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如蘭

蘇如蘭

蘇如蘭(1781~1801) 別號夢香,福建德化雙翰人,蘇履吉妹。

基本介紹

  • 本名:蘇如蘭
  • 別稱:夢香
  • 所處時代:清朝
  • 出生地:福建德化雙翰
  • 出生時間:1781
  • 去世時間:1801
  • 主要作品:《紉蕙山房詩草》
  • 性別:女
  • 蘇履吉
人物介紹,人物生活,作品介紹,

人物介紹

蘇如蘭(1781~1801) 別號夢香。福建德化雙翰人。蘇履吉妹。生於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她出身於“世掌絲倫美,家傳翰墨香”的書香門第,自幼深受家學薰陶,聰慧好學,才思過人。6歲與汽拔甩兄履吉一起上學,對所學文章詩詞過目成誦。她的老師蘇生齋先生奇其人謂“蕙質冰心”。9歲能“遍指諸書,豁然通曉”,並“頗能詩藻”。其貫通詩義,別其心裁,有矯矯不凡之致;作文有秉筆直書,流灑自然,幽妍雅秀之風。

人物生活

由於封建禮教的偏見,如蘭14歲便離開塾學,潛處深閨,恪守閨範,從事女紅紡織,侍奉祖母、雙親。但她雖身處閨閣,手持針線,而心繫詩妹企多書,每耽吟詠,繼續自學鑽研。其臥室滿是研匣筆床書本與詩文稿件,並常與她的嫂嫂張淑芳贈章唱和,故詩賦水平得以不斷提高,造詣甚深。

作品介紹

蘇如蘭因14歲就“深幃閒門戶”,與外界社會生活隔閡,所接觸僅是些個人與家庭生活瑣事。由於受生活閱歷所局限,其作品所反映題材與內容,大都是個人讀書、紡織、刺繡、感懷,家庭天倫潑,比喻意趣形象。甚至在一部分作品中,有其獨到之處,讓人讀後醒心悅目,餘韻耐人尋味。諸如:
孟春花園即事
獨坐覺無聊,花園閒騁步;
會開桃李芳,為擬新春賦。
偶興
更闌方就寢。曉起出蘭房;
為問花開未?親身到海棠。
詠並蒂蘭
中庭芳草茁新葩,蕊結駢枝異潤整辣各花;
自是國香推第一,故將雙瑞入吾家。
祖母六十
操守當年出性真,老來更見歲寒身;
萱幃日永周花甲,柏樹霜嚴歷苦辛;
最喜金閨丸獲古,還看玉砌桂蘭新;
女孫欲取蟠桃獻,王母傳言百歲春。
蘇如蘭聰穎慧敏,博學多才,其才華原應得到充分發揮,為社會多作貢獻,但因當時“男尊女卑”傳統禮教和封建制度枷鎖的束縛,得不到繼續接受教育和參與社會活動的權利和機會。她14歲就被迫離開塾學,拋棄心愛的筆墨書本,整天與無聊的針線、紡織打交道。她的自尊心受到沉重的打擊和傷害,內心充滿失意、憂鬱、迷惘與空虛,其消極、悲觀情緒常流露於筆端。如《自詠》中寫道:“嗟非男子軀,雒誦難終古”、“養女一何歡,依依勞恃怙”、“自分薄紅顏,那堪費布縷”。又如:
詠梅
春風未到誰為主, 春色先開爾不禁;
堪笑春來貪結子, 可憐春去欲酸心。
春日賞花有感
曾從窗外看,春色濃如許;
我欲向渠言, 未知花解語?
望夜觀月
人言三五月常圓,誰處深閨獨穩眠?
錯認曉妝光對鏡,那堪夜坐冷侵氈!
多情本是晶瑩極,靜境真疑綽約偏;
宮裡妲娥未相識,更闌仍自倚窗陵臘影危前。
雙親盼望早成名,催上鰲峰恨去程;
謬列雁行慚爾妹,漸舒驥足是吾兄。
風塵自昔多甘苦,雲樹於茲倍秀榮;
只恐歸來難聚首,病中強起送文旌。
這些詩篇,是蘇如蘭、也是代表舊社會廣大婦女對殘酷的傳統遷喇燥禮教與封建制度的泣血控訴和無情鞭笞!
蘇如蘭從小體質柔弱,文靜內向,多愁善感,內心又長期受壓抑,憂鬱失意,加上疾病纏身,因此陷入極度悲觀、痛苦、絕望之中。豆蔻年華,沉痼不起。她所寫的:
久病
病深空自暗消魂,強伴慈幃暮雨昏。
兒不紅顏何薄命?羞看衫袖濕啼痕!
暮春即事
積病經三月,羞觀服既成。
廿年如一夢,春去倍傷情。
以上詩篇,實際是她的絕筆章。含苞待放的蘇如蘭走完了短暫的一生,茂年凋逝,時僅21歲。此前,她於18歲時曾先許配田陽(古地名,今址未詳)某氏,原訂於2l歲當年9月結婚,然未及出閣,已先駕鶴西去,使“聞其名者莫不為之嘆惜”。
蘇如蘭的作品,生前披露很少,“惟於姑嫂間贈章去鴉整斷獲睹一二”。她去世時,兄履吉正就學省城鰲峰書院,準備秋試;秋試後返家,悲痛不已,無心收拾;後又繼續遠出從師,偶爾家居,鮮暇搜尋。嘉慶八年(1803)春,田陽長者林曉文先生向其兄履提享吉索閱如蘭生前詩稿,履吉“歸檢舊箱,塵蒙蟲蝕,半已花殘”,大都散失,只集得部分殘篇及生前與人題贈酬和遺稿35首。原稿未作刪改,輯成《紉蕙山房詩草》,由連國香作序,蘇履吉寫志,林開瓊、黃梓春等題詞。道光十五年(1835),履吉將詩稿交由蘭城(今蘭州)耕余堂刊印,流傳民間,為詩女留下遺音。她的一生極其短暫,才華初露瞬即凋謝,雖未給社會較大影響,但無愧是古瓷都德化歷史上為數不多的突出的女詩人之一。
久病
病深空自暗消魂,強伴慈幃暮雨昏。
兒不紅顏何薄命?羞看衫袖濕啼痕!
暮春即事
積病經三月,羞觀服既成。
廿年如一夢,春去倍傷情。
以上詩篇,實際是她的絕筆章。含苞待放的蘇如蘭走完了短暫的一生,茂年凋逝,時僅21歲。此前,她於18歲時曾先許配田陽(古地名,今址未詳)某氏,原訂於2l歲當年9月結婚,然未及出閣,已先駕鶴西去,使“聞其名者莫不為之嘆惜”。
蘇如蘭的作品,生前披露很少,“惟於姑嫂間贈章獲睹一二”。她去世時,兄履吉正就學省城鰲峰書院,準備秋試;秋試後返家,悲痛不已,無心收拾;後又繼續遠出從師,偶爾家居,鮮暇搜尋。嘉慶八年(1803)春,田陽長者林曉文先生向其兄履吉索閱如蘭生前詩稿,履吉“歸檢舊箱,塵蒙蟲蝕,半已花殘”,大都散失,只集得部分殘篇及生前與人題贈酬和遺稿35首。原稿未作刪改,輯成《紉蕙山房詩草》,由連國香作序,蘇履吉寫志,林開瓊、黃梓春等題詞。道光十五年(1835),履吉將詩稿交由蘭城(今蘭州)耕余堂刊印,流傳民間,為詩女留下遺音。她的一生極其短暫,才華初露瞬即凋謝,雖未給社會較大影響,但無愧是古瓷都德化歷史上為數不多的突出的女詩人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