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排須花邊製作技藝

蘇州排須花邊製作技藝,蘇州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技藝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州排須花邊製作技藝
  • 類別:傳統技藝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

歷史淵源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回須業已創建了彩章公所、絲邊公所。1931年,須業、絲邊業成立了同業公會,有50多家200餘人,多在東中市一帶。抗日戰爭爆發後,生產便停頓了。建國後,排須、花邊業得到了恢復性發展。1954年,蘇州有花邊生產14戶,89人,排鬚生產4戶,46人。1956年成立了排鬚生產合作社; 1958年後,排須社和花邊社一度併入國營蘇州絲棉紡織品廠;1959年改為合作社營蘇州排須花邊廠。1962年,蘇州排須花邊廠被撤銷,原花邊社人員併入織帶廠,原弦線社人員併入民族樂器廠,原排須社人員併入劇裝戲具廠。1970年,原花邊社人員和原排須社人員又被劃出合併成立第二織帶廠。1982年又從第二織帶廠劃出,重新成立蘇州排須花邊廠。1998年,改制為民營企業,即目前的蘇州排須花邊廠。企業生產的“寶帶牌”排須,色澤鮮艷、規格繁多。五彩線花邊銷往全國各地,深受雲南、廣西、貴州、新疆、內蒙古等地區少數民族的喜愛。2001年,被定為全國少數民族特需商品定點生產企業。

工藝特徵

回須,主要用於錦旗、燈彩、扇子、劇裝、戲具、劍等各種物品的裝飾,共有30多個品種。主要生產工序:一是預備工序,即製作回須芯子,先把草紙捲成一定粗細的圓柱,再切成所需的小段,最小的回須芯子長度為1厘米;然後將四針線翻在或頭上;其三把四針線剪成需要的尺寸。
排須,主要用於和錦旗、燈彩、帳沿、門帘、台毯、掛毯、台幔、劇裝、戲具、腳踏車套等各種物品的裝飾。其主要生產工序:有編織四針線,四針線染色、翻線、搖紆;人造絲的加工分為染色、上漿、翻絲、牽經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