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植物馬鈴薯炭疽病

藥用植物馬鈴薯炭疽病

藥用植物馬鈴薯炭疽病是馬鈴薯的一種疾病,早期葉色變淡,頂端葉片稍反卷,後全株萎蔫變褐枯死。採取及時清除病殘體,避免高溫高濕等方法預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藥用植物馬鈴薯炭疽病
  • 類別:植物病
  • 中文學名:Solanum tuberosm L
  • 病因原理:球炭疽菌
疾病名稱,基本概況,基本症狀,病因原理,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疾病名稱

藥用植物馬鈴薯炭疽病

基本概況

馬鈴薯 學名 Solanum tuberosm L.別名土豆、洋芋、山藥蛋、荷蘭薯等。屬茄科一年生草本塊莖植物。塊莖富含澱粉,主要作糧食、蔬菜和飼料,也是輕工業、化學工業和食品工業的原料。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荷蘭一公司從馬鈴薯中提煉出一種關鍵的HSA蛋白,又稱人類血清白蛋白,可用於嚴重失血和嚴重燒傷的病人,可減少因輸血傳染愛滋病的危險。此外,馬鈴薯含豐富的鉀,能使腎臟血管收縮,具利尿的作用。因此馬鈴薯也已成為藥用植物。

基本症狀

馬鈴薯染病後早期葉色變淡,頂端葉片稍反卷,後全株萎蔫變褐枯死。地下根部染病從地面至薯塊的皮層組織腐朽,易剝落,側根局部變褐,須很壞死,病株易拔出。莖部染病生許多灰色小粒點,莖基部空腔內長很多黑色粒狀菌核。

病因原理

Colletotrichum coccodes(Wallr.)Hughes異名C.atramentarium(Berk.et Br.)Taub.稱球炭疽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在寄主上形成球形至不規則形黑色菌核。分生孢子盤黑褐色聚生在菌核上,剛毛黑褐色硬,頂端較尖,有隔膜l一3個,聚生在分生孢子盤中央,大小42~154×4~6(μm)。分生孢子梗圓筒形,有時稍彎或有分枝,偶生隔膜,無色或淺褐色,大小16~27×3~5(μm)。分生孢子圓柱形,單胞無色,內含物顆粒狀,大小7~22×3.5~5(μm)。在培養基上生長適溫25—32℃,最高34℃,最低6—7℃。

發病條件

主要以菌絲體在種子裡或病殘體上越冬,翌春產生分生孢子,借雨水飛濺傳播蔓延。孢子萌發產出芽管,經傷口或直接侵入。生長後期,病斑上產生的粉紅色粘稠物內含大量分生孢子,通過雨水濺射傳到健薯上,進行再侵染。高溫、高濕發病重。

防治方法

(1)及時清除病殘體。(2)避免高溫高濕條件出現。(3)發病初期開始噴灑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或5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l000倍液,防效優於單用上述殺菌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