簡介 本書以紀事的形式,輯錄了從1953年3月史達林逝世到1976年底蘇聯哲學界的重大事件。其中有蘇聯領導集團對蘇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工作的有關指示、蘇聯哲學界的重要研究課題和爭論、蘇聯哲學家的重要文章和專著的論點,介紹了蘇聯的重要哲學著作。為...
《蘇聯當代哲學(1945~1982)》是現代賈澤林、周國平、王克千、蘇國勛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內容簡介 全書除前言和後記外,共分十章。主要內容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哲學的發展概況、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哲學中的人的問題、現代自然科學中的哲學問題、美學、倫理學、邏輯科學、哲學史研究和現代西方哲學的研究...
1928年,高爾基回到蘇聯,在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史達林的安排下,他在俄羅斯坐了兩次長途旅行觀光後決定回國定居。1934年當選為蘇聯作家協會主席。回國後的高爾基作為蘇聯文化界的一面旗幟,為蘇維埃的文化建設做了大量工作。但20世紀30年代蘇聯出現的種種問題又使他與史達林及現實政治始終保持一定的距離。1936年6月...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直至史達林逝世,蘇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大體上包括幾次清洗和公開譴責以及史達林的兩部重要著作的發表。1947年,中央委員會討論了《西歐哲學史》這部集體著作的一個版本。這次所謂“關於亞歷山大羅夫的討論”(以蘇聯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主編G.F.亞歷山大羅夫命名)有一個重要目的。它公開表明,黨和...
《蘇聯哲學70年》是現代安啟念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內容簡介 全書分為五章,依次探討、介紹了蘇聯過渡時期的哲學鬥爭、史達林時代的蘇聯哲學、後史達林時期蘇聯哲學的不平坦道路和後史達林時期蘇聯哲學的發展及其人文化傾向、改革浪潮的衝擊。結束語就哲學與政治的關係問題進行了探討。該書向我國讀者簡要地介紹了蘇聯哲學自...
羅森塔爾(1906~1975)Rozentali,Mark Moiseevich,蘇聯哲學家,心理學家。1906年2月19日生於波多爾省 ,1975 年2月2日卒於莫斯科。1925年加入蘇聯共產黨(布爾什維克)。1933年在紅色教授學院畢業。1933~1941年任《文學批評》雜誌副主編。1940年起任教授。1946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1946年起在蘇共中央社會科學院...
奧伊澤爾曼(Теодор Ильич Ойзерман 1914— ) 蘇聯哲學家。人物履歷 1971年至今任蘇聯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西歐—美國哲學史研究室主任。1981年當選為蘇聯科學院院士。1984年起擔任哲學研究所哲學史部主任。任蘇聯哲學協會副主席。主要研究哲學史、哲學史方法論。對馬克思主義以前的世界哲學史、...
1962~1967年任蘇聯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1967年起任蘇聯科學院哲學法學學部院士秘書。1971年起任蘇聯哲學協會主席。1960~1970年主編《哲學百科全書》(5卷),1982年主編《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原理》。主要著作 他的主要著作有:《為哲學戰線工作的布爾什維克化而鬥爭》(1931)、《何謂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1941)、...
蘇共中央社會科學院院長、蘇共中央宣傳部長、《共產黨人》雜誌主編、蘇聯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等職務。從1971年起任蘇聯哲學協會主席。主要著作 1960~1970年期間主編蘇聯《哲學百科全書》(5卷)。主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原理》,在當時的社會主義各國產生過廣泛影響。他反對人們教條主義地對待馬克思主義哲學。
1971年當選為蘇聯哲學協會副主席。1939~1961年當選為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1950~1962年當選為蘇聯最高蘇維埃代表。主要著作 他的主要著作有:《唯物主義辯證法的戰鬥性問題》(1936)、《哲學和現代》(1960)、《列寧和現實的哲學問題》(1971)、《哲學和社會進步,對當代資產階級社會進步觀的分析》(1979)以及參加編寫...
奧西波夫(1928— ) 蘇聯社會學家,蘇聯科學院通訊院士。工作經歷 1952年畢業於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1955年在蘇聯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完成研究生學業,1964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59年任蘇聯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1968年調任蘇聯科學院具體社會研究所副所長。1965年當選為蘇聯社會學協會主席,1973年起為該協會副主席。
1979年他擔任蘇聯教育科學院副院長,直至1987年8月9日因心臟病突發猝然去世。他生前還兼任俄羅斯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中央理事會會長、全蘇“知識”協會附屬心理學和教育學傳播委員會主席、蘇聯最高學位評定委員會教育科學評議會主席。巴班斯基以自己忘我的勞動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獲得“勞動紅旗勳章”、“烏申斯基獎章”、...
瓦列斯卡爾恩(Peter lvanovich Valeskaln,1899——),蘇聯拉脫維亞共和國科學院院士、教授、哲學博士。人物生平 1917年加入蘇共,1920—1924年在莫斯科大學數理系學習。1928年畢業於紅色教授學院。1929年為教授。曾任全蘇促進社丟主義建設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工作人員部責任書記和中央執行局成員,蘇聯高等學校和科學機關...
——自1992年加入阿拉伯敘利亞作家協會 ——記者協會 ——前蘇聯和俄羅斯教育機構人員 ——敘利亞協會執行辦公室成員 ——阿拉伯政治學協會成員 加入的政治黨派:——自1967年加入阿拉伯社會主義復興黨 ——1985年被選為阿拉伯社會主義復興黨第八次地區會議成員 ——2000年和2005年被選為阿拉伯社會主義復興黨第九次和第十次...
1976年起,任英國—蘇聯協會名譽主席、皇家莎士比亞劇院公司董事長。人物爭議 間諜爭議 在1963年,曾有變節到美國的蘇聯情報人員秘密指出,威爾遜是KGB派來的間諜。雖然大部份的英美情報人員並不相信威爾遜是特務,但仍有部份人士對此表示相信。據了解,曾經有30名軍情五處的特務試圖拖垮威爾遜的政府,手段包括在1974年...
1981~1985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蘇聯東歐研究聽所長、分黨組書記。從1982年起擔任中國蘇聯東歐學會副會長。從1983年起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從1985年起,兼任外交學院教授。從1985年起任中國蘇聯東歐史研究會顧問,從1986年起任當代國外社會主義研究會顧問,兼任世界經濟學會理事、中國國際交流協會理事。從1988年起開始招收...
1954年起從事蘇聯共產黨的工作和新聞工作。1959~1963年任《共產黨人》雜誌編輯部科學顧問。1963~1972年在蘇共中央機關工作。1972年 4月起任《訊息報》政治評論員,經常在蘇聯中央電視台和廣播電台就國際問題發表評論。曾任蘇共中央檢查委員會委員,是蘇聯新聞工作者協會理事。曾獲蘇聯國家獎金和沃羅夫斯基新聞獎。19...
1941年獲藝術學博士稱號,1943年被選為蘇聯科學院院士。1948年被選為蘇聯作曲家協會主席。 1949年 1月27日卒於莫斯科。藝術簡介 阿薩菲耶夫是蘇聯音樂學的奠基者,20年代開始研究19世紀的俄羅斯音樂,30年代專心創作,40年代又回到學術研究工作崗位。他力求在廣泛的社會文化的背景上,從人類精神生活的相互聯繫和相互...
本書是將納粹德國與蘇聯相提並論的。事實上,在本書四年後再版時的一篇後記中哈耶克就提到,他最初寫作《通往奴役之路》,就是要反映納粹德國、蘇聯(當時兩國是策略性盟友)這些東方的極權主義強國,與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之間的鬥爭。不過,由於1941年6月德國入侵俄國,俄國後來與英國結盟,他就沒有怎么從負面涉及...
1957年大學畢業後被派到北京大學哲學系進修學習兩年,師從馮友蘭先生。1959年他又被派到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學習,1961年畢業後留校繼續進修一年。1962~1965年,季塔連科到蘇聯駐上海總領事館和蘇聯駐中國大使館任研究員職務;1965~1985年,在蘇共中央委員會負責中國和東亞地區的工作,並於1965年11月26日獲哲學副博士學位,...
197i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72—1978年任蘇共中央高級黨校校長,並獲教授學銜。1976年當選為蘇聯科學院通訊院士。1978—1983年任蘇聯文化部副部長。1983年起任俄羅斯聯邦共和國部長會議副主席。1984年兼任全蘇保衛歷史古蹟協會中央理事會主席團主席。1986年3月在蘇共二十七大上當選為蘇共中央候補委員,1987年7月兼任蘇聯...
1918年,參加《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談判。後任蘇維埃政府副教育人民委員,直到逝世。其間還曾任共產主義學院、蘇聯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紅色教授學院、馬克思主義者歷史學家協會的領導人,為蘇聯歷史科學的發展做了大量組織工作,並寫了許多史學著作,對蘇聯馬克思主義史學建設做出了貢獻。主要貢獻 他的《俄國歷史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