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南抗日根據地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日、偽軍為消除新四軍對其造成的巨大威脅,對蘇南抗日根據地頻繁地進行“掃蕩”“清鄉”。1941年1月下旬至2月底,日、偽軍7000餘人“掃蕩”蘇南茅山根據地。在該地區堅持鬥爭的新四軍第六師第十六旅經過連續作戰,給敵人以重創,隨後轉至太(湖)涌(湖)地區,恢復了溧陽、溧水地區。1941年5月,日、偽軍在南京成立以汪精衛為委員長的“清鄉委員會”,在蘇州設立了辦事處,並訓練“清鄉”人員2000餘人,準備對蘇南根據地實施大規模“清鄉”。“清鄉”矛頭首先指向蘇(州)常(熟)太(倉)地區。日、偽軍在該地區大建據點,築設竹籬、鐵絲網和電網,進行分割、封鎖、分區“清剿”。該區新四軍組織軍民進行反“清鄉”鬥爭,在江陰、無錫、蘇州近郊襲擊日偽軍據點,並在蘇中地區連續發動攻勢,恢復和擴大抗日游擊區。11月28日,日偽軍“掃蕩”溧陽地區,在塘馬戰鬥中,新四軍第十六旅戰鬥失利,後來該旅在譚震林領導下進行整頓,繼續在以茅山為中心的蘇南根據地堅持鬥爭。反“清鄉”鬥爭一直持續到1943年,當年九十月間,新四軍收復了日、偽軍在“清鄉”中侵占的地區,徹底粉碎了日、偽軍的“清鄉”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